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1|回覆: 2

[儒家學說] 【韓詩外傳】卷9詩解7君子之居晏如覆杅田子方貧賤可驕人不樂其志戴晉生辭梁北郭辭相不為百金容膝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28 20:0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詩外傳卷9詩解7君子之居晏如覆杅田子方貧賤可驕人樂其志戴晉生辭梁北郭辭相不為百金容膝
題文詩:
君子之居,綏如安裘,晏如覆杅.天下有道,
諸侯畏之;天下無道,庶人易之.非獨今日,
自古亦然.昔者范蠡,行游,齊屠地居,
奄忽龍變,仁義沈浮,湯湯慨慨,天地同憂.
君子居之,安得自若!經有:心之憂矣,
其誰知之?君子真情,情通天人.田子方之,
太子,從車百乘,而迎之郊,太子再拜,
謁田子方,田子方不,下車太子,曰敢,
問何如則,可驕人矣?子方曰吾,聞以天下,
驕人,亡者有矣;以國驕人,亡者有矣.
由此觀之,則貧賤可,以驕人矣;夫志不得,
則授履而,適秦楚耳,安往而不,得貧賤乎?
於是太子,再拜後退,田子方乃,遂不下車.
戴晉生弊,衣冠往見,梁王王曰:前日,
上大夫之,祿要先生,先生不留;今過!
戴晉生欣,然笑仰永,嘆曰嗟乎!由此觀之,
君曾不足,與游也,君不見大,澤中雉乎?
五步一噣,終日乃飽;羽毛悅澤,光照日月;
奮翼爭鳴,聲響於,陵澤者何?彼樂其志.
援置之囷,倉中常噣,粱粟不旦,時而飽猶,
羽毛憔悴,志氣益下,低頭不鳴,食豈不善?
彼不得其,志故今臣,不遠千里,而從君游,
豈食不足?竊慕君之,道耳臣始,以君好士,
天下無雙,乃今見君,不好士明!辭而去梁,
終不復往.楚莊王使,使賚金百,斤聘北郭,
先生曰有,箕帚之使,願入計之.即謂夫人,
曰楚欲以,我為相也,今日相即,結駟列騎,
食方丈於,前如?婦人:夫,
織屨為食,食粥毚履,無怵惕之,憂者何哉?
與物無治;今如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
食方丈於,所甘,不過一肉.以容膝安,
一肉之味,而殉楚國,憂其可乎?於是遂不,
應聘與婦,去之詩曰: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原文】
  君子之居也,綏如安裘,晏如覆杅。天下有道,則諸侯畏之;天下無道,則庶人易之。非獨今日,自古亦然。昔者,范蠡行游,與齊屠地居,奄忽龍變,仁義沈浮,湯湯慨慨,天地同憂。故君子居之,安得自若!詩曰:『心之憂矣,其誰知之?』【注釋】
覆盂之安:像覆置的盂那樣安穩。比喻穩固,不可動搖。亦作『覆盂之固』。
【原文】  田子方之魏。魏太子從車百乘而迎之郊,太子再拜謁田子方,田子方不下車。太子不說曰:『敢問何如則可以驕人矣?』田子方曰:『吾聞以天下驕人而亡者、有矣。〔以一國驕人而亡者,有矣。〕由此觀之,則貧賤可以驕人矣。夫志不得,則授履而適秦楚耳,安往而不得貧賤乎?』於是太子再拜而後退,田子方遂不下車。【注釋】【資治通鑑周紀】
原文: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去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
【譯文】
魏國太子子擊出行,在路上遇見老師田子方,下車行禮拜見。田子方(卻)不還禮。子擊很生氣,對田子方說:『是富貴的人能對人自高自大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自高自大呢?』田子方說:『只能是貧賤的人能對人自高自大,富貴的人怎麼敢對人自高自大呢!國君如果對人自高自大,那麼就要失去國家,大夫如果對人自高自大就將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人用國君的規格對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人用大夫的規格對待他的。貧賤的游士,言語不中聽,行為不融洽,就穿上鞋子離去罷了,到哪裡去不能(成為)貧賤的人呢!』子擊於是向(田子方)道歉。
【原文】
  戴晉生弊衣冠而往見梁王。梁王曰:『前日寡人以上大夫之祿要先生,先生不留;今過寡人邪!』戴晉生欣然而笑,仰而永嘆曰:『嗟乎!由此觀之,君曾不足與游也。君不見大澤中雉乎?五步一噣,終日乃飽;羽毛悅澤,光照於日月;奮翼爭鳴,聲響於陵澤者何?彼樂其志也。援置之囷倉中,常噣粱粟,不旦時而飽;然猶羽毛憔悴,志氣益下,低頭不鳴,夫食豈不善哉?彼不得其志故也。今臣不遠千里而從君游者,豈食不足?竊慕君之道耳,臣始以君為好士,天下無雙,乃今見君不好士明矣!』辭而去,終不復往。 
【注釋】
【譯文】
戴晉生穿着破舊的衣服、帽子去見梁王。梁王說:『之前我用上大夫的俸祿邀請您,您不願留下做官,今天怎麼來拜訪我了?』戴晉生高興的笑着,仰起頭吟詠嘆息說:『唉呀!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您真是不值得在一起啊!您沒有見過大澤中的雉鳥嗎?走五步,啄食一次,一整天才能飽。鳥羽美好潤澤,光芒照耀日月。擺動翅膀,爭相鳴叫,聲音響遍丘陵水澤,這是為什麼呢?它高興它的志向得到滿足啊。如果把它放到穀倉中,它能常常啄食稻粱粟米,還沒有早上就已經吃飽了,但是羽毛枯槁沒有光澤,志氣更加頹喪,低着頭不鳴叫。這哪裡是吃得不好呢?是因為它沒有達到自己的志願的關係啊。今天我不辭千里而來,想要跟隨國君做事,哪裡是吃得不夠呢?是我私下嚮慕國君的治國之道啊。我剛開始以為國君你愛惜人才,天下沒人比得上,然而今天明白地看到國君不愛惜人才啊!』
【原文】
 楚莊王使使賚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願入計之。』即謂夫人曰:『楚欲以我為相,今日相,即結駟列騎,食方丈於前,如何?』婦人曰:『夫子以織屨為食,食粥毚履,無怵惕之憂者、何哉?與物無治也。今如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楚國之憂,其可乎?』於是遂不應聘,與婦去之。詩曰:『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注釋】
1,箕帚之使:持箕帚,以供掃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謙稱。
2,『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出自【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池】
原文: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紵。
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
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翻譯:
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漚麻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對唱。
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漚紵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話家常。
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浸紵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訴衷腸。
懶人不懶啦 發表於 2025-7-8 0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韓詩外傳】卷九第七則所載君子處世之道,實為儒家安貧樂道思想之精粹。本文試析其中三層義理:居處之安、志節之守、取捨之智,以明古人"窮達以時,德行如一"之精神。

