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53|回复: 1

[道学研究] 《潜夫论》卷11忠贵诗解3贵富太盛骄佚生过贪权冒宠乐此不疲

[复制链接]
+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3-1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潜夫论》卷11忠贵诗解3贵富太盛骄佚生过贪权冒宠乐此不疲
题文诗:
历观前世,贵人用心,与婴儿等.婴有常病,
臣有常祸,母有常失,君有常过.婴儿常病,
饱也;贵臣常祸,宠也.父母常失,
不能,已于媚子;人君常过,不能,
已于骄臣.哺乳太多,则必掣纵,而生瘛疭;
贵富太盛,骄佚生过.故媚子以,贼其躯者,
非一门也;骄臣用而,灭其家者,非一世也.
或以背叛,横逆不道,或以德薄,不称其贵.
文昌奠功,司命举过,观恶深浅,称罪降罚,
或捕格,斩首,拉髆掣胸,掊死深阱,
衔刀都市,僵尸破家,覆宗灭族,皆无功于,
民氓者也.而后人也,贪权冒宠,蓄积无极,
思登颠陨,之台乐循,覆车之迹,愿裨福祚,
备员满贯,何世无之?当吕氏之,贵也太后,
称制专政,禄产秉事,而握,擅立四王,
多封子弟,兼据将相,外内盘结,自以为,
虽汤武兴,五霸,弗能危也.废仁义,
而尚威虐,灭礼信而,务谲诈也.海内怨痛,
人欲其亡,一朝摩灭,而莫之哀.霍氏之贵,
专相幼主,诛灭同僚,废帝立帝,莫之敢违.
《原文》
历观前世贵人之用心也,与婴儿等〔1〕。婴儿有常病,贵臣有常祸〔2〕,父母有常失,人君有常过。婴儿常病,伤饱也;贵臣常祸,伤宠也。父母常失,在不能已于媚子〔3〕;人君常过,在不能已于骄臣〔4〕。哺乳太多〔5〕,则必掣纵而生■〔6〕;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7〕。是故媚子以贼其躯者,非一门也;骄臣用灭其家者,非一世也〔8〕。或以背叛横逆不道〔9〕,或以德薄不称其贵。文昌奠功,司命举过〔10〕,观恶深浅,称罪降罚,或捕格斩首〔11〕,或拉髆掣胸〔12〕,掊死深阱〔13〕,衔刀都市〔14〕,僵尸破家,覆宗灭族者,皆无功于民氓者也。而后人贪权冒宠,蓄积无极〔15〕,思登颠陨之台〔16〕,乐循覆车之迹〔17〕,愿裨福祚〔18〕,以备员满贯者〔19〕,何世无之﹖【注释】
〔1〕“与婴”二字旧空,据程本。释名释长幼云:“人始生曰婴儿。胸前曰婴,抱之婴前,乳养之也。”
〔2〕“贵臣”程本作“贵人”。按本传及意林并作“贵臣”,下同。
〔3〕诗思齐毛传:“媚,爱也。”
〔4〕后汉书陈元传云:“人君患在自骄,不患骄臣。”
〔5〕汉书贾谊传云:“抱哺其子”,颜师古注;“哺,■也。”
〔6〕说文手部:“■,引纵曰■。”■部:“瘛,小儿瘛疭病也。”戴侗六书故云:“瘛疭谓小儿风惊,乍掣乍纵。掣,搐也;纵则掣而乍舒也。”玉篇云:“■,小儿瘨病。”按素问大奇论云:“■瘛筋挛。”○铎按:今谓小儿惊风,汉书艺文志有疭瘛方三十卷,即治此病者。
〔7〕赵策:公子牟曰:“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累世以前,坐此者多矣。”成六年左传云:“国饶则民骄佚。”○铎按:史记货殖传:“游媚贵富。”
〔8〕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篇云:“忘义而殉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贼躯”犹“贼身”。汉书梅福传云:“汉兴以来,社稷三危,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傅,教以忠孝之道。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此文意与彼同。
〔9〕横逆不道,即述赦篇所云“大逆不道”也。汉书陈汤传云;“不道无正法,以所犯剧易为罪。”大逆,不道之剧者。
〔10〕史记天官书云:“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四曰司命。”礼记祭法:“司命”,郑注:“司命主督察三命。”疏云:‘皇氏云:“司命者,文昌宫星。”’白虎通寿命篇云:“随命者,随行为命,欲使民务仁立义无滔天,滔天则司命举过,言则用以弊之。”后汉书张衡传章怀注引春秋佐助期曰:“司命神名为灭党,长八尺,小鼻,望羊,多髭,■瘦,通于命运期度。”
〔11〕后汉书刘盆子传章怀注:“相拒而杀之曰格。”按汉书冯奉世后野王传:“池阳令并素行贪污,野王部督邮掾赵都按验,得其主守盗十金罪,收捕。并不首吏,都格杀。”颜师古注:“不首吏,谓不伏从收捕也。”
〔12〕庄元年公羊传:“搚干而杀之”,何休注:“搚,折声也。”释文:‘“搚”亦作“拉”。’释名释姿容云:“掣,制也。制顿之使顺己也。”盐铁论散不足篇云:“吏捕索掣顿,不以道理。”续汉书五行志载梁冀事云:“吏卒掣顿,折其要脊。”
〔13〕周礼掌囚:“凡杀人者,踣诸巿。”郑注:“踣,僵尸也。”“掊”与“踣”同。“阱”传作“牢”。按“阱”盖“?”之误。广韵云:‘“?”与“牢”同。’汉碑“太牢”字多作“?”。盐铁论褒贤篇云:“身在深牢,莫知恤视。”后汉书党锢传范滂传论云:“幽深牢,破室族。”○铎按:汉书谷永传:“又以掖庭狱大为乱阱”,颜注:“穿地为坑阱以拘系罪人也。”“阱”与“阱”同,今谓地牢也。
〔14〕汉书王嘉传云:“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巿,以示万众。”○铎按:三式篇:“其耗乱无状者,皆衔刀沥血于市。”衔刀,谓以刀断脰,犹今俗言“刀嵌颈”也。
〔15〕楚语:‘斗且廷见令尹子常,归以语其弟曰:“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文十八年左传云:“贪于饮食,冒于货贿,聚敛积实,不知纪极。”杜注:‘“冒”亦“贪”也。’
〔16〕太玄经上次七:“升于颠台。”
〔17〕新书连语:‘周谚曰:“前车覆而后车戒。”’韩诗外传五云:“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后汉书隗嚣传云:“循覆车之轨。”
〔18〕诗采菽云:“福禄膍之”,毛传:“膍,厚也。”“裨”与“膍”同。仪礼觐礼郑注:‘“裨”之为言“埤”也。’诗北门毛传:“埤,厚也。”
〔19〕史记平原君传云:‘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张丞相传云:“自申屠嘉死之后,丞相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宣六年左传:‘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韩非子说林下云:‘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也,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铎按:今犹谓数之极限为“满贯”,古语之遗也。
《原文》
当吕氏之贵也,太后称制而专政,禄、产秉事而握权,擅立四王,多封子弟,兼据将相,外内盘结,自以虽汤、武兴,五霸作,弗能危也。于是废仁义而尚威虐,灭礼信而务谲诈。海内怨痛,人欲其亡,故一朝摩灭而莫之哀也〔1〕。霍氏之贵,专相幼主,诛灭同僚,废帝立帝,莫之敢违。
【注释】
〔1〕事见汉书高后纪。晋语云:“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按方言云:“摩,灭也。”“摩”与“靡”通。汉书司马迁传云:“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字亦作“糜”,贾山传云:“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禄产吕产吕禄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5-4-3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幽魂~ 发表于 2025-7-13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阐微》《潜夫论·忠贵》贵盛致祸论诠解

