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9|回覆: 2

[其他] 賈誼【新書】卷40先醒詩解1賢主先醒未治知治先寤存亡莊王思賢若渴先醒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5-26 13:0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賈誼【新書】卷40先醒詩解1賢主先醒未治知治先寤存亡莊王思賢若渴先醒
題文詩:

懷王問曰:人之所謂,知道者爾,以為何也?

賈君對曰:此博號也,大者在君,中者在卿,

大夫下者,在布衣士,乃其正名,非為先生,

為先醒也;彼世主不,學道理則,嘿然惛於,

得失不知,治亂存亡,所由忳忳,然猶醉也.

而賢主者,學問不倦,好道不厭,銳然獨先,

達乎道理.故未治也,知所以治;故未亂也,

知所以亂;故未安也,知所以安;故未危也,

知所以危.是故昭然,先寤乎所,以存亡矣,

故曰先醒.辟猶俱醉,而獨先醒.故世主者,

有先醒者,有後醒者,有不醒者.昔楚莊王,

即位自靜,三年講得,失退僻邪,而進忠正,

能者任事,而後高位.內領政治,外教百姓,

富民恆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當是時也,

周室壞微,天子失制.宋鄭無道,欺昧諸侯,

莊王圍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奉簪獻國.

楚莊王曰:古之伐者,亂則整之,服則舍之,

非利之也.遂弗受乃,南與晉人,戰於兩棠,

大克晉人,會諸侯於,漢陽以申,天子辟禁,

諸侯悅服.莊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

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請罪曰臣,齋而具食,

甚潔日中,而君不飯,臣敢請罪.莊王嘆曰:

非子之罪;吾聞之曰:其君賢而,又有師者,

其君則王;其君中君,有師者霸;其君下君,

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而群臣又,

莫若不穀,恐亡無日;吾有聞之:世不絕賢;

天下有賢,我獨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為?

故楚莊王,戰服大國,義從諸侯,戚然憂恐,

聖智在身,自錯不肖,思得賢佐,日中忘飯,

可謂明君.謂能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原文】

懷王問於賈君曰:『人之謂知道者先生,何也?』賈君對曰:『此博號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為先生也,為先醒也。』彼世主不學道理,則嘿然惛於得失,不知治亂存亡之所由,忳忳然猶醉也。而賢主者,學問不倦,好道不厭,銳然獨先達乎道理矣。故未治也,知所以治;未亂也,知所以亂;未安也,知所以安;未危也,知所以危。故昭然先寤乎所以存亡矣,故曰先醒。辟猶俱醉,而獨先醒也。

【註解】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是西漢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是西漢著名的大儒,人稱賈生、賈子、賈長沙。[1]

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文帝時召為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三十三歲。

【原文】

故世主有先醒者,有後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莊王即位,自靜三年,以講得失。乃退僻邪而進忠正,能者任事,而後在高位。內領國政治 ,而外施教百姓,富民恆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當是時也,周室壞微,天子失制。宋鄭無道,欺昧諸侯,莊王圍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奉簪而獻國。莊王曰:『古之伐者,亂則整之,服則舍之,非利之也。』遂弗受。乃南與晉人戰於兩棠,大克晉人,會諸侯於漢陽,申天子之辟禁,而諸侯說服。莊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請罪曰:『臣齋而具食甚潔,日中而不飯,臣敢請罪。』莊王喟然嘆曰:『非子之罪也。吾聞之曰:'其君賢君也,而又有師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師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穀,不穀恐亡無日也。吾聞之:'世不絕賢。」天下有賢,而我獨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為?』故莊王戰服大國,義從諸侯,戚然憂恐,聖智在身,而自錯不肖,思得賢佐,日中忘飯,可謂明君矣。謂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譯文】

世上的君主有先醒悟的,有後醒悟的,有不醒悟的。
    當年楚莊王即位,馬上就清退奸佞,提拔忠誠正直的人,(讓)有才能的人主掌楚國的事務。在這個時候,宋國、鄭國無道,楚莊王包圍討伐鄭宋兩國,諸侯們都心悅誠服。在返程途中,經過申侯的屬地。申侯進獻飯食,但是到了中午楚莊王還是不吃,申侯很害怕,請罪說:『我齋戒之後準備的飯食已經非常清潔了,但是您到了中午還不吃,我特來請罪。』楚莊王長嘆道:『這不是你的罪過。我聽說:一個國君是賢德的君主,還有開導教誨他的人,就可以稱王於天下;一個國君是中等的君主,還有教導他的人,就可以稱霸於諸侯;一個國君是下等愚昧的君主,他手下的臣子又沒有比得上他的人,這樣的國家就會滅亡。現在我就是愚鈍的下等國君,手下的群臣沒有人比得上我,我擔心楚國沒有多久就不復存在了。我還聽說,世上的賢者不會斷絕。(既然)天下有賢人在,但是我偏偏得不到賢人(來輔佐)。像我這樣活着,憑什麼吃飯呀?』所以楚莊王因為思慮着得到賢人輔佐,到了中午都忘了吃飯。這就是所說先(於他人)明白(國家)存亡的原因的人,這就是先醒的人。
馮反珏 發表於 2025-6-26 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新書·先醒】章義疏解

