一、行事有主見、有原則,不以別人的喜惡作為自己行事的標準。
$ G* e! L2 @5 c0 W
0 O8 e! J0 x* \0 ~7 N- m: g' D8 m% | 二、承認人性中有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並有容忍和諒解的胸襟。 三、能夠接受對方——包括一切優點和缺點。懂得怎樣與對方相處。 四、充分明白『人必先自愛而後人愛之;人必先自助而後人助之』的道理。 五、明白到良好的動機未必會帶來良好的效果,了解到手段與目的之不可分割。 六、不『以人廢言』,懂得『以事論事』而不『以人論事』& Z6 W0 t6 E! m9 d3 {
七、不會墜入『非此則彼』、『非黑則白』的兩極端思考陷阱。明白到世事往往在兩極端之間有一整系列的中間狀態。 八、明白到『人比人,氣死人』的道理,不拿自己跟別人濫加比較。 九、了解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乃世上最困難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回事,而封閉自傲的心靈,正是這一溝通的最大敵人。 十、明白到世事萬物——包括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在變動前進,並且有『以今日之我戰昨日之我』的勇氣。1 i7 X# a3 U: ?7 y2 K(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