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11|回復: 0

[道学研究] 【潜夫论】卷28梦列诗解1应梦象梦意精记想人位反梦感梦时气性情之梦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4-14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潜夫论】卷28梦列诗解1应梦象梦意精记想人位反梦感梦时气性情
题文诗:
凡梦也者,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
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在昔武王,王妃邑姜,
太叔,梦帝谓己:命尔子虞,而与之唐.
及生子文,在手曰虞,因以为名.成王灭唐,
遂以封之.谓应之梦.经有:维熊维罴,
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众维鱼矣,
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蓁蓁.谓象之梦.
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
谓意精梦.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
其事此谓,记想之梦.同一,贵人梦之,
即为祥也;贱人梦之,即为妖也;君子梦之,
即为荣也;小人梦之,即为辱也.谓人位梦.
城濮之战,晋文公梦,楚子伏己,而盬其脑,
是大恶也,战乃大胜.谓极反梦.阴雨之梦,
使人厌迷;阳旱之梦,使人乱离;大寒之梦,
使人怨悲;大风之梦,使人飘飞.谓感气梦.
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熟藏此谓,
应时之梦.阴病梦寒,阳病梦热,内病梦乱,
外病梦发,百病之梦,或散或集,谓气之梦.
​人之情心,好恶不同,或以此吉,或以此凶.
当各自察,常占所从.谓性情梦.梦各有别.
【原文】
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在昔武王,邑姜方震太叔〔2〕,梦帝谓己:『命尔子虞,而与之唐。』及生,手掌曰『虞』〔3〕,因以为名。成王灭唐,遂以封之〔4〕。此谓直应之梦也〔5〕。诗云:『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6〕。』『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蓁蓁〔7〕。』此谓象之梦也〔8〕。孔子生于乱世〔9〕,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10〕。此谓意精之梦也。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此谓记想之梦也。今事〔11〕,贵人梦之即为祥,贱人梦之即为妖,君子梦之即为荣,小人梦之即为辱。此谓人位之梦也。晋文公于城濮之战,梦楚子伏己而盬其脑〔12〕,是大恶也。及战,乃大胜。此谓极反之梦也。阴雨之梦,使人厌迷;阳旱之梦,使人乱离;大寒之梦,使人怨悲;大风之梦,使人飘飞〔13〕。此谓感气之梦也。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梦熟藏〔14〕。此谓应时之梦也。阴病梦寒,阳病梦热〔15〕,内病梦乱,外病梦发,百病之梦,或散或集〔16〕。此谓气之梦也〔17〕。人之情心,好恶不同〔18〕,或以此吉,或以此凶。当各自察,常占所从〔19〕。此谓性情之梦也。【注释】
〔1〕○铎按:梦有多品,或吉或凶。梦吉而喜乐纵恣,则吉者不吉;梦凶而悲忧恐惧,则凶者真凶。故梦无问吉凶善恶,常戒慎修省以迎之,则皆吉矣。叙录云:『吉凶之应,与行相须。』此犹上篇勉人务实进善之趣也。
〔2〕○铎按:『震』与『娠』同。
(【史记·晋世家】里说得更为详细:『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予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3〕王先生云:「『掌』疑『文』。」○铎按:左传作『有文在手曰虞』。此四字诚不了,然古文简质,正不必改。
〔4〕昭元年左传。
〔5〕论衡纪妖篇云:「或曰:『人亦有直梦。梦见甲,明日则见甲矣。梦见君,明日则见君矣。』曰:然,人有直梦。直梦皆象也,其象直耳。」
〔6〕斯干。
(译文:你在梦里遇见粗壮的熊罢,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运气;你在梦里遇见花蛇细又长,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头上!)
〔7〕无羊。『蓁蓁』今作『溱溱』。『旟』旧作『旄』,据程本。○铎按:此盖本三家诗。
(译文:蝗虫变鱼人人欢,定有一个大丰年。龟蛇旗子变鹰旗,人口蓁蓁满家园。)
〔8〕王先生云:「『象』下脱一字。」
〔9〕庄子让王篇:「孔子曰:『今吾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
〔10〕论语。
〔11〕王先生云:「『今』疑作『同』。俗书『同』为『仝』,仝、今形近之误。」○铎按:『今事』犹言『今一事也』。古人语急,不烦改字。下文『今一寝之梦』,若急言之,亦得为『今梦』也。
〔12〕僖廿八年左传。○铎按:疏引服虔注:「如俗语相骂云『啑汝脑』矣。」伏己,谓伏于己身之上。论衡卜筮篇云:『晋文公与楚子战,梦与成王搏,成王在上而盬其脑。』是知晋文在下矣。
〔13〕迷、离、悲、飞韵。
〔14〕生、明、藏韵。
〔15〕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亦见列子周穆王篇。
〔16〕热、发、集韵。
〔17〕孙侍御云:「『气』上当有『病』字。」继培按:素问举痛论云:「黄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论衡订鬼篇云:『病笃者气盛。』
〔18〕王侍郎云:「据下云『心精好恶』,『情』当作『精』。」继培按:论衡书虚篇云:『情心不同。』超奇篇亦云:『表着情心。』是『情心』连文之证。管子内业篇云:『彼心之情,利安以宁。』襄卅一年左传:「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汉书元帝纪永光四年诏曰:『公卿大夫,好恶不同。』○铎按:下文『心精』字皆『情』之借。精、情古字通,荀子修身篇:『术顺墨而精杂污』,以『精』为『情』,是其证。此文依下例作『精心』,而读为『情』,则两得之矣。
〔19〕同、凶、从韵。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姚改 發表於 2025-7-25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潜夫论·梦列》析义:王符梦学体系发微

