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2|回覆: 2

[其他]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3鋤治篇第七詩解1鋤以助苗小鋤利多鋤不厭數地熟谷多一遍科定鏃布壅復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17 21:1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3鋤治篇第七詩解1鋤以助苗小鋤利多鋤不厭數地熟谷多科定鏃布
題文詩:
傳曰農夫,之務去草,芟夷蘊崇,絕其本根,
勿使能殖,則善者.稂莠不除,則禾不,
種苗者必,有鋤芸功.又說文雲:鋤言助也,
以助苗也.字從金助.凡谷須鋤,乃可滋茂.
語有:鋤頭自有,三寸澤也.經有:
其鎛斯趙,以薅荼蓼.鎛芸田器,古之鎛其,
今之鋤歟.齊民要術:苗生如馬,耳則鏃鋤;
諺曰欲得,谷馬耳鏃.稀豁之處,鋤而補之.
五穀惟小,鋤之為良:小鋤者非,直省功也,
谷亦大勝,大鋤,草根繁茂,用功多而,
收功益少.苗出壠溝,深鋤之,鋤不厭數,
周而復始,勿以無草,暫停鋤者,非止除草,
使地熟,而谷,糠薄米息.鋤得十遍,
更得八米.春鋤起地,夏而鋤草,故春鋤也,
不用觸濕;六月已後,雖濕無嫌:春苗既淺,
陰未覆地,濕鋤地堅;夏苗陰厚,地不見日,
雖濕無害;管子曰為,國者使民,寒耕,
芸除草也;候黍粟苗,未與壠齊,即鋤一遍;
經五七日,更鋤二遍;候未蠶老,更鋤三遍.
無力則止,如有餘力,秀後更鋤,第四也.
脂麻大豆,鋤兩,亦不厭早.鋤谷第一,
便科定,每科只留,兩三莖更,不得留多,
每科相去,一尺有餘.兩壠頭空,務欲深細,
第一,未可全深;第二鋤,惟深是求;
第三,淺第二遍;第四,於第三遍,
蓋谷科大,則根浮故.第一次撮,苗曰鏃也;
第二次平,壠曰布也,第三次培,根曰壅也;
第四次添,功曰復也.一次不至,稂莠之害,
秕稗之雜,入之諺雲:谷鋤八遍,餓殺狗也.
為無糠也,如此其谷,畝得十石,斗得八米,
鋤多之效.其所用器,自撮苗後,可用以代,
耰鋤者名,曰耬鋤其,功過鋤功,數倍所辦,
之田日不,啻二十畝.或用劐子,制頗同如,
耬鋤過苗,間有小豁,眼不到處,及壠間草,
薉未除者,亦須用鋤,理撥一遍,為佳別有,
一器曰鏟,營州以東,用異於此.鋤草有道.
【原文】
傳曰農夫之務去草也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音伸】矣蓋稂莠不除則禾稼不茂,種苗者不可無鋤芸之功也又說文雲鋤言助也以助苗也故字從金從助凡谷須鋤乃可滋茂諺雲鋤頭自有三寸澤也詩曰其鎛【音博】斯趙以薅荼蓼鎛芸田器古之鎛其今之鋤歟【鎛與鋤見農器譜】
按齊民要術雲苗生如馬耳則鏃鋤【諺曰欲得谷馬耳鏃】稀豁之處鋤而補之凡五穀惟小鋤之為良【小鋤者非直省功谷亦大勝大鋤者草根繁茂用功多而收功益少】苗出壠則深鋤鋤不厭數周而復始勿以無草而暫停【鋤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谷多糠薄米息鋤得十遍更得八米也】
春鋤起地夏而鋤草故春鋤不用觸濕六月已後雖濕亦無嫌【春苗既淺陰未覆地濕鋤則地堅夏苗陰厚地不見日故雖濕亦無害管子曰為國者使民寒耕而熱芸芸除草也】又雲:黍粟苗未與壠齊即鋤一遍經五七日更報鋤第二遍未蠶老更報鋤第三遍無力則止如有餘力秀後更鋤第四遍脂麻大豆並鋤兩遍止亦不厭早鋤谷第一遍便科定每科只留兩三莖更不得留多每科相去一尺兩壠頭空務欲深細第一遍鋤未可全深第二遍惟深是求第三遍較淺於第二遍第四遍又淺於第三遍蓋谷科大則根浮故也
第一次撮苗曰鏃第二次平壠曰布第三次培根曰第四次添功曰復一次不至則稂莠之害秕稗之雜入之矣諺雲谷鋤八遍餓殺狗為無糠也其谷畝得十石斗得八米此鋤多之效也其所用之器自撮苗後可用以代耰鋤者名曰耬鋤【見農器譜】其功過鋤功數倍所辦之田日不啻二十畝或用劐子其制頗同【劐見農器譜】如耬鋤過苗間有小豁眼不到處及壠間草薉未除者亦須用鋤理撥一遍為佳別有一器曰鏟【見農器譜】
營州以東用之又異於此
【原文及注】
【傳】日:『農夫之務去草也,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音伸矣。』蓋稂莠不除,則禾稼不茂,種苗者,不可無鋤耘之功也。又【說文】云:鋤,言助也,以助苗也。故字從金從助。凡谷須鋤,乃可滋茂。諺云:『鋤頭自有三寸澤』也。【詩】 日:『其音博斯趙(dio音吊)以薅茶蓼。』,耘田器。古之矚,其今之鋤歟!既與鋤,見【農器譜】。
