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40|回覆: 2

[其他] 【逸周書】卷32武順解詩解武禮右還順地利兵辟明卿仁正智右和伯勤卒力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2-28 20:0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書】卷32武順解詩解武禮右還順地利兵辟明卿仁正智右和伯勤卒力題文詩: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東流.
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廢.
地有五行,不通曰惡.天有四時,不時曰凶.
天道曰祥,地道曰義,人道曰禮.知祥則壽,
知義則立,知禮則行.禮義也能,順祥曰吉.
吉禮左還,順天利本.武禮右還,順地利兵.
將居中軍,順人利陣.有中曰參,無中曰兩,
兩爭曰弱,參和曰強.男生成三,女生成兩.
五以成室,室成生民,民生以度.左右手各,
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肢也,元首曰末.
五五二五,曰一元卒.一卒居前,曰開一卒,
居後曰敦.左右一卒,曰閭四卒,成衛曰伯.
三伯一長,曰佐三佐,一長曰右.三右一長,
曰正三正,一長曰卿.三卿一長,名之曰辟.
君辟必明,其卿必仁,其正必智,其右必和,
其伯必勤,其卒必力.君辟不明,無以慮官;
其卿不仁,無以集眾;其伯不勤,無以行令;
其卒不力,無以承訓.均士卒力,貌而無比,
否則不順.均伯勤則,勞而無攜,攜則不和.
均佐肅靜,而無留怠,留則無成.均右和恭,
而無羞人,羞則不興.君辟者必,文聖如度.
元忠尚讓,親均惠下,集固介德.危言而不,
干德曰正.正及神人,曰極世世,能極曰帝.
題解:『武順』二字取自篇中『武禮右旋,順地以利兵』一句。主要講軍制及軍中之官。
【原文】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東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廢。地有五行,不通曰惡。天有四時,不時曰凶。天道曰祥,地道曰義,人道曰禮。知祥則壽,知義則立,知禮則行。禮義順祥曰吉。吉禮左還,順天以利本。武禮右還,順地以利兵。將居中軍,順人以利陣。人有中,曰參,無中曰兩,兩爭曰弱,參和曰強。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兩。五以成室,室成以生民,民生以度。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元首曰末。五五二十五,曰元卒。

一卒居前曰開,一卒居後曰敦。左右一卒曰閭,四卒成衛曰伯。三伯一長曰佐,三佐一長曰右。三右一長曰正,三正一長曰卿。三卿一長曰辟。辟必明,卿必仁,正必知,右必和,伯必勤,卒必力。辟不明,無以慮官;卿不仁,無以集眾;伯不勤,無以行令;卒不力,無以承訓。

均卒力,貌而無比,不則不順。均伯勤,勞而無攜,攜則不和。均佐肅靜而無留,留則無成。均右和恭而無羞,羞則不興。辟必文聖如度。元忠尚讓,親均惠下,集固介德。危言不干德,曰正。正及神人曰極世,世能極曰帝。

【譯文】
上天的規律以左為上,所以日月向西移動;大地的規律是以右為上,所以河川向東流動;人事的規律是以中正為上,所以耳目受心役使。心內有肝、肺、脾、腎四佐,四佐不和叫廢;地上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不相生勝叫惡;上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季節不合叫凶。
上天的規律是象,大地的規律是宜,人事的規律是禮。知天象則長壽,知義則立身,知禮儀則事行。禮、義順應天象叫專。吉禮從左向右旋轉,順應天道以利國本;武禮從右向左旋轉,順應大地以利於用兵;將帥居中軍,順應人事以利於佈陣。
人體有中的叫三,無中的叫兩。兩相爭故力弱,三相和故力強。男人生來就成三,女人生來就成兩。三二為五就成家室,家室成就生人,人生下來就有定數。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踩五,叫四肢。頭叫做末。五五二十五個兵叫一元卒。
一元卒居前的陣式叫開,一元卒居後的陣式叫敦。左右各一元卒的陣式叫閭,四元卒成圍的陣式叫伯。每三伯立一長叫佐,每三佐立一長叫右,每三右立一長叫正,每三正立一長叫卿,三卿立一長叫辟。
人君一定要英明,卿一定要仁慈,正一定要聰慧,右一定要嚴肅,佐一定要平和,伯一定要勤勞,士卒一定要盡力。入君不英明,就不能選用下級官吏;卿不仁慈,就不能聚集眾人;正不聰慧,就不能口口口口;右不嚴肅,就不能口口口口;佐不平和,
就不能口口口口;伯不勤勞,就不能執行命令;卒不盡力,就不能接受訓導。
士卒盡力等同而無背違,背違則不順從;伯勤勞等同心,離心則不和睦;佐溫和一貫而不怠慢,怠慢則沒有成功;右嚴肅一致而不辱人,辱人則人不奮發。
君王必有文德,神聖如法度,高度誠信而崇尚謙讓,待人一致而惠愛下人,就能安集固守大德。厲言而不傷德叫正,正兼及神和人叫極,世世代代能極叫帝。
道德經 發表於 2025-4-25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武順解】軍制思想發微
【逸周書·武順解】以"順天地之道而立人紀"為核心,系統闡述了先秦軍制與治軍理念。其文雖簡,然內涵深廣,今試析其要義如下:

