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錢江晚報 『四灶浦水庫,挖到了明代的文物,還有古船。』 這條微博,在網上發佈幾天後,漸漸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水庫裏怎麼會挖出明代古船?有網友發出質疑。
 發微博的網友『@AnnaBelle_靜』很肯定地說,確實出土了很多完整的瓷器,工地的工人賣了不少給市民,一百元一個,現在已流入古玩市場。
 四灶浦水庫位於慈谿境內,在杭州灣附近。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昨天,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水庫工地發現明代瓷器
 工人說挖出了一艘古沉船
 昨天,記者聯繫了『@AnnaBelle_靜』。
 『@AnnaBelle_靜』說,她是上周五去水庫附近的,當時水庫已經沒有水了,工人們正在清淤,灘涂上散落着很多古舊的碎瓷片。
 現場的工人告訴她,他們挖到了古船,還有很多明代的瓷器,完整的都被文保部門的人收走了。
 古船已經爛掉了,只剩下一堆黑乎乎的木炭,看不出形狀。
 『@AnnaBelle_靜』說,隨後兩天她路過工地,看到附近停滿了車,問了一下,才知道很多人都來這裏淘寶,一開始,一個完整的古碗才賣100元,現在據說已經漲到300元了。
 『這些不是文物嗎?能這麼賣嗎?』『@AnnaBelle_靜』提出了質疑。
 古玩愛好者證實
 確有部分古瓷器流入市場
 昨天,記者趕到了慈谿四灶浦水庫。
 由於暴雨,水庫附近空無一人,連工地附近的工棚中,也看不見人。
 通往工地現場的道路已被積水完全淹沒,無法通行。
 記者詢問了附近的居民和路人,他們都說不知道這事。
 隨後,記者在慈谿古玩市場找到了一點線索。
 一名資深古玩愛好者透露,杭州灣出土的那批瓷片,附近有幾個店鋪收了一些,也賣了幾個。
 『聽說(杭州灣)那裏出了一船貨,但完整的並不多,很多寶貝已經被工人拿走了。』這名人士說,那批瓷器大多是民窯製品,不算太珍貴,具體價格要看東西,好的貨,也可能上萬。
 記者逛了一圈發現,因為暴雨,那幾家店都關門了,也聯繫不上店老闆。
 那名古玩愛好者透露,除了流失的,其他完整的瓷器目前已經放到慈谿市博物館了。
 文保人員收繳了11件青花瓷
 專家:可能是清乾隆年間文物
 在慈谿博物館的保安室,記者看到了那些完整的瓷器。
 十幾件瓷器都用報紙包着,一摞摞疊在一起,放置得有點隨意。
 工作人員說,他們周五才從工地收繳上來,一共11件『青花』,以碗居多,只有3件比較完整,還沒正式入庫。
 這些碗都很大,碗口直徑都在25~30厘米,內側釉色白潤,底部都有『寶』、『益』、『嵩』、『祥』、『廣』等字樣,外壁有一些草書的『壽』、『福』等字樣。
 還有一個青花盆,盆壁上繪有龍紋,摸上去觸感如玉。
 工作人員說,從質地、花紋、字樣等判斷,這些都是民間用的。
 這些瓷器,到底是什麼年代出產的?
 『在慈谿發現青花瓷比較稀罕,這些東西至少在淤泥下呆了400多年,估計是明末清初的。』工作人員說。
 記者隨後又請教了江西景德鎮的陶瓷專家曹建文。
 曹建文看了圖片後認為,這批貨都是民窯器,青花盤子是景德鎮出的,其他都是民間土窯出產的,根據紋飾判斷,應該是乾隆年間的文物,經濟價值不大,但對研究地方文化還是很有意義的。
 水庫裏真有沉船?專家說大型船隻可能性很小
 慈谿博物館館長厲祖浩說,上周四有一個收藏界的朋友讓他幫忙看看一隻碗,說是從杭州灣的海塗上挖出來的,他這才知道出土文物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他們就和文物執法大隊一起到了工地。
 在工棚裏,他們當場發現了幾個青花碗,有的被當做煙灰缸,有的藏在床底下,還有些被放到了行李箱裏。
 工作人員對工人們進行了教育,並收繳了11件青花瓷。
 在一旁的空地上,工作人員還發現了一些被工人當做柴火的炭狀木片。這些,也都是從淤泥中挖出來的。
 坊間都在傳言,這裏發現了沉船遺蹟。種種跡象似乎也表明,這裏可能有古代沉船。
 真是這樣嗎?
 厲祖浩認為,沒有經過現場考古挖掘,現在還不好說,不過出土沉船的可能性不大。
 『沉船的遺蹟,一般東西量大,要有船,或者有船的構件,這些都還沒發現。』厲祖浩說,慈谿北部以前沒有發現過水下文物,這還是第一次。
 而且,現在的四灶浦水庫區域,在明清兩代都是淺灘,高度和海平面差不多,漲潮的時候水也很淺,不可能通行大型船隻。
 厲祖浩說,那些炭化的木片,都比較小,應該不是沉船的殘片,而是船上使用的木炭。
 不過,厲祖浩也沒有完全否定有沉船的可能。
 『當時一些民間的貿易為了矇混過關,大多用小船貼着海岸線航行,可能曾經有小船在這裏傾覆,或是遇到風浪,拋掉了一些貨物。』厲祖浩說。
 來源:錢江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