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8|回复: 2

[其他] 《逸周书》卷55明堂解诗解明堂以明诸侯尊卑制礼作乐颁度量制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1-6 2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逸周书》卷55明堂解诗解明堂以明诸侯尊卑制礼作乐颁度量制
题文诗:
商纣暴虐,脯杀鬼侯,以享诸侯,天下患之,

四海兆民,欣戴文武,故周公相,武王伐纣,

夷定天下,克纣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之,

幼弱未能,践天子位.周公摄政,君临天下,

弭乱六年,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周,

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背负斧依,

南面而立.率公卿士,侍于左右.三公之位:

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西阶之西,

东面北上;诸子之位:门内之东,北面东上.

诸男之位:门内之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

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

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

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四塞九采,

之国也者:世告至者,应门之外,北面东上,

宗周明堂,之位也者.明堂以明,诸侯尊卑,

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位.制礼作乐,

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乃各,致其方贿.

七年致政,于周成王.明堂方百,一十二尺,

其高四尺,阶广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

室中也者,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其广四尺.

东应门之,与南库门,西皋门之,与北雉门.

东方青阳,南方明堂,西方总章,北方玄堂,

中央太庙.左为左介,右为右介.明堂法天,

通天达地,王者以造,明堂辟雍,承天行化,

以通神灵,感天动地,以正四时,出其教化,

崇有德者,重有道者,显有能者,褒有行者.

题解:明堂,天子布政朝诸侯的地方。主要讲天子、三公、侯、伯、子、男以及九夷、八蛮、六戎、五狄、四塞在明堂中的位置安排。
《原文》
大维商纣暴虐,脯鬼侯以享诸侯,天下患之,四海兆民欣戴文武,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夷定天下,既克纣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
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负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于左右。三公之位,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位。门内之东,北面东上,诸男之位。门内之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难免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难免东上,四塞九采之国。世告至者,应门之外,北而东上,宗周明堂之位也。
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七年,致政于成王。
明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广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室中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广四尺。东应门,南库门,西皋门,北雉门。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堂,西方曰总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庙。左为左介,右为右介。

【译文】

主要是因为商纣王暴虐,杀了鬼侯做成肉干以宴享诸侯,天下诸侯都很忧虑。四海万民百姓欢欣拥戴文王、武王,因此周公辅助武王讨伐商纣,平定了天下。已战胜商纣二年,武王去世,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没有登天子之位。

周公代理政务而君临天下,他平息叛乱用了六年才使天下太平,就在宗周朝会方国诸侯。在大朝诸侯之时,明确明堂的位置。   
天子的位置:背靠绘有斧纹的屏风,面朝南站立,众公卿陪待在左右;三公的位置:在堂上中阶之前,面朝北以东为上;众侯爵诸侯的位置:在堂上东边台阶以东,面朝西以北为上;众伯爵诸侯的位置:在堂上西阶的西边,面朝东以北为上;众子爵诸侯的位置:在内门东边,面朝北以东为上;众男爵诸侯的位置:在内门西边,面朝北以东为上。东方各部族,在东门外边,面朝西以北为上;南方各部族,在南门外边,面朝北以东为上;西方各部族,在西门外边,面朝东以南为上;北方各部族,在北门外边,面南以东为上;塞外荒远的方国以及一世来见一次的方国,都在正门外边,面朝北以东为上。这就是宗周明堂的位置安排。
这个明堂,是标明诸侯尊卑的地方,所以周公建造了它,并依明堂的位置安排朝会诸侯。又制定礼仪,创作礼乐,颁布度制量制,从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自献上他们的土特产。七年后,把政务交给成王。
杨可 发表于 2025-7-2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堂解》礼制考释与政治哲学阐微

《逸周书·明堂解》所载明堂制度,实为周初礼制建构之核心文献。其文虽简,然内涵三代政治哲学精义,今试为考释阐发如次。

一、明堂建制之历史语境
篇首"商纣暴虐"至"周公摄政"诸句,非徒叙事,实为明堂制度作历史注脚。纣王"脯鬼侯以享诸侯"之暴行,恰与后文明堂"明诸侯尊卑"形成强烈反照。周公以"弭乱六年"之功重构礼制空间,正是以建筑秩序消解殷商无道之乱象。此种"空间政治学"的实践,印证《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的记载,凸显周公用礼制空间重构政治秩序的深意。

