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8|回复: 2

[其他] 《王祯农书》百谷谱1谷属4大小麦青稞附诗解1仲秋种麦旋打旋扬种前暵地收厚耧犁砘碾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8-1 2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祯农书》百谷谱1谷属4大小麦青稞附诗解1仲秋种麦旋打旋扬种前暵地收厚耧犁砘碾
题文诗:
麦芒谷也,经有:贻我来牟,即大小麦.
杂阴阳书,曰大麦,生于杏也;二百日秀,
五十日成.大麦生于,亥壮于卯,长于辰老,
于巳死于,午恶于戌,忌于子丑;小麦生于,
桃二百一,十日秀后,六十日成,小麦日,
与大麦同.礼记月令:以仲秋督,劝人种麦,
无或失时.尚书大:秋昏虚星,中可种麦.
务本直言,,种初收时,旋打旋扬,
与蚕沙,相和,伤资地力,苗又耐旱.
齐民要术,八月,中戊社前,种为上时,
下戊前为,中时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此,
种麦之法.大麦非良,地不须种;小麦非下,
田则不.说文曰麦,金旺而生,火旺而死;
夫八月乃,金旺之月,麦于是月,而生五月,
乃火旺月,麦于是月,而死是知,物之生成,
各有其时,种植之日,有先后则,所掷之子,
有多寡,种植之地,有肥硗则,所收之利,
有厚薄,大抵未种,之先当五,六月暵地,
不暵地,其收倍薄.种须用,下之,
砘车碾过,日种数亩,盖成垄易,扵锄治又,
有漫种法:农人左手,挟器盛种,右手握而,
匀掷于地,既遍则用,覆之,又颇省力.
此北方之,种麦之法.南方惟用,撮种故所,
种不多然,粪而锄之,人功既到,所收亦厚.
正月二月,而锄之;三月四月,锋而更锄,
乃茂盛,既秀孕穗,不须再锄,直至收获.
《原文》1大小麦青稞附
麦芒谷也,诗谓:“贻我来牟”,即大小麦也杂阴阳书:“大麦生于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生于亥壮于卯长于辰老于巳死于午恶于戌忌于子丑小麦生扵桃二百一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忌与大麦同”。月令以仲秋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尚书大传:以秋昏虚星中可以种麦《虚北方元武之宿八月昏中见于南方》
务本直言:“麦种初收时旋打旋与蚕沙相和辟虫伤资地力苖又耐旱。”
齐民要术谓,“八月中戊社前种者为上时下戊前为中时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此种麦之法也大麦非良地则不须种小麦非下田则不说文:“麦金旺而生火旺而死”,夫八月乃金旺之月麦于是月而生五月乃火旺之月麦于是月而死是知物之生成各有其时种植之日有先后则所掷之子有多寡种植之地有肥硗则所收之利有厚薄大抵未种之先当于五六月暵地不暵地而种其收倍薄
凡种须用耧犂下之又用砘车碾过日种数亩盖成垄易扵锄治又有漫种一法农人左手挟器盛种右手握而匀掷于地既遍则用耙覆之又颇省力《耧犂砘车见农器谱》此北方种麦之法南方惟用撮种故所种不多然粪而锄之人功既到所收亦厚正月二月而锄之三月四月锋而更锄苖乃茂盛既秀不须再锄直至收获
【译文】1
大小麦青稞附
“麦是芒谷”,《诗经》所谓“留给我来,牟",“来”就是小变,“牟”就是大麦。
《杂阴阳书》说:“大麦'生'于杏。两百天孕穗,孕穗后五十天成熟。“生’于亥,“壮’于卯,'长’于辰,'老'于巳,'死'于午。恶于[戊],忌于子、丑。小麦“生’于桃。两百一十天孕秘,孕穗后六十天成熟。忌日和大麦相同。”
《礼记●月令》安排八月劝督人们种麦,不得失时。《尚书大传》①说到“秋天黄昏时候,虚星出现在中央,可以种麦。遮垦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八月黄昏时侯,出现在南方正中”
《务本直言》说:藏麦种,在刚收获时,随时脱粒,随时扬净。和入蚕沙一起收藏,可以避免虫害,增长土地肥力。麦苗又耐早。
《齐民要术》说:“(种穬麦),八月第二个戊日即赶在秋社前为上时,第三个戊日前为中时,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这是种麦的时期。大麦不是好地就不必种,小麦不是低田也不宜种。
《说文》说:麦,“佥旺而生,火旺而死。”八月是金旺的月份,麦在这个月出苗,五月是火旺的月份,麦在这个月枯死。从而知道作物的生长成熟,各有-定的时期。播种的日期有先后,则所播的种子有多少;种的土地有肥瘦,则收得的果实有厚薄。大抵在未种之前,该在五六月里,先耕翻其地晒垡;假如不晒垡下种,收益成倍的减少。
播种方式,该用耧车条播,跟着用砘车碾过,一天可种几亩。好处是条播成行,容易锄治。又有一种撒播法:农民左手挟着盛种器,右手抓取种子均匀地撇播在地上;撒遍之后,便拽粑耢覆土镇压,颇为省力。触车, 碗车,见农器滑>.这是北方种麦的方法。南方只用点插法,所以种得不多;不过施粪锄治,尽到了人功,收益也不薄。“正月、二月,耢过后加锄;三月、四月,过后再锄,苗就长得茂盛。孕穗之后,无须再锄,一直到收获。
【注释】
穬麦:大麦的一种。芒长,实熟时种子与稃壳分离,易脱落。种子供食,亦作饲料。也称裸大麦、青稞。
余出 发表于 2025-7-2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祯农书·百谷谱》麦作考释并诗解