一、居處之安:形器與心性之辨
"君子之居,綏如安裘,晏如覆杅"之喻,實承【周易·繫辭】"君子安其身而後動"之旨。覆杅(倒置之飲器)喻簡陋居所,安裘狀內心安穩,此即顏回"簞瓢陋巷"之境界。【禮記·儒行】云"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正與此呼應。漢代揚雄【法言】謂"聖人之材,天地也;賢人之材,丘陵也",君子不以外在居所為意,其精神格局自有天地之廣。

二、志節之守:貧賤中的尊嚴
田子方"貧賤可驕人"之說,乃對【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實踐性詮釋。考【史記·魏世家】載田子方見太子擊時"貧者驕人"之論,可知此非虛言。戴晉生辭梁、北郭辭相之事,尤見【荀子·修身】"志意修則驕富貴"的氣節。昔管寧"藜床半穿"而拒魏文之聘(【高士傳】),與此同出一轍,皆證【論語·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的堅守。

三、取捨之智:容膝與百金之擇
"不為百金容膝"之選,暗合【周易·頤卦】"舍爾靈龜,觀我朵頤"的警示。范蠡與齊屠雜處而不改其樂,正如【莊子·讓王】載原憲"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而弦歌不輟。此中智慧在於【中庸】所謂"素貧賤行乎貧賤"的時中之道。宋人周敦頤"綠滿窗前草不除"(【通書】),正是承此"晏如覆杅"的精神血脈。

要之,此章以居處、志節、取捨三端,勾勒出儒家君子"遁世無悶"的人格圖譜。在物質與精神的辯證中,古人以"覆杅"為器、"晏如"為神,展現出"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的生存智慧。今人觀之,猶可於浮躁世風中得一片澄明之境。
安琪 發表於 2025-8-1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韓詩外傳】卷九第七則所載君子安貧樂道之旨,實為先秦儒門處世哲學之精要。本文試析其中"晏如覆杅"與"貧賤可驕人"二義,以明古人守道之堅、持志之潔。

一、"晏如覆杅"解
"君子之居,綏如安裘,晏如覆杅"者,乃以器喻德之妙筆。鄭玄注【禮記】謂"杅為盛湯漿之器",覆置則空明無物,正合【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之境。君子居陋巷而心懷天下,猶顏回"簞瓢屢空"不改其樂,此非故作清高,實因"天下有道,諸侯畏之;天下無道,庶人易之"的歷史洞見。范蠡三徙其居,與齊屠雜處而不失其度,恰證【周易·繫辭】"君子安其身而後動"之理。

二、"貧賤驕人"辨
田子方"貧賤可驕人"之論,當與【孟子·盡心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互參。戴晉生辭梁、北郭先生辭相,皆效法【周易·蠱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風。百金之聘不若容膝之安,此非矯情拒世,實因"不樂其志"四字已道盡士人底線。司馬遷【報任安書】言"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正與此脈相承。

三、當代啟示
今人觀此,當思古人"天下無道則隱"非消極避世,實為【荀子·儒效】所謂"窮處而榮,獨居而樂"的德性堅守。然需辨明:晏如覆杅非教人安於貧困,乃示心不為物役;貧賤驕人非倡傲慢之氣,實守志節之剛。觀范蠡終成陶朱之富,可知君子所輕者非富貴本身,乃不合道義之得。

要之,此章以居處之安喻心志之定,以辭聘之決顯操守之嚴,實為儒門"窮達以時,德行一也"(【郭店楚簡·窮達以時】)思想之生動註腳。讀此當知:古之君子所以能處貧賤如覆杅之空明,正因胸中自有不可奪之志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