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41|回覆: 0

[其他] 【計然書】卷2內經詩解1興師必先蓄積食錢布帛饑饉不可以動神氣去而萬里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4-11 20:0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計然書】卷2內經詩解1興師必先蓄積食錢布帛饑饉不可以動神氣去而萬里
題文詩:
昔者越王,句踐既得,國欲陰,圖吳乃召,
計倪問曰:吾欲伐吳,恐弗能取!山林幽冥,
不知利害;西則迫江,東則薄海,水屬蒼天,
不知所止;交錯相過,波濤浚流,而復起,
因復相還;浩浩之水,朝夕有時,動若驚駭,
聲若雷霆;波濤援起,船失不救;未知命之,
所維,樓船之苦,涕泣不止,非不欲爲!
時返不知,所在謀不,成而息恐,爲天下咎;
以敵攻敵,未知勝負!大邦既備,小邑既保,
五穀既收;野無積庾,廩糧不屬,無所安取,
恐津梁之,不通勞軍,紆吾糧道!吾聞先生,
明於時交,察於道理,恐動無功,故問其道.
計倪對曰:是固不可,興師者必,先蓄積其,
食錢布帛,不先蓄積,士卒數飢,飢則易傷.
重遲不戰,戰則耳目,聰明,耳不能聽,
視不能見,什部不使;退不能解,進不能行.
饑饉不可,以動神氣,去而萬里.伏弩而乳,
郅頭皇皇,強弩不彀,發不能當.旁軍見弱,
攻擊走之,如犬逐羊.靡從部分,伏地而死,
前頓後僵.與人同時,而戰獨受,天之殃也.
未必天之,罪也亦在,其將王興,師以年數,
一旦而亡,失邦無明,筋骨爲野.備戰備荒,
有備無患,戰預則立,不預則廢,蓄之有道.
簡介:
【計然】爲范蠡所撰。范蠡和計然都是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物。范蠡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曾官拜越國大夫,任上將軍。計然又稱計見、計然,辛姓,名文子,上蔡邱濮上人,其先爲晉國公子。計然是范蠡的老師、越國最負盛名的經濟專家。越王兵敗會稽之後,用范蠡、計然之謀略,重農耕,通有無,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一舉滅吳,稱霸中原。范蠡喟然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旋於國,吾欲用之家(見【史記·貨殖列傳】)。』乃輕裝珠寶,泛舟湖海,三致千金,皆分散於貧交疏昆弟。
計然(生卒年不詳),辛氏,名鈃(jiān),字文子(一說名文子),又稱計倪、計研,號計然、漁父,春秋時期宋國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人,著名謀士、經濟學家。
計然博學無所不通,尤善計算。他經常遨遊於山海湖澤,南遊越國時,收越國大夫范蠡爲徒,授范蠡七計。
他的著作有【通玄真經】和【萬物錄】
【計然書】卷2內經詩解
【原文】
昔者,越王句踐既得反國,欲陰圖吳,乃召計倪而問焉,曰:『吾欲伐吳,恐弗能取!山林幽冥,不知利害所在。西則迫江,東則薄海,水屬蒼天,下不知所止。交錯相過,波濤浚流,沈而復起,因復相還。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時,動作若驚駭,聲音若雷霆。波濤援而起,船失不能救。未知命之所維。念樓船之苦,涕泣不可止。非不欲爲也!時返不知所在,謀不成而息,恐爲天下咎。以敵攻敵,未知勝負!大邦既已備,小邑既已保,五穀既已收;野無積庾,廩糧則不屬,無所安取,恐津梁之不通,勞軍紆吾糧道!吾聞先生明於時交,察於道理,恐動而無功,故問其道。』
計倪對曰:『是固不可。興師者必先蓄積食、錢、布帛,不先蓄積,士卒數飢,飢則易傷。重遲不可戰,戰則耳目不聰明,耳不能聽,視不能見,什部不能使;退之不能解,進之不能行。饑饉不可以動,神氣去而萬里。伏弩而乳,郅頭而皇皇,強弩不彀,發不能當。旁軍見弱,走之如犬逐羊。靡從部分,伏地而死,前頓後僵。與人同時而戰,獨受天之殃。未必天之罪也,亦在其將。王興師以年數,一旦而亡,失邦無明,筋骨爲野。』
【譯文】
從前,越王句踐剛剛從吳國做奴僕返回時,想要洗雪恥辱,吞併吳國。就向計倪求教說:我想要討伐吳國,但又恐不能取勝。吳國山高林密,不知敵軍隱藏在何處。西面靠近江,東面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江海交錯匯集,浪高水急,日夜不停。浩瀚無垠的大海,早晚潮漲潮落,巨浪濤天,聲響勝過雷霆。巨浪撲來時,船隻不能互相救援。不知道命系與誰。想到海戰攻戰的辛苦和慘重損失,時時使我痛哭流剃不止。所以並不是不想討伐,而是到時不知敵方弱點所在,算計不成而失敗,唯恐到時一死以謝天下都仍難辭其咎。與敵人硬碰硬,則實力懸殊,勝負難料!現在,大小城邦雖然已經做了準備,糧食也已經收割完。但是田野里沒有堆積的穀物,糧倉里空著,沒有儲備。就怕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我軍往返勞頓於後勤糧食的運輸。我知道先生精通天地四時,怕勞而無功。所以向先生求教。
計倪回答:這肯定是不行的。出師遠征敵國,必須先積蓄糧食、錢財、布匹。如果不先積蓄糧食,到了戰場的時候,士兵缺糧飢餓,就容易受傷。飢餓將使動作遲緩,眼花耳昏,抬不動武器;進退緩慢。飢餓和飽食軍隊的區別,相差千萬里。飢餓的士兵弓弩都拉不滿,命中率大減,殺傷力大減。被敵軍看見,將被猛攻。就像惡狗趕羊一樣。後面的部分將被殺死,前面的部分將亂而自踐踏傷,能逃出者少。同是與敵人交戰,爲何受到戰敗的禍害,其實不是上天不保佑,而是人主將帥的過錯。傾其全國兵力連年在外作戰,一旦失敗,將國土淪喪,將士屍橫遍野。
西門土豆 發表於 2025-5-1 13:32 | 顯示全部樓層
【計然書】卷二【內經】首章所論,誠爲經世致用之要義。今就「興師必先蓄積」一節,試析其治國用兵之道,以闡發先秦兵家經濟思想之精微。

