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86|回覆: 2

[其他] 【逸周書】卷34和寤解詩解無競惟人人乃允忠後降惠民民罔不格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2-29 21: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書】卷34和寤解詩解無競惟人人乃允忠後降惠民民罔不格
題文詩:周武王乃,圖商,至於鮮原,邵公奭,
畢公高.王曰嗚呼,敬之!無競惟人,
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難保,後降惠民,
民罔不格,惟風行賄,賄無成事.綿綿不絕,
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將成斧柯.王乃厲翼,
尹氏八士,唯固允讓,德降為則,振於四方,
行有令問,成和不逆,加用禱巫,神人允順.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本立道生,富民教民,
導民向善,化性起偽,義以正己,仁以愛民,
正己正人,氣正風清,財散情聚,民心歸附.
題解:此篇記武王伐商至於鮮原而嘉獎大臣等事,文義不全,似有脫文。篇名的『和』,指和順,而『寤』字當在脫文之中。
【原文】
王乃出圖商,至於鮮原,召邵公奭、畢公高。王曰:『嗚呼,敬之哉!無競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難保,後降惠於民,民罔不格,惟風行賄,賄無成事。綿綿不絕,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將成斧柯。』王乃厲翼於尹氏八士,唯固允讓,德降為則,振於四方,行有令問,成和不逆,加用禱巫,神人允順。
【譯文】
武王於是出兵伐商。到了鮮原,詔告邵公奭、畢公高。武王說:『啊呀,重視它啊!不與民爭利,百姓就會忠誠。辦事要認認真真,百姓是很難撫養的啊。人主降恩惠給百姓,百姓沒有不來歸服的,百姓歸惠如草應風,僅用財利不會成事。小草細弱時候不根除,蔓延長大了拿它怎麼辦?樹苗如毫毛細小不拔除,將會長成斧柄那樣粗。
武王於是就嘉獎眾大臣。眾大臣堅決誠懇地辭讓。大臣的美德傳出成為典範,影響及於遠近四方。眾大臣行事有美名,事成民和不違逆。加之祈禱祭祀神靈,神與人都因此和順。
真衣 發表於 2025-3-28 12:53 | 顯示全部樓層
【逸周書·和寤解】義理闡微

【和寤解】雖文有闕佚,然其要義可窺。武王伐商至於鮮原,召邵、畢二公而申誡命,其言"無競惟人,人乃允忠",實為治國樞機。"無競"者,不逞強力而尚德化;"惟人"者,以得賢為本。蓋人君誠能任賢使能,則臣下自竭忠悃,此【尚書】"野無遺賢"之旨也。

"惟事惟敬,小人難保"二句,尤見深慮。君子持敬以臨事,猶恐失度,況小人乎?故【論語】云"君子易事而難悅",正與此通。後文"降惠民,民罡不格",乃承上文"敬"字而來——人君惟懷兢惕之心,方能布惠於民,使萬邦來格。然"風行賄"以下陡轉,警示若徒以財貨羈縻,終非久長之道,譬若"豪末不掇,將成斧柯",積微成著之理,與【易·坤】"履霜堅冰"相表里。

末段"厲翼八士"云云,彰顯周家政教之要:以固守謙讓為德基,化民成俗為法則。"禱巫神人"之語,非言諂祀,實謂至誠感通,與【中庸】"鬼神之為德"章義理同貫。全篇雖殘,然"利民為本""德降為則"之旨,已足見三代王道精義——上以正己化下,下以忠悃應上,終致"成和不逆"之境,此即儒家"中和"政治理想之先聲也。

(全文計496字)
盧朱伍 發表於 2025-4-18 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和寤解】義理闡微
【逸周書·和寤解】雖文有闕佚,然武王伐商之際所示治國要義,實為三代王政之精髓。今就現存經文,析其大義如次。

一、無競惟人:為政之本
"無競惟人,人乃允忠"一語,深契【尚書】"民惟邦本"之旨。競者,爭也;不爭者,非消極退讓,乃不奪民利之謂。【禮記·大學】言"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正與此相發明。武王誡群臣"惟事惟敬",蓋知"小人難保"(【尚書·康誥】作"小人難保"),民情易變,惟以敬慎持之。此中深意,實承文王"克明德慎罰"之教,下啟周公"敬天保民"之思。

二、惠民格民:風化之機
"後降惠民,民罔不格"者,與【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之理相通。格者,至也,歸往也。然武王特戒"惟風行賄,賄無成事",此真千古箴言!賄者,利誘也。管子云"倉廩實而知禮節",然徒以財利導民,猶草隨風偃,其根未固。故【論語】曰"惠而不費",必以德化輔之,方成王業。

三、防微杜漸:慎始之道
"綿綿不絕,蔓蔓若何"之喻,與【易·坤】"履霜堅冰至"同功。豪末不掇將成斧柯,尤見【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之警。武王於誓師之際特申此義,非獨指翦商大業,更暗喻治國當杜漸於微。後世董仲舒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正由此種慎微精神衍發。

四、德降為則:垂範之要
"厲翼尹氏八士"而群臣"唯固允讓",此【周易】"勞謙君子"之象。德降為則"者,謂大臣之德自近及遠,【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即此理。"振於四方"則【中庸】"聲名洋溢"之效,"成和不逆"乃【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之境。至若"加用禱巫,神人允順",非關巫祝,實指以誠感通,【左傳】所謂"民和而神降之福"也。

結語
此篇雖殘,然"無競惟人""惠民格民"二語,已盡揭王道真諦。班固【漢書·藝文志】稱【周書】"明周家忠信之道",觀此篇可知。其言簡而義豐,直承【虞夏書】之遺緒,下開孔孟仁政之先河。治國者若能體"豪末不掇"之戒,踐"德降為則"之行,則"神人允順"之境,庶幾可至矣。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