按:【齊民要術】云:『苗生如馬耳則鏃鋤。諺日:『欲得谷,馬耳鐵。"稀豁之處,鋤而補之。凡五穀,唯小鋤之為良。(小鋤者非直省功,谷亦大勝。大鋤者,草根繁茂,用力多而收功益少。)』『苗出壠則深鋤。鋤不厭數(shuD音朔),周而復始,勿以無草而暫停。(鋤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谷多,糠薄,米息。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春鋤起地,夏為除草。故春鋤不用觸濕;六月以後,雖濕亦無嫌。(春苗既淺,陰未覆地,濕鋤則地堅。夏苗陰厚,地不見日,故雖濕亦無害矣。【管子】曰:『為國者,使民寒耕而熱芸。』芸,除草也。)』又云『候黍、粟苗未與壠齊,即鋤一遍。經五七日,更報鋤第二遍。候未蠶老,更報鋤第三遍。無力則止;如有餘力,秀後更鋤第四遍。脂麻、大豆, 並鋤兩遍止,亦不厭早。鋤谷,第一遍便科定(定苗),每科只留兩三莖,更不得留多。每科相去一尺。兩壠頭空,務欲深細。第一遍鋤,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是求;第三遍,較淺於第二遍;第四遍,又淺於第三遍。』蓋谷科大則根浮故也。
第一次撮苗曰鏃,第二次平壠日布,第三次培根曰壅,第四次添功日復。一次不至,則稂莠之害,秕稗之雜入之矣。諺日:『谷鋤八遍餓殺狗。』為無糠也。其谷,畝得十石,斗得八米,此鋤多之效也。
其所用之器,自撮苗後,可用以代(pu 音悠)鋤者,名曰『樓鋤』,見依器諾】。其功過鋤功數倍,所辦之田,日不啻二十畝。或用劐(音惑)子,其制頗同。劐,見【農器譜】。如樓鋤過, 苗間有小豁眼不到處,及壠間草穢未除者,亦須用鋤理撥一遍為佳。別有一器日鏟,見【農器譜】。
營州以東用之,又異於此。
【譯文】
【左傳】說:『農民務必除盡雜草,把割下的草堆聚區積,斷絕它的本根,使它不能再繁殖,那禾苗就長大了。』因為稂莠不除去,莊稼就長不茂盛,種莊稼的人,不可不進行鋤耘除草的勞動。[【釋名】]③說:鋤,助的意思,是說助苗[生長]。[按]:所以其字從金從助。凡谷必須鋤治,才能滋長繁茂。就是農諺說的『鋤頭自有三寸澤』。【詩經】說:『那簿真鋒利呀,鋤去各處的雜草。』餺是除草器。古代的餺,大概是現在的鋤吧?鏈和鋤,見(農器譜】。
按:【齊民要術】說:『穀苗剛長出像馬耳的形狀,就該鏃鋤④。農語說:『要想得谷,馬耳就.』 稀疏空缺的地方,鋤鬆土,補上缺苗。凡是五穀,惟有苗小時就鋤為好。小時說不但省功.谷也長得很好。長大時鋤,厚根茂密,白白多化工夫,收益卻少.』『苗伸出溝,就深鋤。鋤的次數不嫌多,鋤遍--輪,回頭再鋤,不要因為沒草便暫時停止。的作用,不但在除草,還在把地鋤熟了谷實多。糠也薄,出米率高。 鋤得於遍,便可得到八折的米。
春鋤為了鬆土保墒,夏鋤為了除草壯苗。所以春鋤不可在地濕的時候去鋤;六月以後,就是濕鋤也不礙事。春苗矮小,葉蔭沒有蔗住地面,濕鋤使土(干後)堅結、夏苗蔭翳封蔽地面.太陽曬不着,所以濕鋤沒有妨礙。【管子】⑥說。『治聯國家的人,使人民冷天耕地,熱天芸田。"芸就是除草.』又說:『看候黍子、穀子苗還沒有平壠,就鋤一遍。過五七天,回頭鋤第二遍。到蛋老熟前,又目鋤第三遍。力量不夠就停止如果有餘力,孕德後再鋤第四遍。芝麻、大豆,都鋤兩遍停手,也不嫌早鋤。鋤穀子,第一遍便定苗,每窩只留兩三株,不得多留。每窩相距一尺。兩邊的墒溝,定要做得深細。鋤第一遍,不能過深;第二遍,儘可能深些,第三遍,比第二遍淺些,第四遍,比第三遍又淺些。』淺些是由於植株長大根系上浮的緣故。
第一次淺鋤間苗叫做『鐵』,第二次深鋤平壠叫做『布』,第三次向根培土叫做『壅』,第四次再鋤加工叫做『復』。一次不到功,那末莠的雜草為害,秕稗的摻雜都一齊來了。農諺說:『谷鋤八遍餓殺狗。』因為是沒有糠給狗吃。這樣的谷,一畝可收到十石,一斗可寄得八升米。這是多鋤的功效。
鋤的農具,在間苗之後,有一種可以代替鋤的,叫做耬鋤,見【農器譜】。功效超過一般的鋤幾倍,用以鋤田畝,一天不止二十畝。或者用子,形制基本相同。耬鋤鋤過,如果苗間還有未鋤到的小塊漏空,以及壠間有未除去的雜草,也該用鋤清除-遍為好。另有一種鋤草器叫鏟。營州以東用它,又跟耬鋤不同。
天『子』 發表於 2025-4-2 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鋤治篇第七】詮解

