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26|回復: 0

[医药临床] 男女通吃、化瘀散结秘方:专治囊肿、包块、肌瘤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22-10-30 15: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秘方,是源自咱们汉代医圣张仲景,在古秘方〖金匮要略〗里的记载,名叫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

一般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末,然后炼蜜成丸,这样吃丸子可以和缓的释放药性,这个药可以说是中药界里,活血化瘀的名将,和血府逐瘀丸一样,非常有名。

血府逐瘀丸主要是从调肝血的角度来活血的,适合气滞产生的淤血,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秘方,是源自咱们汉代医圣张仲景,在古秘方〖金匮要略〗里的记载,名叫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

一般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末,然后炼蜜成丸,这样吃丸子可以和缓的释放药性,这个药可以说是中药界里,活血化瘀的名将,和血府逐瘀丸一样,非常有名。

血府逐瘀丸主要是从调肝血的角度来活血的,适合气滞产生的淤血,现在也有中成药了,活血效果也非常好,不过今天主角不是它;

那桂枝茯苓丸,从配伍上看,用桂枝和芍药,这对经典配伍,一方面增强心阳,加速输出动脉血,再用芍药回收静脉血,这样动静结合,人体的血液循环就被整体提速,有了活血的最大基础,这也是本方最大的妙用,也是来自第一经方:桂枝汤的灵魂;

桂枝整枝_桂枝大片_桂枝中片_桂枝尖

桂枝整枝_桂枝大片_桂枝中片_桂枝尖

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医家,芍药里不用白芍了,用上了赤芍,赤芍活血化瘀的效果比白芍更强一些;

血液循环提速后,然后用上牡丹皮来化心里的淤血,用桃仁来化肝里的淤血,一般人体的淤血,主要存在于心肝系统内,也就是脉象中,左手寸关位置,一般这个位置的脉象如果出现弦涩等象,往往预示着心肝系统淤血存在,可见人体设计的时候,机能和病理,都是很有考究的。

最后,用上一味茯苓,来加强健脾祛湿的药力,渗湿利尿、化痰行水,因为中医看人体淤血,往往和湿气互结,是一对病理兄弟,淤血多了也会产生痰湿,专业的讲法,叫血不利则为水;

这么一分析,这个方子虽小,但是五员朴素的大将,功效却一一展现,将人体的血液系统清理个干净,作为很多淤血体质的调理底方,经常在无形中消除病灶,可谓功效卓著!

如果各位读者要问,这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丸,化瘀血的区别,那桂枝茯苓丸更擅长的是阳虚寒凝,导致的气血不流通,产生的血瘀了。

所以这个药能治的毛病实在太多了,可以说包块一切囊肿、肌瘤结节,只要有淤血存在、产生阻滞的地方,都可以用它做底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把淤血抽干净,病灶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最出名的就是囊肿、子宫肌瘤了,有的中医用它,轻症几服药就能消掉,原本医圣用它就是下死胎的,其实除了子宫,别的地方的囊肿、结节、肌瘤一类的,像肝囊肿、肾囊肿,都可以用桂枝茯苓丸来打造人体血运的新环境;

但是一般也需要配上对应的方子,比如肾阳虚的底子,可以加上补充肾阳的药物;肝郁的底子,可以加上补充疏肝的药物;

至于其他妇科疾病,像月经不调、积水、闭经、痛经、子宫内膜、附件、卵巢、输卵管等,十有八九都和淤血有染,一用一个准;

不仅如此,男科疾病,比如前列腺问题,前列腺增生、肥大,癃闭排尿困难,往往也可以用上它打通淤阻;

此外,还有很多神奇的应用领域,比如皮肤,尤其是下肢干燥起皮、肌肤甲错,淤血头疼,身体淤痛,静脉曲张,各种血栓类疾病,心脏病冠心病,眩晕,肺部疾病,腰疼,坐骨神经痛,不育不孕等等;

其实病症千奇百怪,底子都是寒凝血瘀,所以你说一个西医病名,让中医怎么治?还是要仔细辩证一下,是不是这种体质才行,这种体质,比如妇科病,一般有小腹疼痛拒按,腰骶下坠沉重,眼圈发黑发暗,舌下青紫,口唇紫暗等淤血体征存在。

最后说一下,此药虽然比较平和,但是也有一些禁忌和加减配伍,比如孕妇就不能随意用,真有需要的读者,还是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现在这个桂枝茯苓丸也有中成药了,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另外提一句,因为自己制作的性价比较高,如果想自己作丸子的读者,一定要用好的桂枝尖,本方中,桂枝乃灵魂所在,一般药店、医院里的桂枝,给的是片片状的,药力差一截。

