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28|回覆: 2

[易學] [易經每日一講]朱子的解釋學思想

[複製連結]
孫福萬 發表於 2023-1-1 00: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孫教授陪你學【周易】第808天

一、前邊我們討論過【周易】解釋學的問題,今讀【朱子語類】談【易】的內容,發現朱子也有其解釋學思想,頗值一說。

解釋學與儒道今譯

解釋學與儒道今譯

二、在解釋【繫辭下】『吉凶者,貞勝者也』這句話時,他說:『這一句最好看。這個物事,常在這裡相勝。一個吉,便有一個凶在後面來。』又說:『貞,常也。陰陽常只是相勝。如子以前便是夜勝晝,子以後便是晝勝夜。』而反對張載的解釋:『橫渠說得別。他說道,貞便能勝得他。如此,則下文三個「貞」字說不通。這個只是說吉兇相勝。天地間一陰一陽,如環無端,便是相勝底道理。』【朱子語類】卷七十六

三、但是,這並非表明,朱子就完全否定張載的解釋。當有人再問他張載關於『貞勝』的觀點時,他卻說:『此雖非經意,然其說自好,便只行得他底說,有甚不可?大凡看人解經,雖一時有與經意稍遠,然其說底自是一說,自有用處,不可廢也。不特後人,古來已如此。如「元亨利貞」,文王重卦,只是大亨利於守正而已。到夫子,卻自解分作四德看。文王卦辭,當看文王意思;到孔子【文言】,當看孔子意思。豈可以一說爲是,一說爲非!』同上

四、其實,關於『貞勝』一語,歷來歧義甚多,如【周易折中】即云:『貞勝之義,張子以爲「以正爲勝」,朱子以爲「二者常相勝」,今玩文義當爲「以常爲勝」。』此解或最佳。但朱子於此提出的這種【周易】解釋學思想,即不能對『與經意稍遠』的觀點隨便否定,非要判定『一說爲是,一說爲非』,卻是很高明的。我們知道,現代解釋學即使對『誤讀』也是表示理解和肯定的,或許,那些經典的『誤讀』正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嚆矢呢!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23-5-26 01:4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解釋學,是不是和自古的『註疏』類似?
黃文勇 發表於 2025-3-31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朱子釋【易】"貞勝"義理抉微

朱子解經之妙,在於既能執守經文本義,復能包容諸家異說。其論【繫辭】"吉凶者,貞勝者也"章,實開顯宋儒解經之雙重維度:一者以陰陽消息爲天道常則,二者以解釋多元爲學術公心。

考朱子"貞勝"之解,首重文本脈絡。其以"貞"訓"常",謂吉兇相代如晝夜循環,此本於【周易】陰陽相推之理。其駁橫渠"貞能勝之"說,非在否定張子,而在維護經文三"貞"字義例之一貫性。此可見朱子解經之嚴謹,必先求本義而後及引申。

然朱子卓識尤在於其解釋學之通達。其謂橫渠之說"雖非經意,然其說自好",此論實開解釋學多重意義之先河。蓋經義如活水,文王、孔子尚作不同詮釋,後世學者各有所得,正顯經典之生生不息。朱子此論,實與今人所謂"詮釋的多元性"暗合。

【折中】所載歷代異說紛紜,適證朱子之明見。解經之道,當如朱子既持守文本本真,復容受創見新解。此中分寸,非通儒不能把握。學者若能於此參詳,則於【易】學解釋之道,思過半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