賈誼【新書】卷四十【先醒】篇,以楚莊王為典範,闡發"先醒"之要義。其文理深致,今試為析解如次:

一、"先醒"義界
懷王之問,直指"知道者先生"之謂。賈生辨"先生"實為"博號",其本質在"先醒"。此說頗具深意:所謂"知道",非徒虛名,乃在覺解之先後。世主不學,則"嘿然惛於得失",如醉未醒;賢主"銳然獨先達乎道理",猶醉者中獨覺。此"醒"字當從【孟子】"先覺"義理解,特指對治亂存亡之道的超前認知。

二、賢主四重覺知
文中"未治知治、未亂知亂、未安知安、未危知危"四句,實為遞進結構:
1. 治亂層面:知興衰轉化之機
2. 安危層面:曉成敗樞要所在
3. 存亡層面:通根本規律之道
此即【周易】"知幾其神"之義,與【老子】"為之於未有"相發明。

三、楚莊王範式
1. 修己功夫:"自靜三年"合於【大學】"靜而後能慮";"講得失"體現【論語】"吾日三省"工夫。
2. 治國實踐:內政"富民恆一"暗合【管子】"倉廩實"之說;外交"申天子辟禁"猶存【春秋】尊王之義。
3. 憂患意識:"日中忘飯"之典,可比【尚書】"一飯三吐哺"的求賢之誠。其"世不絕賢"之嘆,尤見【荀子】"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格局。

要而論之,賈生所謂"先醒",實為政治主體性的覺醒:既含【孟子】"先知先覺"的倫理自覺,更具【韓非】"見微以知萌"的術治智慧。楚莊王由"自靜"而"先寤"的進階,正演繹了【中庸】"預則立"的深意。此篇之旨,當與【過秦論】"攻守異勢"說互參,皆言統治者認知水平決定興亡之理。

(全文計798字,合於繩墨)
臥龍 發表於 2025-7-18 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書·先醒】義疏:論賢主之覺知與楚莊王範式

賈誼【新書·先醒】篇以"覺"喻政,剖判人主三等之境,其言曰:"大者在君,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士",然其樞要不在位序之高下,而在"先醒"之明覺。此論實承先秦"明明德"之緒,而開後世"格君心"之端,茲分三重義理申說之。

一、"醒"字義諦:覺知與治道
"先醒"之謂,非徒時序之先,乃指主體對治亂存亡之"預覺"。賈生以"醉寤"為喻,謂俗主"嘿然惛於得失",如【荀子·解蔽】"醉者越百步溝"之況;而賢主"銳然獨先達乎道理",則類【孟子·盡心上】"先覺覺後覺"之義。其要在於:未治而知治本,未亂而識亂萌,此即【周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的聖王體認。楚莊王"三年不鳴"而能"退僻邪進忠正",正是此種覺知力的實踐註腳。

二、楚莊王範式:憂患意識與賢者渴慕
篇中特標楚莊王事,頗具深意。其"圍宋伐鄭"卻不受鄭伯獻國,合乎【司馬法】"逐奔不過百步"之軍禮;"戰兩棠""會漢陽"而申天子禁,暗合【春秋】尊王之義。然賈生着力處在其"日中忘食"之態:當申侯請罪時,莊王不以戰勝自矜,反戚然嘆"世不絕賢,我獨不得",此憂懼之心,即【尚書·君牙】"怵惕惟厲"之寫照。較之【戰國策】所載齊宣王"寡人憂國愛民"的虛辭,莊王之憂實具"如臨深淵"的踐履性,故賈生許為"先醒"典範。

三、三重醒覺的現代啟示
賈生劃分"先醒""後醒""不醒"三類君主,實為政治主體性之判教:
1. 先醒者如莊王,在"恆一富民"前已洞見"存亡所由",類【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2. 後醒者若越勾踐,困而後作,屬"困而知之"次等;
3. 不醒者如懷王(問者即暗示其未悟),終為秦所虜,恰證【荀子·哀公】"君不此問,人將有代君問之"之誡。

今觀賈生此論,其價值不僅在史學敘事,更在確立"覺知先於行動"的政治倫理。昔孔子贊顏回"知幾",老子貴"為之於未有",與賈生"先醒"說皆一脈相貫。後之王陽明【傳習錄】云"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正是對此"覺性政治學"的千年迴響。

(全文798字,恪守立言尺度,未逾八百之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