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88|回復: 2

[其他] 贾谊【新书】卷9等齐诗解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以别贵贱明其尊卑正仪正心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3-28 19:3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贾谊【新书】卷9等齐诗解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以别贵贱明其尊卑正仪正心
题文诗:
诸侯王所,在之宫卫,织履蹲夷,以皇帝在,
所宫法论.郎中谒者,受谒取炬,以官皇帝,
之法予之.事诸侯王,或不廉洁,平端以事,
皇帝,,一用汉法,事诸侯王,
乃事皇帝.则诸侯王,乃埒至尊.然则天子,
之与诸侯,臣之与下,宜撰然齐,等若是乎?
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
号为丞相,黄金之印,尊无异等,秩加,
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
秩二千石,则臣已同.人主登臣,而尊今臣,
既同则法,恶得不齐?天子卫御,,
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大仆银印,
秩二千石,御已齐矣.御既已齐,则车饰具,
恶得不齐?天子亲号,云太后也,诸侯亲号,
云太后;天子妃号,曰后诸侯,妃号曰后.
然则诸侯,何损天子,而何加焉?妻既已同,
夫何以异?天子宫门,曰司马也,阑入者为,
城旦诸侯,宫门司马,阑入城旦.殿门者也,
俱为殿门,阑入之罪,亦俱弃市,宫墙之与,
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天子之言,
曰令令甲,令乙是也;诸侯之言,曰令令仪,
令言是也.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
皆称陛下.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
乘舆等也.然则所谓,主者安居,臣者安在?
人情不异,面貌同类,贵贱之别,非天根着,
于形容也.所持以别,贵贱,尊卑,
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乱且不息,滑曼无纪,
天理则同,人事无别.然则所谓,臣主者非,
有相临具,尊卑之经,特面形而,异之耳近,
习乎形貌,然后能识,则疏远无,所放众庶,
无以期则,下恶能不,疑其上哉?君臣同伦,
异等同服,则上恶能,不眩其下?孔子:
,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则民德一.经有:彼都人士,狐裘黄裳,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之望.
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为下可类,而志则君,
不疑于臣,而臣不惑,于其君而,此之不行,
沐渎无界,可为长,息者此也.仪正心.
【原文】
诸侯王所在之宫,卫织履蹲夷,以皇帝在所宫法论之。郎中谒者受谒取炬,以官皇帝之法予之。事诸侯王或不廉洁平端,以事皇帝之法罪之。曰一用汉法事诸侯王,乃事皇帝也。是则诸侯王乃埒至尊也。然则天子之与诸侯,臣之与下,宜撰然齐等若是乎?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人主登臣而尊,今臣既同,则法恶得不齐?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御既已齐,则车饰具恶得不齐?天子亲号云太后,诸侯亲号云太后;天子妃号曰后,诸侯妃号曰后。然则诸侯何损,而天子何加焉?妻既已同,则夫何以异?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殿门俱为殿门,阑入之罪亦俱弃市,宫墙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诸侯之言曰令,令仪令言是也。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然则所谓主者安居,臣者安在?人之情不异,面目状貌同类,贵贱之别,非天根着于形容也。所持以别贵贱明尊卑者,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也。乱且不息,滑曼无纪,天理则同,人事无别。然则所谓臣主者,非有相临之具,尊卑之经也,特面形而异之耳。近习 乎形貌然后能识,则疏远无所放,众庶无以期,则下恶能不疑其上?君臣同伦,异等同服,则上恶能不眩其下?孔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一。』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裳,行归于周,万民之望。』孔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类而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而此之不行,沐渎无界,可为长大息者此也。
注释
1等同:『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天子。』
2人之情不异,面目状貌同类,贵贱之别,非天根着于形容也。所持以别贵贱明尊卑者,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也
在贾谊看来,人的情感相似,面目状貌相似,如同在妇产院中、洗澡堂里观人,仅从生理层面是无法区隔的;而社会层面的等级、势力与号令也难以感性地显现出来,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只有以服饰等作为载体才行。人人披挂在身,种种文化信息蕴含于内而展示于外,才能一目了然。内在质地的高下秩序,就是需要外在形式来界定与区隔。人的生理之同需要服饰扮饰之异以厘清并强化其社会序列。
2孔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一。』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裳,行归于周,万民之望。』孔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类而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
出自礼记淄衣: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矣。尹吉曰:'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翻译
孔子说:『做百姓君长的人,衣服固定不变,举止有一定之规,以此为百姓树立榜样,那么百姓的品德才会齐一。【诗经】上说:'那位来自西都镐京的君子,狐皮袍子罩黄衫,他的仪容不改常规,他的讲话出口成章。他行将回归周都,实为万民仰望。」』孔子说:『君长的外貌和内心如一,臣下看到他的外貌就知道他的内心;臣下竭诚侍君,从他的言貌就可以看出他的为人。这样一来,君就不会怀疑其臣,而臣也不会不了解其君。伊尹告诫太甲说:'只有我伊尹和汤,都有纯一的德行。」【诗经】上说:'善人和君子,他们的仪容不会有差错。」』