东汉王符《潜夫论·梦列》篇构建了极具系统性的梦学理论,其"十梦"分类法将先秦散见的梦说整合为有机整体。今就首段所述八类梦象略作阐发:

一、直应之梦与象兆之梦
"直梦"者如邑姜梦帝赐子,梦象与事实直接对应,此乃"天人相感"的典型体现。值得注意的是,王符特别强调"帝谓己"的对话细节,暗示此类梦境具有神圣启示性质。而"象梦"则需符号转化,如《左传》所载兰梦、熊罴梦等,皆需通过象征解码方能知吉凶。

二、精思之梦与记想之梦
"精梦"源于精神专凝,《庄子》"其寐也魂交"即此类。王符举太叔命名之例,实暗合《周礼》"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的占梦传统。"想梦"则起于日常意念积累,所谓"昼想夜梦",与《黄帝内经》"淫邪发梦"说相通,体现生理心理的互动关系。

三、人位之梦与时气之梦
"人梦"强调主体差异性,《周礼》六梦中的"惧梦"即属此类,不同身份者同梦异应。"时梦"则与阴阳五行相应,如《月令》载季春"令国傩"以逐阴气,此即四时之气感梦的礼制体现。

四、反极之梦与性情之梦
"反梦"现象在《诗经》中已有"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的反诘。王符将其系统化,与《淮南子》"阴晴相反"说呼应。"性梦"则关乎个体气质,《素问》分阴阳二十五人,其梦各异,正可与此互证。

要言之,王符梦学体系兼具三重维度:天人感应的神秘维度、心理生理的自然维度、社会伦理的人文维度。其以"十梦"为纲,将占梦术从巫祝传统提升为哲学思考,在汉代宇宙论背景下构建起完整的梦学范式。后世如《梦占逸旨》等著作,皆可视为对此体系的延伸发展。

(全文798字)
黄文勇 發表於 2025-7-27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潜夫论·梦列》析义:梦境分类与心性感应探微

王符《潜夫论·梦列》篇以“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为纲,系统阐释梦境成因与类型,实为汉代梦论之集大成者。今就经文要义,分疏如次:

一、梦之本体:心物相感
“直梦”者,如武王之妃邑姜梦帝赐子,生而手有“虞”字,后封于唐,此即“应梦”——梦境与实事直接对应,乃天人感应之显象。“象梦”则取象征义,如《诗经》“维熊维罴,男子之祥”,以物象隐喻吉凶,需“观象玩辞”以解其奥。二者一显一隐,共构梦境表达之两极。

二、梦之成因:精想感时
“精梦”源于志虑所凝,如孔子梦周公,乃思慕之极而形于寐;“想梦”起于日常记念,所谓“昼想夜梦”。此二者皆强调主体意识活动对梦境的塑造。“人梦”与“感梦”则侧重外缘:前者因人际感应而生(如亲属托梦),后者因时气变动而发(如《内经》谓“春梦发生,冬梦伏藏”),体现人与时空的交互感应。

三、梦之殊相:反性与病机
“反梦”者,吉凶倒见,如《庄子》言“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此乃阴阳错位之象;“病梦”为躯体征候之投射,即《黄帝内经》所论肝病梦怒、肺病梦哭等;“性梦”则关涉禀赋,急躁者梦奔竞,阴郁者梦幽闭,所谓“性情所生,寤寐形焉”。王符以此三类,揭示梦境与身心状态的深层关联。

四、梦论旨归:通神明而察人事
篇中举太叔虞之梦,非独证“直梦”之实,更暗合《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理。王符将梦纳入“天人—心性—人事”体系,既承董仲舒“人副天数”之说,又开后世“梦诊”先声,其以梦为镜照见身心状态、社会治乱的思想,尤具实践意义。

要之,《梦列》篇以分类学框架统摄先秦至汉梦说,既重实证又不废玄理,堪称中国古典梦论之枢机。其所强调的“梦者,神之交也”,实指向一种心物互通、内外相感的整体宇宙观,对今日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身心关系论,仍具重要启示。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