沙舟 發表於 2025-7-24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桂枝茯苓丸之化瘀散结机理与临证应用》

桂枝茯苓丸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乃仲景为"癥病"所设,实为化瘀消癥之祖方。今人泛用于囊肿、肌瘤等症,然须明其理法,方能契中病机。

一、组方精义与配伍法度
方中桂枝辛甘温通,芍药酸寒敛阴,二者相配,暗合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旨,而转用于活血领域。桂枝助心阳以推血行,芍药(后世多用赤芍)引血归肝以破滞,一散一收,动静相济,诚如《本草思辨录》所言:"桂枝得芍药,和营之力始备。"佐以桃仁破血逐瘀,牡丹皮凉血散结,茯苓淡渗利湿,五药相合,共成温通化瘀、健脾利水之功。

二、病机阐微与辨证要点
此方所治之"癥",乃阳虚寒凝、血水互结之证。仲景原文强调"妇人宿有癥病",其脉当见沉涩或弦紧,舌质多暗紫,或见瘀斑。现代临证扩展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然须辨明:
1. 病位:以少腹(肝经所过)为主,兼及心脉(桂枝入心)
2. 病性:瘀血与痰湿胶结,属本虚标实
3. 禁忌:阴虚火旺或血热妄行者非宜

三、与血府逐瘀汤之辨异
王清任血府逐瘀汤以四逆散为底,侧重肝郁气滞致瘀,症见胸胁刺痛、情志不舒;桂枝茯苓丸则重在阳虚寒凝血瘀,常见畏寒肢冷、经血色暗夹块。二者虽同属活血剂,然一从气治,一从阳治,泾渭分明。

四、临证化裁要诀
1. 肌瘤坚硬者,可加鳖甲、牡蛎软坚散结
2. 痛经甚者,酌加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
3. 兼脾虚者,合四君子汤健脾助运
4. 现代制剂运用,丸剂缓图,汤剂速攻,当因证施治

结语
桂枝茯苓丸之妙,在于寓通于补,化瘀不伤正。然今人滥用成风,凡见包块辄投此方,不辨寒热虚实,实违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学者当深究《金匮》原文,参合后世医家经验,方能臻于至善。

(按:本文所述皆出经典,具体应用须遵医嘱,不可妄自投药。)
许佬 發表於 2025-7-28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桂枝茯苓丸之化瘀散结功效与临证应用》

桂枝茯苓丸乃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经典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五味组成,专为"妇人宿有癥病"而设。此方配伍精妙,实为化瘀散结之圭臬,今试析其理法方药,以明其临床应用之要。

一、组方机理探微
1. 桂枝-芍药:取法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旨。桂枝辛温通阳,助心行血;芍药(后世多用赤芍)酸收敛阴,活血散瘀。二者一动一静,共奏"通阳不伤阴,化瘀不耗血"之效。
2. 桃仁-牡丹皮:桃仁入肝经血分,破瘀消癥;牡丹皮清血分伏热,尤擅化心脉瘀滞。二者相须为用,针对"心肝血瘀"之核心病机。
3. 茯苓:健脾渗湿,佐制瘀久化湿之变,暗合《内经》"血不利则为水"之训。

二、辨证应用要点
此方所治之"癥病",当符合阳虚血瘀、寒湿凝滞之病机:
主症:包块质硬、固定不移,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紧
兼症:面色晦暗、经血色暗夹块、少腹冷痛拒按
禁忌:阴虚火旺或实热瘀结者慎用,恐桂枝助热伤阴

三、临证化裁心法
1. 囊肿肌瘤:加三棱、莪术增强破血消癥之力
2. 痛经甚者:合失笑散(蒲黄、五灵脂)
3. 寒凝重者:加吴茱萸、小茴香温经散寒
4. 痰瘀互结:配半夏、白芥子化痰通络

四、与血府逐瘀汤之辨
二者虽同为活血剂,然:
血府逐瘀汤:主治气滞血瘀,以胸胁刺痛、情志不畅为特征
桂枝茯苓丸:侧重阳虚寒凝,以固定包块、遇寒加重为特点

结语
桂枝茯苓丸之妙,在于将"温通、化瘀、利湿"三法熔于一炉,诚如清代徐灵胎所言:"仲景之方,如神龙变化,而此方尤得活血不伤正之旨。"然须切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凡见囊肿包块,当四诊合参,不可执方待病。今人若欲施用,务必经专业医师辨证指导,方不致贻误病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