【鋤治篇】乃【王禎農書】農事要義之精微,其論鋤耘之道,既承古農法之遺訓,復參時諺實踐之智慧。今就原文要旨,分疏如次:

一、鋤耘之本義
【左傳】言"農夫之務去草",實為鋤治之核心。除草非僅芟刈其葉,必絕其本根,方使嘉禾暢茂。許慎【說文】釋"鋤"字從金從助,謂"助苗"也,蓋言鋤之功用非徒除莠,更在促苗之生長。農諺"鋤頭自有三寸澤",正謂鋤地可保墒潤土,猶天然溉灌。

二、鋤治之時序與技術
1. 鏃鋤布壅四階段
初鋤(鏃):苗生馬耳狀時淺鋤,兼補缺苗。此際鋤地宜淺,以護幼根。
再鋤(布):苗未與壟齊時深鋤,務求斷草根而鬆土。
三鋤(壅):蠶老前培土固根,鋤稍淺於前次。
終鋤(復):穗秀後淺鋤收官,除殘草而助籽實。

2. 時令差異
春鋤忌濕,因苗蔭未覆,濕鋤則土板;夏鋤不避濕,因苗蔭密蔽,濕鋤無礙。此合【管子】"寒耕熱芸"之理。

三、鋤效與農器
1. 鋤效驗證
"鋤得十遍,更得八米"之說,非虛言也。鋤多則地熟谷豐,糠薄米實。諺雲"谷鋤八遍餓殺狗",極言其效。

2. 農器演進
古鎛演為今鋤,而耬鋤、劐子等器,功倍常鋤。然壟間殘草仍需手鋤補治,足見農事貴在因時因地制宜。

四、鋤治之農學原理
鋤地非惟除草,實含三重妙用:
斷草根:絕莠稗之爭養。
活土壤:鬆土通氣,促根發育。
保墒情:碎土覆表,減水分蒸發。

王禎引【齊民要術】"科定"之法(每科留苗二三莖,間距尺余),尤見密植與鋤治之配合,深合現代農學"群體協調"之理。

結語
【鋤治篇】集先秦至元農法大成,其"數鋤致熟"之說,與今"中耕促產"科學暗合。讀者倘循此道,必能體味"地熟谷多"之古訓不虛。然農事無常法,智者當參酌古今,審時度勢而行之。

(全文約780字)
大缶 發表於 2025-4-24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禎農書·鋤治篇】農事要義闡微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鋤治篇第七,以"鋤以助苗"為綱,精闢論述中耕鋤草之於農事的關鍵作用。其文承古訓而發新義,今試析其要旨如下:

一、鋤治之本:去蕪存菁以養正
引【左傳】"芟夷蘊崇,絕其本根"之說,揭示鋤草非僅表土之功,實為"養正"之道。雜草不除,則地力分散,正苗難伸;稂莠滋蔓,必致嘉穀萎弱。此與【齊民要術】"鋤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實多"之理相通,強調鋤治乃通過物理手段達成生態平衡,使"善者伸"而"惡者絕"。

二、鋤法之要:頻數精勤以熟地
"小鋤利多""鋤不厭數"二語,道出中耕技術核心。王禎指出:
1. 早期勤鋤:苗幼時根系未固,淺鋤既可保墒,又可避免草患,所謂"一遍科定鏃布"即強調首鋤定苗之功;
2. 分層深耕:隨着作物生長,"壅復"之法通過培土固根,配合逐次深鋤,既防倒伏,又活化土層。此與【氾勝之書】"春鋤起地,夏鋤除草"形成時序呼應。

三、農器之用:形制與功能之辨
【說文】釋"鋤"為"助",王禎深得其味:
鏃鋤(小鋤)適於苗間精細操作,體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匠造智慧;
耬鋤(大鋤)用於行間深耕,暗合"因地制器"的實用思想。二者交替使用,方達"地熟谷多"之效。

四、哲學延伸:鋤治中的天人觀
王禎將鋤治提升至"順天之時,盡地之利"的高度:
1. 去惡存善:農事倫理化,除草如治國去奸;
2. 勤勉之道:"不厭數"的重複勞作,恰是農耕文明"生生不息"的微觀體現。

結語:此篇雖言鋤治,實涵農道精髓。今日觀之,其"以助為治"的思想,對生態農業仍具啟示——現代農業科技,亦當效古人之智,以"助"代"伐",方得永續。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