一、三才之道與軍事倫理
篇首以"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東流"開宗明義,構建"天-地-人"三才體系。此說承【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之旨,將自然法則轉化為軍事倫理:
1. 天道為祥:主兵者當知天時,如【孫子兵法】"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2. 地道為義:行軍需明地利,管子所謂"不知地利者,不能行軍";
3. 人道為禮:強調"耳目役心"的統御之道,與【六韜】"將者,國之司命"相呼應。

三者貫通乃成"吉禮左還,武禮右旋"的軍事辯證法,左旋順天以固本,右旋應地以利兵,中將居中以和眾,此即【司馬法】"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的禮法淵源。

二、軍制建構的數理邏輯
其軍制設計暗合河圖數理:"男生成三"象陽數,"女生成二"法陰數,五數成室喻五行和合。具體建制呈現嚴格的等比序列:
基礎單位:四卒(25人)為"元卒",合"五五二十五"之數;
指揮體系:按"三進制"遞進(三伯一佐→三佐一右→三右一正→三正一卿→三卿一辟),形成金字塔式管理結構。

此制與【周禮·夏官】"軍將命卿,師帥皆中大夫"可互證,反映周代"寓兵於農"的編制思想。

三、職官德行的系統要求
提出"明辟-仁卿-智正-和右-勤伯-力卒"的德行配位理論,構成完整的責任鏈條:
1. 縱向統屬:辟官需"文聖如度",即【管子】"聖君任法不任智"的法治精神;
2. 橫向協作:強調"均卒力""均伯勤"的協調性,暗合【吳子】"居則有禮,動則有威"之訓;
3. 德行禁忌:特別指出"攜則不和""羞則不興"等人際關係戒律,與【孫子兵法】"上下同欲者勝"互為表裏。

四、思想史定位
此篇可視為先秦兵陰陽家的重要文獻:
其"參和曰強"說,為【荀子】"和齊而兵勁"思想先聲;
"危言不干德曰正"的表述,與【司馬法】"仁本"篇"以禮為固,以仁為勝"一脈相承。

要之,【武順解】實為周代軍事智慧之結晶,其將軍隊組織、自然哲學、倫理規範熔於一爐,堪稱中國古代軍事制度文獻中的瑰寶。後世【太白陰經】"天無陰陽則氣不行,地無險阻則守不固"等論,皆可溯源於此。

(全文798字)
火焰之歌 發表於 2025-4-25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武順解】軍制思想發微——周代兵道與治術的體系化建構

【逸周書·武順解】作為先秦軍事思想的重要文獻,以"順天地之道而立人極"為核心理念,構建了一套融合宇宙觀、倫理觀與軍事制度的完整體系。本文試從三個維度解析其思想精髓。

一、三才統合下的軍事哲學
篇首"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東流"的論述,實為周人"象天法地"思維的典型體現。鄭玄注【周禮】云:"兵者,陰陽之具也",正與此處天地人三才對應的軍事觀相契。其中"武禮右還"的旋向規定,非僅戰術要求,更是對地道"尚右"特性的順應。孔穎達疏【禮記】曾言:"周制尚右,兵事主陰",可見這種方位選擇具有深刻的宇宙論依據。而"將居中軍"的部署原則,恰是"人道尚中"思想在軍事領域的投射,形成天時、地利、人和的完整戰爭觀。

二、數理邏輯與軍事編制
"五五二十五曰元卒"的編制體系,彰顯周人對數理哲學的運用。【孫子兵法】"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的論斷,在此已見雛形。值得注意的是,從"卒"到"辟"的層級遞進,採用三進制與五進制結合的獨特結構:四卒成伯(5×5)、三伯一佐(3×5)、三佐一右(3²×5),最終達於"三卿一辟"的頂層設計。這種"參伍以變"(【易·繫辭】)的編制方式,既保證指揮效率,又暗合"男生成三,女生成兩"的生成哲學。賈誼【新書】論軍制時所謂"制之以數,序之以倫",正是對此種制度智慧的準確概括。

三、職官倫理的德性要求
"辟必明,卿必仁,正必知"的任職標準,構建起"德位相配"的軍官倫理體系。其中"明-仁-知-和-勤-力"的德目序列,與【尚書·洪範】"敬用五事"的為政之道遙相呼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均卒力""均伯勤"等四"均"要求,強調通過制度性安排實現德性均衡。這種思想較【司馬法】"凡戰,智也;勇也;權也"的單純能力論更為深刻,體現出倫理制度化、制度倫理化的雙重特徵。所謂"文聖如度"的為君標準,正是要求統治者兼具德性與法度意識。

【武順解】的價值不僅在於保存了西周軍制細節,更在於其將軍事活動提升至"參天地之化育"的高度。這種統合宇宙秩序、倫理規範與制度設計的思維方式,對理解先秦兵家與儒家的思想同源具有重要啟示意義。清代學者朱右曾校釋此篇時指出:"周公立制,本天道以治人事",可謂的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