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7|回覆: 2

[其他] 【逸周書】卷55明堂解詩解明堂以明諸侯尊卑制禮作樂頒度量制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6 21:2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書】卷55明堂解詩解明堂以明諸侯尊卑制禮作樂頒度量制
題文詩:
商紂暴虐,脯殺鬼侯,以享諸侯,天下患之,

四海兆民,欣戴文武,故周公相,武王伐紂,

夷定天下,克紂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之,

幼弱未能,踐天子位.周公攝政,君臨天下,

弭亂六年,天下大治,乃會方國,諸侯於周,

大朝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背負斧依,

南面而立.率公卿士,侍於左右.三公之位:

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西階之西,

東面北上;諸子之位:門內之東,北面東上.

諸男之位:門內之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

東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

北面東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

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面東上.四塞九采,

之國也者:世告至者,應門之外,北面東上,

宗周明堂,之位也者.明堂以明,諸侯尊卑,

周公建焉,而朝諸侯,於明堂位.制禮作樂,

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萬國乃各,致其方賄.

七年致政,於周成王.明堂方百,一十二尺,

其高四尺,階廣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

室中也者,方六十尺,戶高八尺,其廣四尺.

東應門之,與南庫門,西皋門之,與北雉門.

東方青陽,南方明堂,西方總章,北方玄堂,

中央太廟.左爲左介,右爲右介.明堂法天,

通天達地,王者以造,明堂辟雍,承天行化,

以通神靈,感天動地,以正四時,出其教化,

崇有德者,重有道者,顯有能者,褒有行者.

題解:明堂,天子布政朝諸侯的地方。主要講天子、三公、侯、伯、子、男以及九夷、八蠻、六戎、五狄、四塞在明堂中的位置安排。
【原文】
大維商紂暴虐,脯鬼侯以享諸侯,天下患之,四海兆民欣戴文武,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夷定天下,既克紂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踐天子之位。
周公攝政君天下,弭亂六年,而天下大治,乃會方國諸侯於宗周,大朝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負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於左右。三公之位,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位。門內之東,北面東上,諸男之位。門內之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東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難免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難免東上,四塞九采之國。世告至者,應門之外,北而東上,宗周明堂之位也。
明堂,明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萬國各致其方賄。七年,致政於成王。
明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階廣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室中方六十尺,戶高八尺,廣四尺。東應門,南庫門,西皋門,北雉門。東方曰青陽,南方曰明堂,西方曰總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廟。左爲左介,右爲右介。

【譯文】

主要是因爲商紂王暴虐,殺了鬼侯做成肉乾以宴享諸侯,天下諸侯都很憂慮。四海萬民百姓歡欣擁戴文王、武王,因此周公輔助武王討伐商紂,平定了天下。已戰勝商紂二年,武王去世,成王繼位。成王年幼,沒有登天子之位。

周公代理政務而君臨天下,他平息叛亂用了六年才使天下太平,就在宗周朝會方國諸侯。在大朝諸侯之時,明確明堂的位置。   
天子的位置:背靠繪有斧紋的屏風,面朝南站立,眾公卿陪待在左右;三公的位置:在堂上中階之前,面朝北以東爲上;眾侯爵諸侯的位置:在堂上東邊台階以東,面朝西以北爲上;眾伯爵諸侯的位置:在堂上西階的西邊,面朝東以北爲上;眾子爵諸侯的位置:在內門東邊,面朝北以東爲上;眾男爵諸侯的位置:在內門西邊,面朝北以東爲上。東方各部族,在東門外邊,面朝西以北爲上;南方各部族,在南門外邊,面朝北以東爲上;西方各部族,在西門外邊,面朝東以南爲上;北方各部族,在北門外邊,面南以東爲上;塞外荒遠的方國以及一世來見一次的方國,都在正門外邊,面朝北以東爲上。這就是宗周明堂的位置安排。
這個明堂,是標明諸侯尊卑的地方,所以周公建造了它,並依明堂的位置安排朝會諸侯。又制定禮儀,創作禮樂,頒布度制量制,從而天下大服,萬國各自獻上他們的土特產。七年後,把政務交給成王。
楊可 發表於 2025-7-25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堂解】禮制考釋與政治哲學闡微

