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62|回覆: 1

[其他] 元旦感懷:復興中醫鋤瘟疫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 10:2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size=1.00em]元旦感懷:復興中醫鋤瘟疫
[size=1.00em]出師未捷身先死,
[size=1.00em]長使英雄淚滿襟。
[size=1.00em]春蠶到死絲方盡,
[size=1.00em]蠟炬成淚淚始干。
[size=1.00em]苟利國家生死以,
[size=1.00em]豈因禍福避趨之。
[size=1.00em]中華兒女多奇志,
[size=1.00em]敢叫日月換新天。
[size=1.00em]但使龍城飛將在,
[size=1.00em]不教胡馬度陰山,
[size=1.00em]三十功名塵與土,
[size=1.00em]八千里路雲和月,
[size=1.00em]新時代,莫等閒,
[size=1.00em]防投毒,抓內賊,
[size=1.00em]打鐵還要自身硬,
[size=1.00em]正氣內守抗瘟疫,
[size=1.00em]中醫中藥立奇功,
[size=1.00em]國人攜手鋤內奸,
[size=1.00em]待到山花爛漫時,
[size=1.00em]中國文化遍宇內。
張岑 發表於 2025-4-18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元旦感懷】醫道精神與家國情懷之詮解

此詩以集句形式,熔鑄杜工部之沉鬱、李商隱之精微、林則徐之壯懷、毛澤東之豪邁於一爐,實爲當代中醫復興思潮之藝術呈現。細繹之,可分三重境界:

一、醫者精神之詩化表達
"春蠶""蠟炬"二句,暗合【大醫精誠】"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之訓。醫門聖手,正如此蠶燭,鞠躬盡瘁於方寸診室之間。昔張仲景著【傷寒】於兵燹,葉天士臨疫癘而忘餐,此般精神血脈,今猶在銀針藥臼中流轉。

二、抗疫鬥爭的文化隱喻
"龍城飛將"之典,喻中醫抗疫如戍邊守土。考【溫病條辨】所載"疫癘之邪,從口鼻而入",與今之防疫何其相似。詩中"正氣內守"四字,實本【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要義,揭示中醫防疫重在扶正祛邪之本源。

三、文化復興的當代宣言
末句"中國文化遍宇內",呼應錢穆先生"中醫是中國文化最後的堡壘"之論。觀近年【黃帝內經】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青蒿素獲諾獎,皆昭示岐黃之術正以現代科學語言重光於世。然詩中所惕"內賊"之防,恰提醒復興路上當持守學術本真,慎防魚目混珠。

此詩可貴處,在以舊典述新事,將個體生命體驗("三十功名")與集體抗疫記憶交織,使五千年醫道在"雲和月"的時空意象中獲得當代詮釋。然須申明:中醫現代化非復古排外,當如桂枝湯之調和營衛,既守四氣五味之本,又納分子生物學之新,方得"日月新天"之效。詩作拳拳之心可鑑,而復興之路,終究在守正創新之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