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72|回覆: 2

[道學研究] 【潛夫論】卷28夢列詩解1應夢象夢意精記想人位反夢感夢時氣性情之夢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4-14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潛夫論】卷28夢列詩解1應夢象夢意精記想人位反夢感夢時氣性情
題文詩:
凡夢也者,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
有時有反,有病有性.在昔武王,王妃邑姜,
太叔,夢帝謂己:命爾子虞,而與之唐.
及生子文,在手曰虞,因以為名.成王滅唐,
遂以封之.謂應之夢.經有:維熊維羆,
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眾維魚矣,
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蓁蓁.謂象之夢.
孔子生於,亂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
謂意精夢.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
其事此謂,記想之夢.同一,貴人夢之,
即為祥也;賤人夢之,即為妖也;君子夢之,
即為榮也;小人夢之,即為辱也.謂人位夢.
城濮之戰,晉文公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
是大惡也,戰乃大勝.謂極反夢.陰雨之夢,
使人厭迷;陽旱之夢,使人亂離;大寒之夢,
使人怨悲;大風之夢,使人飄飛.謂感氣夢.
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熟藏此謂,
應時之夢.陰病夢寒,陽病夢熱,內病夢亂,
外病夢發,百病之夢,或散或集,謂氣之夢.
​人之情心,好惡不同,或以此吉,或以此凶.
當各自察,常占所從.謂性情夢.夢各有別.
【原文】
凡夢: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時,有反,有病,有性。在昔武王,邑姜方震太叔〔2〕,夢帝謂己:『命爾子虞,而與之唐。』及生,手掌曰『虞』〔3〕,因以為名。成王滅唐,遂以封之〔4〕。此謂直應之夢也〔5〕。詩云:『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6〕。』『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蓁蓁〔7〕。』此謂象之夢也〔8〕。孔子生於亂世〔9〕,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10〕。此謂意精之夢也。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其事。此謂記想之夢也。今事〔11〕,貴人夢之即為祥,賤人夢之即為妖,君子夢之即為榮,小人夢之即為辱。此謂人位之夢也。晉文公於城濮之戰,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12〕,是大惡也。及戰,乃大勝。此謂極反之夢也。陰雨之夢,使人厭迷;陽旱之夢,使人亂離;大寒之夢,使人怨悲;大風之夢,使人飄飛〔13〕。此謂感氣之夢也。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夢熟藏〔14〕。此謂應時之夢也。陰病夢寒,陽病夢熱〔15〕,內病夢亂,外病夢發,百病之夢,或散或集〔16〕。此謂氣之夢也〔17〕。人之情心,好惡不同〔18〕,或以此吉,或以此凶。當各自察,常占所從〔19〕。此謂性情之夢也。【注釋】
〔1〕○鐸按:夢有多品,或吉或凶。夢吉而喜樂縱恣,則吉者不吉;夢凶而悲憂恐懼,則凶者真兇。故夢無問吉凶善惡,常戒慎修省以迎之,則皆吉矣。敘錄云:『吉凶之應,與行相須。』此猶上篇勉人務實進善之趣也。
〔2〕○鐸按:『震』與『娠』同。
(【史記·晉世家》裡說得更為詳細:『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予命汝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爾。」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3〕王先生云:「『掌』疑『文』。」○鐸按:左傳作『有文在手曰虞』。此四字誠不了,然古文簡質,正不必改。
〔4〕昭元年左傳。
〔5〕論衡紀妖篇云:「或曰:『人亦有直夢。夢見甲,明日則見甲矣。夢見君,明日則見君矣。』曰:然,人有直夢。直夢皆象也,其象直耳。」
〔6〕斯干。
(譯文:你在夢裡遇見粗壯的熊罷,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運氣;你在夢裡遇見花蛇細又長,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頭上!)
〔7〕無羊。『蓁蓁』今作『溱溱』。『旟』舊作『旄』,據程本。○鐸按:此蓋本三家詩。
(譯文:蝗蟲變魚人人歡,定有一個大豐年。龜蛇旗子變鷹旗,人口蓁蓁滿家園。)
〔8〕王先生云:「『象』下脫一字。」
〔9〕莊子讓王篇:「孔子曰:『今吾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
〔10〕論語。
〔11〕王先生云:「『今』疑作『同』。俗書『同』為『仝』,仝、今形近之誤。」○鐸按:『今事』猶言『今一事也』。古人語急,不煩改字。下文『今一寢之夢』,若急言之,亦得為『今夢』也。
〔12〕僖廿八年左傳。○鐸按:疏引服虔註:「如俗語相罵云『喋汝腦』矣。」伏己,謂伏於己身之上。論衡卜筮篇云:『晉文公與楚子戰,夢與成王搏,成王在上而盬其腦。』是知晉文在下矣。
〔13〕迷、離、悲、飛韻。
〔14〕生、明、藏韻。
〔15〕素問脈要精微論云:『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亦見列子周穆王篇。
〔16〕熱、發、集韻。
〔17〕孫侍御云:「『氣』上當有『病』字。」繼培按:素問舉痛論云:「黃帝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論衡訂鬼篇云:『病篤者氣盛。』
〔18〕王侍郎云:「據下云『心精好惡』,『情』當作『精』。」繼培按:論衡書虛篇云:『情心不同。』超奇篇亦云:『表着情心。』是『情心』連文之證。管子內業篇云:『彼心之情,利安以寧。』襄卅一年左傳:「子產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漢書元帝紀永光四年詔曰:『公卿大夫,好惡不同。』○鐸按:下文『心精』字皆『情』之借。精、情古字通,荀子修身篇:『術順墨而精雜污』,以『精』為『情』,是其證。此文依下例作『精心』,而讀為『情』,則兩得之矣。
〔19〕同、凶、從韻。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姚改 發表於 2025-7-25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潛夫論·夢列】析義:王符夢學體系發微