【逸周書·明堂解】所載明堂制度,實爲周初禮制建構之核心文獻。其文雖簡,然內涵三代政治哲學精義,今試爲考釋闡發如次。

一、明堂建制之歷史語境
篇首"商紂暴虐"至"周公攝政"諸句,非徒敘事,實爲明堂制度作歷史註腳。紂王"脯鬼侯以享諸侯"之暴行,恰與後文明堂"明諸侯尊卑"形成強烈反照。周公以"弭亂六年"之功重構禮制空間,正是以建築秩序消解殷商無道之亂象。此種"空間政治學"的實踐,印證【禮記·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的記載,凸顯周公用禮制空間重構政治秩序的深意。

二、方位秩序中的宇宙圖示
明堂位次安排蘊含嚴密的空間哲學:天子"負斧依南面立",取法【易·說卦】"聖人南面而聽天下";三公"中階之前"對應【周禮】"三公中階之前"的記載;四夷分列四門之外,則暗合【尚書·堯典】"光被四表"的天下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東青陽、南明堂、西總章、北玄堂"的配置,實爲【呂氏春秋】十二紀空間模式的雛形,將四時五行學說具象化爲建築空間。

三、尺寸數字的禮制密碼
"方百一十二尺"之數,鄭玄注【周禮】謂"象十二月";"高四尺"應四時;"階廣六尺三寸"合六律三才之說。這些數據非實用尺寸,實爲【周易】"參天兩地"數理觀的建築表達。近年陝西鳳雛西周建築遺址的發掘,其基址規模恰與文獻記載形成互證,可見明堂制度非全屬後人想像。

四、政治哲學的實踐維度
篇末"制禮作樂頒度量"八字,道出明堂本質乃禮樂教化的空間載體。所謂"法天象地",實爲將自然秩序轉化爲政治倫理。【大戴禮記·明堂】言"明堂者,所以明諸侯尊卑",正與此篇主旨相發明。周公通過建築空間的等級安排,使"尊尊親親"的倫理觀念獲得物質形態的支撐。

要之,【明堂解】所呈現的不僅是建築制度,更是周人"以禮治國"的政治智慧。其空間秩序中蘊含的"天人相應"思想,成爲後世儒家政治哲學的範式。清儒孫詒讓【周禮正義】謂"明堂爲禮制之本",誠爲的論。今日研讀此篇,於理解中國古代"空間政治學"的深意,猶具重要啟示。
古箏 發表於 2025-7-27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堂解】禮制空間與王道秩序之詮釋

【逸周書·明堂解】所載明堂制度,實爲周初禮制建設之核心載體。其空間布局非僅爲建築規制,實乃"天人之際"的具象化呈現。本文試從禮制空間、政治秩序、天道象徵三重維度解其精義。

一、空間方位與等級秩序
明堂之位次安排,嚴格遵循"北面爲尊""東向爲陽"的禮制原則。天子"負斧依,南面立"的格局,既承殷商"向明而治"傳統,又確立"聖人南面而聽天下"的治統範式。三公、諸侯、諸子、諸男依序降階,形成以中軸線爲基準的差序格局:三公位中階顯其師保之重,諸侯列西階見其藩屏之責,諸子諸男分列門內東西,體現"親親尊尊"的宗法精神。四夷之國各依方位列於四門之外,構建"內華夏而外夷狄"的天下體系。

二、建築形制與天道象徵
明堂"方百一十二尺"取象周天度數,"高四尺"應四時,"三階"象三才。其四方四門對應青陽、明堂、總章、玄堂,形成時空合一的宇宙圖式。【大戴禮】所謂"明堂者,天道之堂"正此之謂。中央太廟象徵"土主中宮"的五行思想,四向建築構成"四達自中"的王道空間。這種"上圓下方"的建制,實爲【周髀算經】"環矩以爲圓,合矩以爲方"天地觀的物質載體。

三、政治功能與文化意義
周公制禮作樂於明堂,實爲"器以藏禮"的實踐。通過"頒度量"實現"同律度量衡"的政令統一,"朝諸侯"達成"協時月正日"的曆法共識。其"崇德顯能"的教化功能,較之【尚書·堯典】"賓於四門"更爲制度化。值得注意的是"七年致政成王"的記載,表明明堂既是權力中樞,更是"反政明堂"的禪讓儀典場所,暗合【孟子】"天子一位"的公天下思想。

要之,明堂制度實爲周初"體國經野"的政治哲學具現。其空間秩序既規範人倫等差,又溝通天人關係,堪稱"禮者天地之序"的完美詮釋。後世【禮記·明堂位】【周禮·考工記】所述,皆可溯源於此。明堂之制雖湮沒於歷史,然其"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內核,仍爲中華禮樂文明之重要基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