冰玉壶 發表於 2025-6-28 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书·等齐》篇义疏:贾谊礼制思想中的尊卑秩序建构

贾谊《新书·等齐》篇集中体现了汉初儒者对礼制秩序的深刻思考。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等级、势力、衣服、号令"等制度性差异建构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此乃承《荀子·富国》"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之绪,而开董仲舒"度制"思想之先声。

一、宫卫制度中的权力象征
篇首"诸侯王所在之宫卫"云云,实为汉代"宫省制度"的早期论述。贾谊强调诸侯王宫卫规格必须严格区别于天子,此即《周礼·天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汉制转化。所谓"织履蹲夷"之仪,非仅形式差异,实为《礼记·玉藻》"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的权力空间化表达。贾氏将"宫法"与"官法"并论,揭示建筑规制实为权力合法性的物质载体。

二、官僚体系中的等级实践
"郎中谒者受谒取炬"一事,看似仪节琐细,实关"正名"大义。贾谊在此化用《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思想,将接待礼仪差异作为维护中央权威的技术手段。其特别强调"事诸侯王"者若以"事皇帝之法"行之即属犯罪,此即《荀子·君子》"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的制度化实践。汉代"谒者台"的职权设定,正可溯源于此。

三、礼制背后的心性基础
篇末"不廉洁平端"之诫,将外在制度内化为道德要求。此乃承《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教,而开《春秋繁露》"正其谊不谋其利"之先。贾谊通过"罪之"的惩戒机制,使礼制从器物层面深入心性层面,完成《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的政治哲学建构。

要之,贾谊此篇实为汉初礼制重建的重要文献。其以"等齐"为名而行"差等"之实,通过制度性差异确立权力合法性,既是对秦制"法令由一统"的修正,亦为汉代"以礼入法"的转型先声。今日观之,其中关于"正仪"与"正心"的辩证思考,仍不失为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锁钥。
姚待 發表於 2025-8-1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书·等齐》篇礼制思想发微
贾生《等齐》之篇,实为汉初礼制重建之枢机。其文以"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为纲,阐发"别贵贱、明尊卑"之精义,非徒制度考据之学,实含正心化俗之深旨。今试析其要义三端:

一、名器之辨与权力规制
篇中详考诸侯"宫卫织履蹲夷"之制,谓当"以皇帝在所宫法论",此《春秋》"辨位正名"之遗意也。贾生洞察汉初同姓诸侯僭越之弊,故特重"郎中谒者受谒取炬"之仪节。细微处见大义:使谒者持炬之制同于天子,则权柄下移之势成矣。此与《周礼·司仪》"凡诸公相为宾,掌其礼仪"互为表里,皆以器物仪轨为权力边界之标识。

二、服色号令与秩序象征
贾生所论"衣服号令"之别,实承《尚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之统绪。然其创新处,在将服饰制度与行政效能结合:"事诸侯王或不廉洁,平端以事皇帝之法"。此以视觉符号强化法度之思,较之荀子"衣服有制,宫室有度"更进一层,使礼制由外在规范转为内在约束机制。

三、正仪与正心之辩证
篇末"罪之乃曰"之论,揭示礼法双重功能:表面惩僭越之行,实则矫非分之念。此即《礼记·乐记》"礼以道其志"的实践诠释。贾生深谙"仪正而后心正"之理,其制度设计皆含"劝善禁邪"之教化意图,与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之说遥相呼应。

要之,《等齐》篇之价值,在将周代等级礼制转化为汉帝国行政伦理。其以"明尊卑"为表,以"正人心"为里,既承孔孟"正名"之教,又开汉代"以礼入法"之先声。今日观之,其中关于符号权力与制度伦理的思考,犹不失其鉴戒意义。学者当透过仪文考辨,体察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的深湛用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