《王祯农书》所载"百谷谱"乃元代农学要典,其"谷属"篇详述大小麦、青稞之栽培法度,今就首段经文作考释如下:

一、经籍溯源
"贻我来牟"语出《诗经·周颂·思文》,毛传释"来"为小麦,"牟"为大麦,此乃华夏麦作最早文献记载。《齐民要术》引《杂阴阳书》所述麦类生长周期,实为汉代农学与阴阳五行说之融合。所谓"大麦生于杏""小麦生于亥"者,乃以十二辰配作物生长阶段:亥为水象,主萌发;卯辰属木,应抽穗;巳午属火,喻成熟。此说虽含术数色彩,然内核仍符合黄河流域"秋种夏熟"之农时规律。

二、耕作技术精要
1\. "仲秋种麦":契合《氾胜之书》"种麦得时无不善"之训,农历八月下种,正应"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之农谚。
2\. "暵地收厚":指播前曝晒土壤(暵地)以杀虫保墒,"收厚"强调深耕蓄肥,此道承袭《陈旉农书》"土壤气脉"说。
3\. "耧犁砘碾":元代复合农具之妙用。耧车条播、犁铧翻土、砘车镇压、石碾脱粒,展现宋元时期"一器多用"之农械革新,王祯自绘《农器图谱》可互为参证。

三、青稞附考
文中青稞当指裸大麦,乃青藏高原主粮。王祯将其与中原麦作并列,体现元代农书"兼收南北"之特色。其"旋打旋扬"脱粒法,与《天工开物》所载"连枷击打,借风扬秕"互为发明。

诗解曰:
秋分金气动,耧铎入土深。
杏圃萌新牟,亥水润霜岑。
砘碾循天时,来牟咏周音。
阴阳书虽秘,实理在农心。

此段经文虽仅百余字,然涵括经学训诂、农时物候、器械演变三重维度,堪称传统农学"体用合一"之典范。学者当以实证精神辨其术数外衣,取其农事内核,方得古贤著述之真意。
西门土豆 发表于 2025-7-2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祯农书·百谷谱》麦作考释并诗解阐微

《王祯农书》乃元代农学集大成之作,其《百谷谱》一卷专论五谷种植之道。今观"谷属·大小麦青稞"条,实蕴古代麦作精要,试为考释阐发。

一、经籍源流考
文中引《诗经》"贻我来牟",典出《周颂·思文》,毛传云:"牟,麦也。"此乃华夏麦作最早文献记载。考《说文》:"麦,芒谷。"段玉裁注:"有芒刺之谷,麦为首。"可知麦作在五谷中特性显著。所引《杂阴阳书》虽已佚,然其以干支配物候之法,实汉代农书遗绪,与《氾胜之书》"麦生于亥,壮于卯"之说相合,反映古人将作物生长周期纳入阴阳五行体系之思维。

二、农时技术析
"仲秋种麦"者,合乎《齐民要术》"八月白露节种麦为上时"之训。元代北方麦作以秋播为主,王祯强调"暵地"(晒垡)与"收厚"(保墒)二法,实承《韩氏直说》"务遣深细"之要。其详述耧犁、砘碾等器具,尤见技术之精:
1. 耧犁:三脚耧车播种,能"下种如雨",贾思勰称"日种一顷"
2. 砘车:石制碾轮压实土壤,《农桑辑要》谓"碾过则根土相着"
3. 旋打旋扬:脱粒后即时扬场,暗合"麦收一时"农谚

三、农学思想探
青稞附于麦属,反映元代对高原作物认知。王祯以诗解农:"百谷谱中麦最奇,阴阳干支有玄机。若将物候参详透,粒粒皆含造化微。"此中可见:
1. 天人相应思想:以杏花候应大麦花期
2. 忌日系统:戌日忌麦作,源自《淮南子》"戌不种麦"之说
3. 时序观念:"二百日秀"体现作物生理观察

四、当代启示
考此篇所述,于今犹有深意:
1. 秋播技术体系仍为北方冬麦区基础
2. "暵地"之法与现代晒田防病原理暗合
3. 传统农具设计思想可资现代农业机械借鉴

要之,此篇虽简,然融农时、农器、农法于一炉,兼采阴阳之说,辅以诗教,诚传统农学"三才"理论之典范。王祯所谓"器非田不作,田非器不成",于此麦作记述中,可得真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