東漢王符【潛夫論·夢列】篇構建了極具系統性的夢學理論,其"十夢"分類法將先秦散見的夢說整合為有機整體。今就首段所述八類夢象略作闡發:

一、直應之夢與象兆之夢
"直夢"者如邑姜夢帝賜子,夢象與事實直接對應,此乃"天人相感"的典型體現。值得注意的是,王符特別強調"帝謂己"的對話細節,暗示此類夢境具有神聖啟示性質。而"象夢"則需符號轉化,如【左傳】所載蘭夢、熊羆夢等,皆需通過象徵解碼方能知吉凶。

二、精思之夢與記想之夢
"精夢"源於精神專凝,【莊子】"其寐也魂交"即此類。王符舉太叔命名之例,實暗合【周禮】"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的占夢傳統。"想夢"則起於日常意念積累,所謂"晝想夜夢",與【黃帝內經】"淫邪發夢"說相通,體現生理心理的互動關係。

三、人位之夢與時氣之夢
"人夢"強調主體差異性,【周禮】六夢中的"懼夢"即屬此類,不同身份者同夢異應。"時夢"則與陰陽五行相應,如【月令】載季春"令國儺"以逐陰氣,此即四時之氣感夢的禮制體現。

四、反極之夢與性情之夢
"反夢"現象在【詩經】中已有"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的反詰。王符將其系統化,與【淮南子】"陰晴相反"說呼應。"性夢"則關乎個體氣質,【素問】分陰陽二十五人,其夢各異,正可與此互證。

要言之,王符夢學體系兼具三重維度:天人感應的神秘維度、心理生理的自然維度、社會倫理的人文維度。其以"十夢"為綱,將占夢術從巫祝傳統提升為哲學思考,在漢代宇宙論背景下構建起完整的夢學範式。後世如【夢占逸旨】等著作,皆可視為對此體系的延伸發展。

(全文798字)
黃文勇 發表於 2025-7-27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潛夫論·夢列】析義:夢境分類與心性感應探微

王符【潛夫論·夢列】篇以『凡夢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時、有反、有病、有性』為綱,系統闡釋夢境成因與類型,實為漢代夢論之集大成者。今就經文要義,分疏如次:

一、夢之本體:心物相感
『直夢』者,如武王之妃邑姜夢帝賜子,生而手有『虞』字,後封於唐,此即『應夢』——夢境與實事直接對應,乃天人感應之顯象。『象夢』則取象徵義,如【詩經】『維熊維羆,男子之祥』,以物象隱喻吉凶,需『觀象玩辭』以解其奧。二者一顯一隱,共構夢境表達之兩極。

二、夢之成因:精想感時
『精夢』源於志慮所凝,如孔子夢周公,乃思慕之極而形於寐;『想夢』起於日常記念,所謂『晝想夜夢』。此二者皆強調主體意識活動對夢境的塑造。『人夢』與『感夢』則側重外緣:前者因人際感應而生(如親屬託夢),後者因時氣變動而發(如【內經】謂『春夢發生,冬夢伏藏』),體現人與時空的交互感應。

三、夢之殊相:反性與病機
『反夢』者,吉凶倒見,如【莊子】言『夢飲酒者旦而哭泣』,此乃陰陽錯位之象;『病夢』為軀體徵候之投射,即【黃帝內經】所論肝病夢怒、肺病夢哭等;『性夢』則關涉稟賦,急躁者夢奔競,陰鬱者夢幽閉,所謂『性情所生,寤寐形焉』。王符以此三類,揭示夢境與身心狀態的深層關聯。

四、夢論旨歸:通神明而察人事
篇中舉太叔虞之夢,非獨證『直夢』之實,更暗合【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理。王符將夢納入『天人—心性—人事』體系,既承董仲舒『人副天數』之說,又開後世『夢診』先聲,其以夢為鏡照見身心狀態、社會治亂的思想,尤具實踐意義。

要之,【夢列】篇以分類學框架統攝先秦至漢夢說,既重實證又不廢玄理,堪稱中國古典夢論之樞機。其所強調的『夢者,神之交也』,實指向一種心物互通、內外相感的整體宇宙觀,對今日理解傳統文化中的身心關係論,仍具重要啟示。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