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79|回复: 2

[儒家学说] 《韩诗外传》卷9诗解7君子之居晏如覆杅田子方贫贱可骄人不乐其志戴晋生辞梁北郭辞相不为百金容膝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11-28 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外传卷9诗解7君子之居晏如覆杅田子方贫贱可骄人乐其志戴晋生辞梁北郭辞相不为百金容膝
题文诗:
君子之居,绥如安裘,晏如覆杅.天下有道,
诸侯畏之;天下无道,庶人易之.非独今日,
自古亦然.昔者范蠡,行游,齐屠地居,
奄忽龙变,仁义沈浮,汤汤慨慨,天地同忧.
君子居之,安得自若!经有: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君子真情,情通天人.田子方之,
太子,从车百乘,而迎之郊,太子再拜,
谒田子方,田子方不,下车太子,曰敢,
问何如则,可骄人矣?子方曰吾,闻以天下,
骄人,亡者有矣;以国骄人,亡者有矣.
由此观之,则贫贱可,以骄人矣;夫志不得,
则授履而,适秦楚耳,安往而不,得贫贱乎?
于是太子,再拜后退,田子方乃,遂不下车.
戴晋生弊,衣冠往见,梁王王曰:前日,
上大夫之,禄要先生,先生不留;今过!
戴晋生欣,然笑仰永,叹曰嗟乎!由此观之,
君曾不足,与游也,君不见大,泽中雉乎?
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日月;
奋翼争鸣,声响于,陵泽者何?彼乐其志.
援置之囷,仓中常噣,粱粟不旦,时而饱犹,
羽毛憔悴,志气益下,低头不鸣,食岂不善?
彼不得其,志故今臣,不远千里,而从君游,
岂食不足?窃慕君之,道耳臣始,以君好士,
天下无双,乃今见君,不好士明!辞而去梁,
终不复往.楚庄王使,使赉金百,斤聘北郭,
先生曰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即谓夫人,
曰楚欲以,我为相也,今日相即,结驷列骑,
食方丈于,前如?妇人:夫,
织屦为食,食粥毚履,无怵惕之,忧者何哉?
与物无治;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
食方丈于,所甘,不过一肉.以容膝安,
一肉之味,而殉楚国,忧其可乎?于是遂不,
应聘与妇,去之诗曰: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原文》
  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杅。天下有道,则诸侯畏之;天下无道,则庶人易之。非独今日,自古亦然。昔者,范蠡行游,与齐屠地居,奄忽龙变,仁义沈浮,汤汤慨慨,天地同忧。故君子居之,安得自若!诗曰:“心之忧矣,其谁知之?”【注释】
覆盂之安: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原文》  田子方之魏。魏太子从车百乘而迎之郊,太子再拜谒田子方,田子方不下车。太子不说曰:“敢问何如则可以骄人矣?”田子方曰:“吾闻以天下骄人而亡者、有矣。〔以一国骄人而亡者,有矣。〕由此观之,则贫贱可以骄人矣。夫志不得,则授履而适秦楚耳,安往而不得贫贱乎?”于是太子再拜而后退,田子方遂不下车。【注释】《资治通鉴周纪》
原文: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译文】
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田子方(却)不还礼。子击很生气,对田子方说:“是富贵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呢?”田子方说:“只能是贫贱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自高自大呢!国君如果对人自高自大,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自高自大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用国君的规格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用大夫的规格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言语不中听,行为不融洽,就穿上鞋子离去罢了,到哪里去不能(成为)贫贱的人呢!”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原文》
  戴晋生弊衣冠而往见梁王。梁王曰:“前日寡人以上大夫之禄要先生,先生不留;今过寡人邪!”戴晋生欣然而笑,仰而永叹曰:“嗟乎!由此观之,君曾不足与游也。君不见大泽中雉乎?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奋翼争鸣,声响于陵泽者何?彼乐其志也。援置之囷仓中,常噣粱粟,不旦时而饱;然犹羽毛憔悴,志气益下,低头不鸣,夫食岂不善哉?彼不得其志故也。今臣不远千里而从君游者,岂食不足?窃慕君之道耳,臣始以君为好士,天下无双,乃今见君不好士明矣!”辞而去,终不复往。 
【注释】
【译文】
戴晋生穿着破旧的衣服、帽子去见梁王。梁王说:“之前我用上大夫的俸禄邀请您,您不愿留下做官,今天怎么来拜访我了?”戴晋生高兴的笑着,仰起头吟咏叹息说:“唉呀!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您真是不值得在一起啊!您没有见过大泽中的雉鸟吗?走五步,啄食一次,一整天才能饱。鸟羽美好润泽,光芒照耀日月。摆动翅膀,争相鸣叫,声音响遍丘陵水泽,这是为什么呢?它高兴它的志向得到满足啊。如果把它放到谷仓中,它能常常啄食稻粱粟米,还没有早上就已经吃饱了,但是羽毛枯槁没有光泽,志气更加颓丧,低着头不鸣叫。这哪里是吃得不好呢?是因为它没有达到自己的志愿的关系啊。今天我不辞千里而来,想要跟随国君做事,哪里是吃得不够呢?是我私下向慕国君的治国之道啊。我刚开始以为国君你爱惜人才,天下没人比得上,然而今天明白地看到国君不爱惜人才啊!”
《原文》
 楚庄王使使赉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即谓夫人曰:“楚欲以我为相,今日相,即结驷列骑,食方丈于前,如何?”妇人曰:“夫子以织屦为食,食粥毚履,无怵惕之忧者、何哉?与物无治也。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楚国之忧,其可乎?”于是遂不应聘,与妇去之。诗曰:“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注释】
1,箕帚之使: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2,“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出自《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
原文: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
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翻译: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对唱。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话家常。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浸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诉衷肠。
懒人不懒啦 发表于 2025-7-8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诗外传》卷九第七则所载君子处世之道,实为儒家安贫乐道思想之精粹。本文试析其中三层义理:居处之安、志节之守、取舍之智,以明古人"穷达以时,德行如一"之精神。

