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夹注说:『不行不躍而在乎天,故曰「飞龙」也。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 『九五』就是乾卦的第五位阳爻。中国的数字都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中位,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 『见』读作『现』,就是『飞龙在天,利见(xiàn)大人。』这一句话是说,乾卦的第五阳爻象征着飞在天空中的龙,有利于展现大人的德行和才能。夹注说,不需要行走,也不需要跳跃,已经在天上了,所以称作『飞龙』。圣人有龙德,龙腾而居于天位,则大人的道路就能得以亨通。圣位因至德而兴起,至德因圣位而彰显,以至德而处于圣位,为天下万物所瞻睹,不是很合宜吗?周公的爻辞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古人的注解就不那么简单了。 〖周易集解〗:『郑玄曰,五于三才为天道。天者清明无形,而龙在焉,飞之象也。』郑康成的注解是用他自己的凡例来注解的。 下面是虞翻,也就是虞仲翔的注解:『谓四已变,则五体离。离为「飞」,五「在天」,故「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谓若庖牺观象于天,造作八卦,备物致用,以利天下。故曰「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 干宝注,『干宝曰:阳在九五,三月之时,自夬来也,五在天位,故曰「飞龙」。此武王克纣正位之爻也。圣功既就,万物既睹,故曰「利见大人」矣。』 李鼎祚用了这三位的注解,再看李道平的〖纂疏〗,里面的涵义还有很多。 郑注,就是郑康成的注,『五于三才为天道』。每一卦六爻,五爻、上爻这两爻,就三才来讲是天道,这是郑康成自己的凡例。九五这一爻,就三才来讲是天道,因此说五于三才为天道。 『天者清明无形』,六爻之中,五爻、上爻为天,上浮者为气,故〖易纬·乾凿度〗里讲『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上浮天上的气是很轻的,又清又明,但是没有形状,所以天上的气体,是清明而无形。 『而龙在焉,飞之象也』,〖说文〗,就是〖说文解字〗说:『龙,春分而登天』。古人说一年有分至,『分』是春分和秋分,『至』是夏至和冬至,简说就是『分至』,龙在春分这一天而登天。 『四』,乾卦四爻的时候,十二消息卦中是在二月,『春分之时,已有躍躍自试之势』。到了五,『则飞而在天矣』。四是二月的卦,九四这一爻是跃跃欲试的态势,到了九五就正式飞到天上去了,这还是讲气,阳气是用龙来作比喻,飞到天上去了,故云『飞之象也。』郑注以阳气到了五来注解。 虞翻的注解一开始就讲:『谓四已变,则五体离。离为「飞」』,先解释飞龙的飞,为什么说『四已变』?〖纂疏〗李道平解释,『四失位,变得正』。四是阴位,但九四是阳爻,所以叫失位,不是当位,阳爻居在阴位,这个位子不正。比喻一个人有职位,没有道德能力,就叫失位。如果他有道德能力,又占到这个位子上,就是正位。 『四失位』,按照虞翻解释的例子,不正要把它变为正的。就人事方面,要变正过来。就是一个大臣没有德行,但是坐在了大臣的位置上,怎么办呢?要把自己的德行、能力赶快地提升,尽快具备你不具备的条件,这样努力,就能够把条件很快具备了。『四失位』,这一变就变成了阴柔的。九四原来是阳,变成阴,原来是乾卦䷀,『则五互离也』,从三四五这三爻是互体,成了一个三画卦离卦☲。五爻在这个离卦的上面,以这个来解释『飞』。〖说卦传〗里讲『离为雉』,雉是能够飞的,所以解释飞龙的飞。汉儒是讲数理派,数就是象数,从象里面就有数在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