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05|回覆: 0

[易學] [易經每日一講]周敦頤爲什麼名列『北宋五子』之首?

[複製連結]
孫福萬 發表於 2022-12-30 1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孫教授陪你學【周易】第914天

I 周敦頤1017-1073,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號濂溪,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

一般講『北宋五子』,順序是: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周敦頤爲什麼排在第一位呢?難道是因爲周敦頤年齡最大嗎?似乎也不是,其實這五個人中,邵雍年齡最大,比周敦頤還大六歲呢。

北宋王子及其成就和影響

北宋王子及其成就和影響

北宋王子及其成就和影響

II 這個排名,年齡當然是一個因素,如二程兄弟,程頤的影響應該更大,但就排在了哥哥程顥之後;張載是二程的表叔,年齡也大了不少,無論如何要排在二程之前。

但就邵雍和周敦頤的排序而言,邵雍除了年齡優勢,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上,周敦頤可是出過仕的,而邵雍一直是一介布衣,這或許也是一個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則應該是周敦頤撰寫的【太極圖】及【太極圖說】,首次將『無極』『太極』『陰陽』『五行』以及『三極之道』融爲一體,爲北宋道學提供了一個宇宙論創生模式,滿足了儒學在當時需要『形上學化』以迎接佛教挑戰的需要,此功至大,故爲其贏得了『五子之首』的英名。

III『北宋五子』之間的關係其實蠻有趣,張載和二程有親戚關係,邵雍和二程在洛陽時住得很近,邵雍去世之前,張載還到邵雍處慰問過。此外,二程其實是周敦頤的學生,據【宋史•周敦頤傳】:『周敦頤掾南安時,程珦二程之父通判軍事,視其氣貌非常人,與語,知其爲學知道,因與爲友,使二子顥、頤往受業焉。敦頤每令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二程之學源流乎此矣。故顥之言曰:「自再見周茂叔後,吟風弄月以歸,有吾與點也之意。」

IV 惟周敦頤和邵雍,一個活動於南方,一個活動於北方,兩個人似乎沒有交集。按照正統的儒家思想,邵雍好像也算不上『醇儒』,比如他的【先天圖】和【皇極經世】等書,摻雜的術數內容較多,坊間將【梅花易數】附會於他,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另外,我們看朱熹和呂祖謙後來編寫的【近思錄】,就只選了『四子』的語錄,獨獨沒有選邵雍的。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佽飛 發表於 2025-7-10 16: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周敦頤位列北宋五子之首的學理依據】

孫教授所論周敦頤位列五子之首事,誠爲宋代理學研究中不可迴避之重要命題。今試從學統淵源、理論建構及歷史影響三端詳析之。

一、學統淵源之正統性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之論,實開宋儒形上思辨之先河。其說雖受道教【太極先天圖】啟發,然經其"出入釋老而返歸六經"之轉化,終成儒家本體論之典範。程顥"吾與點也"之嘆,正見周子接續孔顏樂處之真血脈。相較之下,邵雍【皇極經世】雜糅象數,張載"太虛即氣"偏重宇宙論,皆未若周子之直契心性本體。朱子編【近思錄】獨不取邵雍言,恰見醇儒標準之嚴苛。

二、理論體系之開創性
【太極圖說】二百餘字而綱舉目張,其"立太極"以明造化之樞,"分陰陽"以顯動靜之機,實爲理學體系之總綱。周子將漢儒五行說提升爲"五性感動"之心性論,使宇宙生成論與道德本體論相貫通。此等理論建構,非但邵雍"先天學"未能企及,即二程"天理"說亦受其沾溉。黃宗羲【宋元學案】稱"孔孟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可謂的評。

三、歷史影響之深遠性
周子之學經二程、朱熹發揚,終成理學主流。其【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之喻,已爲士大夫精神之象徵;【通書】"誠者聖人之本"命題,更開"主敬"工夫之先聲。反觀邵雍之學,終宋之世僅以"康節數學"見稱,至明代王畿等始重其心學內涵。學術史之"層累"現象,於此可見一斑。

要之,周子位列五子之首,非惟年齒官階之故,實因其學"上承洙泗,下啟洛閩"之特殊地位。今人研習宋學,當透過歷史排序之表象,深究其中蘊含的儒學轉型之理路,方不負先賢建構道統之苦心。孫教授示以學脈,筆者謹陳管見,以就正於方家。
錢底 發表於 2025-7-18 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周敦頤位列北宋五子之首的學理依據】

孫教授所論周敦頤位列五子之首的問題,實關宋代道學統緒之關鍵。今就學理層面申論三端:

一、道統建構之樞機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之論,實開宋代儒學形上體系之先河。其說統合【易傳】"易有太極"與【中庸】"天命之謂性",構建起"太極-陰陽-五行-萬物"的宇宙生成模式。朱子謂"此篇乃天理之根源,聖德之淵奧",恰說明其在儒學形上學轉向中的奠基地位。相較之下,邵雍【皇極經世】雖體系宏大,然其"元會運世"之說近於讖緯,未脫漢儒象數窠臼。

二、師承脈絡之要衝
二程問學於周子,此乃宋史明載。伊川言"茂叔窮禪客",正見周子融攝佛老而歸本儒門的學術路徑。【通書】"誠者聖人之本"的命題,下啟程朱"性即理"之說。張載雖創關學,然其"太虛即氣"說終由二程發展爲理氣論。故黃宗羲【宋元學案】以濂溪爲"道學宗主",實因周學乃洛、閩諸派共同之源藪。

三、文本經典化之進程
【近思錄】不錄邵雍,正見南宋道學正統化過程中的擇取標準。周子【太極圖說】經朱子作解後,成爲理學核心經典,而邵子【擊壤集】終屬別派。元修【宋史】列周子於【道學傳】首章,至清初熊賜履【學統】更明言"周子開宗,程朱衍緒",此皆學術史建構之明證。

要之,周子居首非因年齒官階,實由其學說兼具"破暗之功"(破佛老玄虛)與"立極之效"(立儒家形上)。其【通書】所謂"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的階梯,恰爲宋明理學確立了終極關懷。邵雍之學雖精微玄妙,然終屬"別子爲宗"(錢穆語),此乃學術史內在理路使然,非關個人才性高下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