二、方位秩序中的宇宙图示
明堂位次安排蕴含严密的空间哲学:天子"负斧依南面立",取法《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三公"中阶之前"对应《周礼》"三公中阶之前"的记载;四夷分列四门之外,则暗合《尚书·尧典》"光被四表"的天下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东青阳、南明堂、西总章、北玄堂"的配置,实为《吕氏春秋》十二纪空间模式的雏形,将四时五行学说具象化为建筑空间。

三、尺寸数字的礼制密码
"方百一十二尺"之数,郑玄注《周礼》谓"象十二月";"高四尺"应四时;"阶广六尺三寸"合六律三才之说。这些数据非实用尺寸,实为《周易》"参天两地"数理观的建筑表达。近年陕西凤雏西周建筑遗址的发掘,其基址规模恰与文献记载形成互证,可见明堂制度非全属后人想象。

四、政治哲学的实践维度
篇末"制礼作乐颁度量"八字,道出明堂本质乃礼乐教化的空间载体。所谓"法天象地",实为将自然秩序转化为政治伦理。《大戴礼记·明堂》言"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卑",正与此篇主旨相发明。周公通过建筑空间的等级安排,使"尊尊亲亲"的伦理观念获得物质形态的支撑。

要之,《明堂解》所呈现的不仅是建筑制度,更是周人"以礼治国"的政治智慧。其空间秩序中蕴含的"天人相应"思想,成为后世儒家政治哲学的范式。清儒孙诒让《周礼正义》谓"明堂为礼制之本",诚为的论。今日研读此篇,于理解中国古代"空间政治学"的深意,犹具重要启示。
古筝 发表于 2025-7-27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堂解》礼制空间与王道秩序之诠释

《逸周书·明堂解》所载明堂制度,实为周初礼制建设之核心载体。其空间布局非仅为建筑规制,实乃"天人之际"的具象化呈现。本文试从礼制空间、政治秩序、天道象征三重维度解其精义。

一、空间方位与等级秩序
明堂之位次安排,严格遵循"北面为尊""东向为阳"的礼制原则。天子"负斧依,南面立"的格局,既承殷商"向明而治"传统,又确立"圣人南面而听天下"的治统范式。三公、诸侯、诸子、诸男依序降阶,形成以中轴线为基准的差序格局:三公位中阶显其师保之重,诸侯列西阶见其藩屏之责,诸子诸男分列门内东西,体现"亲亲尊尊"的宗法精神。四夷之国各依方位列于四门之外,构建"内华夏而外夷狄"的天下体系。

二、建筑形制与天道象征
明堂"方百一十二尺"取象周天度数,"高四尺"应四时,"三阶"象三才。其四方四门对应青阳、明堂、总章、玄堂,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图式。《大戴礼》所谓"明堂者,天道之堂"正此之谓。中央太庙象征"土主中宫"的五行思想,四向建筑构成"四达自中"的王道空间。这种"上圆下方"的建制,实为《周髀算经》"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天地观的物质载体。

三、政治功能与文化意义
周公制礼作乐于明堂,实为"器以藏礼"的实践。通过"颁度量"实现"同律度量衡"的政令统一,"朝诸侯"达成"协时月正日"的历法共识。其"崇德显能"的教化功能,较之《尚书·尧典》"宾于四门"更为制度化。值得注意的是"七年致政成王"的记载,表明明堂既是权力中枢,更是"反政明堂"的禅让仪典场所,暗合《孟子》"天子一位"的公天下思想。

要之,明堂制度实为周初"体国经野"的政治哲学具现。其空间秩序既规范人伦等差,又沟通天人关系,堪称"礼者天地之序"的完美诠释。后世《礼记·明堂位》《周礼·考工记》所述,皆可溯源于此。明堂之制虽湮没于历史,然其"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内核,仍为中华礼乐文明之重要基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