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5|回覆: 0

再說張居正 施政有魄力 爲人確有欠缺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6-2 17: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對於張居正,我在去年曾寫過一篇【張居正之權】,肯定他是古代了不起的改革家。但【萬曆首輔張居正】電視劇播放後,不少讀者認爲我對張的肯定還大大不夠,爲此我把全劇看了一遍,看到太監張鯨受萬曆帝默許,用猛藥加害張,而病危中的張居正爲民請命,讓人抬了他去勸奏萬曆帝。這場面很感人,但太不真實,只得再寫短文以正視聽。
. {1 G* q0 K  a5 D8 b! U( y8 |* l; P  ?: {; |0 x, s- p
    我對張居正的剛猛作風很佩服。他推行『萬曆新政』,用考成法整頓官吏,丈量天下土地,實行一條鞭法,使國庫充盈,都是極有魄力之舉,但張的爲人確有欠缺。 : O, o$ B  B9 c8 t9 J

; G: I6 \$ l7 ]3 G3 ?    首先,張居正私慾極重,做事不擇手段。他與太監馮保暗中密謀將首輔高拱趕下台未嘗不可,但他表面上又充當好人,高拱被趕出京城,沿途驛站不許留宿,張居正又派人去安慰他,虛情假意令人愕然。後來皇城發生『王大臣刺客案』,王大臣本在張愛將戚繼光手下當差,馮保誘供王大臣承認是受高拱指使。此誣陷高拱之舉,張居正也是主角之一,他目的是防止高拱東山再起。但事情敗露,張又以正人君子自稱救高拱正是他。張居正當上首輔,大權獨攬,聽不得一點不同意見,他爲了讓三個兒子中舉,先是派兒子的老師姜奇方去拉攏當時文名很盛的湯顯祖、沈懋學,以此博得網羅人才之美名。不料湯顯祖一口拒絕,湯、沈進京赴考,張居正又派人去遊說湯、沈與其子結成好友,並勸兩人去拜謁首輔。湯爲人正直,不爲所動,沈懋學卻去了張府。揭榜時,沈及第進士一甲第一名,張居正次子張嗣修以進士第二名及第。才情橫溢的湯顯祖則名落孫山。三年後,主政的張居正不避嫌,竟讓長子張敬修高中狀元,第三子張懋修又及第進士。當時有人在朝門外貼了一首打油詩:『狀元榜眼俱姓張,未必文星照楚邦。若是師相堅不去,六郎還作探花郎。』湯顯祖連考4次皆落第,直至張居正死後才中了進士。
' s: G, r/ t3 O7 Q- X* ~3 @5 Q! p; \3 D7 i" v' X
    其次,張居正之死,亦非太監所害。據文學家王世貞作【嘉靖以來首輔傳】:『(張)得之多御內而不給,則日餌房中藥,發強陽而燥,則又飲寒劑泄之,其下成痔,而脾胃不能進食』。沈德符也在【萬曆野獲編】中旁證:『張江陵(張居正)當國,以餌房中藥過多,毒發於首,冬月遂不御貂帽。』張居正因縱情好色,其僕人游七遍尋春藥投其所好,而戚繼光則送了妖嬈的『胡姬』到張府。由於春藥導致內熱,上發頭部,下塞下體,張最後死於病,非外人所害也。
0 ?0 [) A0 C. R0 u* ^' x; G& a  s+ n
    第三,張居正『用循吏而不用清流』尚可理解,但對人手段過於嚴苛,他爲閉塞言路,在萬曆七年竟下令關閉天下64處書院,古代書院相當於今天的大學,不讓天下讀書人讀書,這似乎有點過分了。0 ?- }$ J9 w2 w$ T/ H5 v9 i
4 f% D" r. z4 _! }
    張居正死後半年,其盟友馮保被抄出巨資而趕出京城,不久張居正老家被抄,他家有黃金上萬兩,白銀十多萬兩,當然比不上大貪官嚴嵩,但也夠奢侈了。尤其他萬曆六年從北京返江陵,坐了一頂由32個人抬的大轎(轎內有臥室與辦公室),行程數千里,此亦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罕見。
1 t6 p( x$ E8 x6 M3 f! `8 h) d4 o- z' c& z; S$ d4 V4 A! Q( Z# w7 L5 T4 V
    我很贊同明清史專家、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樊樹志先生在『紀實頻道』中對張居正的客觀評價。文學中美化的張居正是可以娛樂的;但史實不容隨意更改,把張居正演成爲民請命的領袖,似不足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