一、蓄積爲興師之本
「食錢布帛」四字,實乃國本所系。【管子】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計然更進一層,直指軍備之源。考越王句踐「十年生聚」之策,非獨積粟於廩,更鑄銅於峴山、蓄帛於姑蘇,終成「三千越甲」之資。此與【孫子兵法】「軍無輜重則亡」互爲表里,足見先秦兵家對後勤保障之共識。

二、饑饉不可妄動之誡
「饑饉不可以動」六字,實含天人相感之機。【周禮·大司徒】載荒政十二,首重「散利」;【逸周書】謂「天有四殃,水旱饑荒」。計然將天時、人事、兵道貫通而論,揭示經濟基礎決定軍事行動之規律。昔秦穆公襲鄭,蹇叔以「千里饋糧」諫阻,正與此理暗合。

三、神氣去國之道
「神氣去而萬里」之喻,深得黃老養生與兵家形神之要。【黃帝內經】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移之於國政,則「蓄積」爲養國之正氣。越國「十年教訓」期間,外示孱弱而內煉精氣,終使吳王「神氣外泄」而國勢崩頹。此中陰陽消長之理,與【老子】「柔弱勝剛強」之說殊途同歸。

四、計倪應對之智
觀計倪答越王之辭,其「山林幽冥」之喻,暗合【鬼谷子】抵巇之術;「水屬蒼天」之嘆,通於【周易】坎卦之象。非深明「時勢」「虛實」者不能道。其將地理險易轉化爲經濟策略,較【吳子】「因地制流」之說更顯務實精神。

要之,此篇以「蓄積」爲樞機,融攝儒法、兵、農諸家思想。其價值不僅在於軍事經濟學說,更在揭示「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的治國邏輯。後世王安石「理財乃所謂義」、張居正「量入爲出」之論,皆可溯源於此。讀此章者,當於字句間體會古人「持籌握算,決勝千里」的大智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