《潜夫论·忠贵》篇以"婴病饱伤,臣祸宠伤"为喻,揭示权贵骄佚之弊,实为汉代政治哲学之精要。王符此论承《周易》"亢龙有悔"、《老子》"持满之戒"的忧患意识,今试分三重阐发其微义。

一、病理相生:贵盛与祸患的共生关系
文中"婴儿常病伤于饱"之喻,本于《黄帝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理。王符将生理病理扩展至政治领域,指出"贵臣常祸伤于宠",恰如《韩非子·爱臣》所言"宠盛则谄生"。汉代外戚窦宪、梁冀之流,皆因"爵禄极人臣"而致"宗族夷灭",此即"富贵太盛则骄佚生过"的历史注脚。更深刻者在于揭示"宠"与"祸"的辩证关系:君之宠恰为臣之鸩毒,犹母之溺爱实为子之痼疾。

二、主体之失:君臣双向的责任伦理
文本以"父母常失在于不能已于媚子"对应"人君常过在于不能已其宠臣",此双谴笔法颇具深意。君之失在于"不能已",暗合《尚书》"罔淫于乐"之戒;臣之过在于"贪权冒宠",应验《论语》"患得患失"之讥。王符特举"乐此不疲"四字,活画出权臣沉溺权势之态,与《孟子》"富贵不能淫"形成强烈反差。值得注意的是,此说突破单向度责臣模式,将批判锋芒同时指向施宠之君与受宠之臣,体现汉代"君臣共治"思想的反思维度。

三、历史镜鉴:汉代政治生态的深层批判
篇首"历观前世"云云,实为对西汉霍光、王莽等权臣的影射批评。霍氏"威震主者不畜"的结局,恰印证"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的必然性。王符更深刻指出,这种政治顽疾源于人性弱点:"不能已"揭示君主对权柄的依赖,"乐此不疲"暴露臣子对宠禄的贪恋。此种批判直指东汉中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病灶,较之仲长统《昌言》"权移外戚之家,宠被近习之坚"的论述更为鞭辟入里。

结语:本文以"婴病臣祸"为喻,构建起"宠-骄-祸"的政治病理模型。其价值不仅在于警示"持满戒盈"的处世智慧,更在于揭示专制政体下权力异化的必然轨迹。今日读之,犹见其"鉴往知来"的深刻洞见,诚为汉代政治哲学之瑰宝。

(全文798字,谨守传统注疏体例,以经史互证方式阐发文本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