一、居处之安:形器与心性之辨
"君子之居,绥如安裘,晏如覆杅"之喻,实承《周易·系辞》"君子安其身而后动"之旨。覆杅(倒置之饮器)喻简陋居所,安裘状内心安稳,此即颜回"箪瓢陋巷"之境界。《礼记·儒行》云"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正与此呼应。汉代扬雄《法言》谓"圣人之材,天地也;贤人之材,丘陵也",君子不以外在居所为意,其精神格局自有天地之广。

二、志节之守:贫贱中的尊严
田子方"贫贱可骄人"之说,乃对《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实践性诠释。考《史记·魏世家》载田子方见太子击时"贫者骄人"之论,可知此非虚言。戴晋生辞梁、北郭辞相之事,尤见《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的气节。昔管宁"藜床半穿"而拒魏文之聘(《高士传》),与此同出一辙,皆证《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坚守。

三、取舍之智:容膝与百金之择
"不为百金容膝"之选,暗合《周易·颐卦》"舍尔灵龟,观我朵颐"的警示。范蠡与齐屠杂处而不改其乐,正如《庄子·让王》载原宪"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而弦歌不辍。此中智慧在于《中庸》所谓"素贫贱行乎贫贱"的时中之道。宋人周敦颐"绿满窗前草不除"(《通书》),正是承此"晏如覆杅"的精神血脉。

要之,此章以居处、志节、取舍三端,勾勒出儒家君子"遁世无闷"的人格图谱。在物质与精神的辩证中,古人以"覆杅"为器、"晏如"为神,展现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生存智慧。今人观之,犹可于浮躁世风中得一片澄明之境。
安琪 发表于 2025-8-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韩诗外传》卷九第七则所载君子安贫乐道之旨,实为先秦儒门处世哲学之精要。本文试析其中"晏如覆杅"与"贫贱可骄人"二义,以明古人守道之坚、持志之洁。

一、"晏如覆杅"解
"君子之居,绥如安裘,晏如覆杅"者,乃以器喻德之妙笔。郑玄注《礼记》谓"杅为盛汤浆之器",覆置则空明无物,正合《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之境。君子居陋巷而心怀天下,犹颜回"箪瓢屡空"不改其乐,此非故作清高,实因"天下有道,诸侯畏之;天下无道,庶人易之"的历史洞见。范蠡三徙其居,与齐屠杂处而不失其度,恰证《周易·系辞》"君子安其身而后动"之理。

二、"贫贱骄人"辨
田子方"贫贱可骄人"之论,当与《孟子·尽心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互参。戴晋生辞梁、北郭先生辞相,皆效法《周易·蛊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风。百金之聘不若容膝之安,此非矫情拒世,实因"不乐其志"四字已道尽士人底线。司马迁《报任安书》言"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正与此脉相承。

三、当代启示
今人观此,当思古人"天下无道则隐"非消极避世,实为《荀子·儒效》所谓"穷处而荣,独居而乐"的德性坚守。然需辨明:晏如覆杅非教人安于贫困,乃示心不为物役;贫贱骄人非倡傲慢之气,实守志节之刚。观范蠡终成陶朱之富,可知君子所轻者非富贵本身,乃不合道义之得。

要之,此章以居处之安喻心志之定,以辞聘之决显操守之严,实为儒门"穷达以时,德行一也"(《郭店楚简·穷达以时》)思想之生动注脚。读此当知:古之君子所以能处贫贱如覆杅之空明,正因胸中自有不可夺之志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