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1|回復: 2

[墨家] 【墨子】卷38公输诗解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九拒公输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9-27 20:2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卷38公输诗解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九公输
题文诗: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矣,将以攻宋.
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公输盘曰:何命焉为?曰北方,
有侮臣愿,杀之.公输不悦.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曰吾义,固不杀人.墨子拜曰,
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何罪?荆有余地,不足于民,杀所不足,
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无罪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墨子曰然,不已乎?盘曰不可,已言之王.
墨子曰奚,我于王?公输曰诺.墨子见王,
曰今有人,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何若人?王曰必为,
窃疾矣.子墨子谓,曰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也,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鱼鳖鼋鼍,
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此犹粱肉,
之与糠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
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臣以三事,
之攻宋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
而不.王曰善哉!虽然公输,为我云梯,
必取宋.见公输.墨子于是,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公输九设,攻城机变,墨子九拒.
公输盘之,攻械,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屈,而曰吾知,所以,矣吾不言.
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不言.
楚王问故,子墨子曰:公输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可攻.然臣弟子,禽滑厘等,
三百人已,持守圉器,在宋城上,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王曰善哉!吾无攻宋.
墨子归,过宋天雨,庇闾中守,闾者不纳.
治于神者,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2)?』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3),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5)。公输盘诎(6),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7)。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释
(1)本篇记述公输盘制造云梯,准备帮助楚国进攻宋国,墨子从齐国起身,到楚国制止公输盘、楚王准备进攻宋国的故事。全文生动地表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从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墨子不辞辛苦维护正义的品格和机智、果敢的才能。(2)第一个『乎』为『胡』之误,胡:何。(3)文轩:彩车。(4)距:通『拒』。(5)圉:御。(6)诎:屈。(7)内:通『纳』。
文】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公输盘服了他的话。
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说了。』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行。』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玻』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象彩车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象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象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楚王说:『好啊!即使这么说,公输盘已经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公输盘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公输盘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3-25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公输》章乃墨家非攻思想之精要。墨子闻公输盘为楚造云梯,昼夜兼程十日诣郢,以"义不杀少而杀众"之悖论折服公输,复以"窃疾"之喻讽楚王。其辩层层递进:先斥攻宋为"不智""不仁",次责公输"不忠""不强",终以三类譬喻揭楚宋实力悬殊,明攻无罪之国实类盗窃之行。墨家逻辑之严密,譬喻之精当,兼爱非攻之旨,尽显于此。尤以"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一语,直指战国兼并之弊,诚为千古警策。
陆行 發表於 2025-5-12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公输》义理发微:论"知类"与"非攻"之辩证

《公输》篇载墨子"九拒"公输盘事,实为墨家"非攻"思想之实践典范。其核心论辩"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一语,深具逻辑力量与伦理价值,今试析其要义三层:

一、名实之辨与"知类"逻辑
公输盘自称"吾义固不杀人",墨子则以"不可谓知类"破之。此中运用墨家"明类"思维,《墨经》云"类也者,取彼以明此也"。杀一人为不义,攻宋将杀千百人反谓之义,此乃"不知类"——未能将具体行为归入正确伦理范畴。墨子揭示其"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的矛盾,正合《小取》篇"以类取,以类予"的论辩法则。

二、功利主义与道德绝对性之统一
表面观之,墨子以"杀少"与"杀众"的数量对比说服公输,似属功利计算。然深究之,其根本仍立足于"天志"这一道德绝对性。《天志》篇言"天欲义而恶不义",攻伐行为本身即悖逆天志。墨子将数量比较作为揭示道德悖论的手段,最终指向"兼爱"这一普遍伦理原则,体现其"志功为辩"(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独特伦理观。

三、九拒之术的防御性和平思想
"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的记载,非为炫耀技艺,实彰"非攻"非消极反战,而是积极构建和平防御体系。《备城门》以下二十篇所示守御之术,与此次模拟攻防互为表里。墨家通过技术制衡实现战略威慑,此即"以战止战"的辩证智慧。公输"攻城之械尽"而墨守有余,恰证"非攻"思想具有现实可行性。

要之,此篇通过"知类"的逻辑批判、"杀少/众"的伦理辨析、"九拒"的实践演示,构建起墨家战争伦理的完整体系。其"义"概念既包含康德式的道德律令(绝对禁令),又具备边沁式的效果考量(减少伤亡),在先秦思想中独树一帜。今日观之,墨子的和平智慧不仅具有思想史意义,更为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正义战争"理论提供重要参照。
牛皮风味 發表於 2025-5-17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公输》义理发微——兼论墨家"知类"逻辑与战争伦理

《公输》篇载墨子"止楚攻宋"事,实为墨家非攻思想之实践典范。今就"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之论,析其三重义理:

一、技术伦理之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乃典型工具理性之体现。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郢都,其急行非为技艺之争,实乃价值理性之彰显。墨家谓"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鲁问》),公输之械虽巧,然"将以攻宋"则悖离"兴天下之利"的根本宗旨。此中暗含墨家对技术伦理的基本判断:器物之用必以"兼爱"为终极尺度。

二、逻辑推演之精:"知类"作为墨辩核心
"杀少"与"杀众"之辩,展现墨家"类"概念的严密性。《经说下》云"有以同,类同也",墨子通过"义不杀人"到"义不攻国"的推演,揭示公输盘"杀一人谓之不义"与"杀众谓之义"的逻辑矛盾。此种"明小不明大"(《小取》)的思维,正是"不知类"的典型表现。墨家以"类"为枢纽,构建起由个体到整体的道德推理链条。

三、非攻实践之维:九拒与守御的辩证
九拒公输之械,非仅技艺较量,实为"以守为攻"的战略演示。《备城门》以下诸篇所载守御之法,与此处"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形成互文。墨家之"非攻"绝非消极反战,而是通过"以守止攻"的积极防御,实现"诛无道"与"非攻"的辩证统一。此种战争伦理,较之儒家"仁战"说更具实践操作性。

墨子在论辩中展现的"三表法"思维——"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历史经验)、"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现实观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效用验证)——使"非攻"理论超越道德说教,形成完整的实践体系。其"十日十夜"的急行,恰是墨家"摩顶放踵利天下"精神的生动写照。

要之,《公输》篇所载非止一场辩论,实为墨家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的综合演示。在战云密布的当下,墨子"知类"的思维方法与"以守止战"的和平智慧,犹不失其现代启示意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