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44|回覆: 0

[易學] [易經每日一講]冬至、復卦和卦氣說

[複製鏈接]
孫福萬 發表於 2022-12-25 2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孫教授陪你學【周易】第906天

I一說到冬至,學【易】的人總會想到復卦,『一陽來復』嘛,好像這是很自然的事。但復卦卦辭講的是『七日來復』,並沒有講『一陽來復』;復卦【大象傳】也講的是『至日閉關』,並沒有直接講冬至。其實認真追溯起來,這種觀念應該和易學史上的卦氣說有關。

復卦卦辭講的是『七日來復』

復卦卦辭講的是『七日來復』

II那什麼是『卦氣說』呢?『卦氣之氣,首先指節氣,其次則指引發節氣變化的陰陽二氣。卦氣說,簡言之,乃是一種視構成【易】符號系統的卦為節氣物候之變化、陰陽二氣之消息的涵攝符示者的學說。』

按照王新春先生的說法,『卦氣說』是『漢易的顯學、主流學說、乃至基石意義上的基本學說』,其『始於孟喜易學之正式登上西漢學術之舞台』,『大顯於焦贛、京房,深化於【易緯】,發皇於馬融、荀爽、鄭玄諸人,達其極致於虞翻。』參見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原載【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

十二辟卦圖

十二辟卦圖

III卦氣說源遠流長,並非漢人獨創,但【說卦傳】『萬物出乎震』那段文字,無疑『開示了一種由八卦涵攝符示的時空一體、互詮互顯、物在其中的動態流轉型立體宇宙圖式。此段文字及其所開示的這種圖式,無疑可視為卦氣說的雛形。』同上而在此基礎上,以六十四卦與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等相配置,來說明一年中四時陰陽之氣升降運化的過程,就是很自然的了。

以歷史的眼光看,起碼從京房開始,易學家們就特別重視六十四卦中的『復、臨、泰、大壯、夬、干、姤、遁、否、觀、剝、坤』等十二消息卦,併名其為『辟卦』辟者,君也,以之配十二月和十二辰,其中復卦當值十一月、子辰。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就陽氣生發而言,冬至時『終藏之氣即陰氣至此而極』,也正是陽氣初生之時,這和復卦『一陽來復』之象正好相合。因此,冬至就和復卦勾連起來了。

IV東漢蔡邕在【獨斷】中曾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此『君道』一語,或當理解為『君子之道』。中國北方有『冬至大如年』『冬至吃餃子』的說法和習俗,或許其中就有祝賀『君子道長』之意。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覃侄客岫冊 發表於 2025-7-4 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復卦與冬至之會通——兼釋卦氣說的學理脈絡】

(甲)復卦與冬至的關聯,實為漢易卦氣說體系下的詮釋成果,非經文原意。考【周易】古經,復卦卦辭"七日來復"乃爻位循環之理,【大象傳】"至日閉關"亦未特指冬至。此中轉折,正是經學闡釋學之典型案例。孟喜"卦氣七十二候圖"以坎、離、震、兌為四正卦,餘六十卦配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遂建構起嚴密的時空對應體系。其中復卦值冬至,實因卦象初九一陽生於五陰之下,恰應"冬至一陽生"的天道運行。

(乙)卦氣說之精微,在於將抽象易理具象化為氣象曆法。京房【易傳】明言:"龍德十一月在子,在復卦。"虞翻更以月體納甲釋之,謂"陽息坤初"。此說淵源有自,【禮記·月令】已有"日短至,陰陽爭"之載,【漢書·律曆志】更詳述"黃鐘為天統,律長九寸,冬至陽氣應"的天人感應觀。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謂"終藏之氣至此而極",實本於【黃帝內經】"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的醫易同源之理。

(丙)"一陽來復"的哲學意涵,當從三方面把握:其一為宇宙論意義,邵雍【皇極經世】云"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揭示陰陽消長的天道規律;其二為工夫論價值,程頤【伊川易傳】謂"陽始生於下而甚微,安靜而後能長",強調君子養微慎始之德;其三為政治哲學隱喻,鄭玄注【易緯】"復表日角",將天文現象與王道興衰相聯繫。蔡邕【獨斷】"君道長"之說,正承此天人相與之道。

(丁)今人理解此說,需避免兩種偏頗:一則不可簡單視之為原始科學,其本質是"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的符號認知系統;二則不宜全盤否定其現代價值,卦氣說揭示的"時空統一"思維,對當代生態哲學仍有啟示。冬至習俗中"賀陽生"的深層文化心理,實為華夏文明"與天地合其德"的精神寫照。明乎此,則知卦氣說非僅漢儒附會,實為易學"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典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