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22|回復: 0

[道学研究] 【列子】卷3周穆王诗解5中国礼义觉实梦妄觉梦兼乐岂可得邪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2-18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列子】卷3周穆王诗解5中国礼义觉实梦妄觉梦兼岂可得邪
题文诗:
西极南隅,有国不知,境界所接,名古莽国,
陰陽之气,所不交故,寒暑辨;日月之光,
所不照故,昼夜,其民不食,不衣多眠,
五旬一觉,梦中,所为者实,觉见者妄.
四海之,谓中央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
万有余里,陰陽度审,一寒一暑;昏明分察,
一昼一夜,智愚,万物滋殖,才艺多方,
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不可称计;
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见者妄.
东极北隅,有国曰,阜落国其,土气常寒,
日月余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
草根木实,不知火食,刚悍,强弱相藉,
贵胜,不尚,多驰步,少休息,
常觉不眠.周之尹氏,大治,役者,
晨昏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而,使之弥勤,
昼则呻呼,即事夜则,昏惫熟寐.精神荒散,
昔昔梦为,国君,人民上总,一国之事,
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
有慰,喻其勤者,役夫:人生百年,
昼夜各分,吾昼为仆,苦则苦矣,夜为人君,
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者,心营世事,
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
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
无不至也,啽呓呻呼,彻旦息焉.尹氏病之,
以访其友.友曰,位足荣身,资财有余,
胜人远矣,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
若欲觉梦,而得,岂可得邪?尹氏闻言,
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
【原文】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陰陽之气所不交 ,故寒暑亡辨①;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 92 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②,跨河南北③,越岱东西④,万有余里。其陰陽之审度⑤,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⑥,故一昼一夜 。其民有智有愚。万物滋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为不可称计。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东极之北隅有国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⑦,日月余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⑧,贵胜而不尚义,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

【译文】
最西方的南角有个国家,不知道与哪些国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国。陰气和陽气不相交接,因而冬天与夏天没有分别;太陽与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与黑夜没有分别。那里的百姓不吃饭、不穿衣,睡眠很多。五十天一醒,以梦中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醒时的所见所闻力虚妄。四海的中央叫中国,横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东西,有一万余里见方。这里的陰陽二气的比例分明,因而一个时期寒冷,一个时期炎热;昏暗与明亮的职分明确,因而一段时间是白天,一段时间是黑夜。这里的百姓有的聪明,有的愚昧。万物滋养繁殖,才艺多种多样。有君主与臣民的互相抉助,用礼仪与法律来共同维持,他们的言论与作为不可以数字统计。一段时间醒着,一段时间睡着,认为醒时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梦中的所见所闻为虚妄。最东方的北角有个国家叫阜落之国。那里的土地之气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点太陽与月亮的余光。那里的土地不长庄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与树木的果实,并且不知道用火烧了以后再吃,性情刚强凶悍,强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胜利而不崇尚礼仪,跑步与走路的时间多,休息的时间少,经常醒着而不睡眠。
【注释】

①亡辨——亡,无。辨,分别。
②齐——按周克昌说,齐通,引申为中央、中心之义。
③河——黄河。
④岱——泰山的别名。
⑤审度——俞樾:『「审度」二字传写误倒,本作「陰陽之度审」。下句云「其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 」,度与分对,审与察对,以是明之。』度,程度,本文指陰陽二气的比例。审,明悉。
⑥分察——分,(份),职分。察,明显。
⑦燠—(郁),暖。观下文『日月余光之照』,当指太陽光线很弱的寒冷地区,故『燠』字恐有误,当为『寒』字之误。
⑧藉——践踏。欺凌。
【原文】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①。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②,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③,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④。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⑤,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⑥,彻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昔位足荣身,资财有余,胜人远矣。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邪?』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⑦。【译文】
周朝有个姓尹的人大力添置家产,在他手下服役的人从清晨到黄昏都不得休息。有个老役夫的筋力已经消耗干净了,仍然不停地被使唤,白天呻吟呼喊着干活,黑夜昏沉疲惫地熟睡。由于精神恍惚散漫,每天夜里都梦见自己当了国君,地位在百姓之上,总揽一国大事,在宫殿花园中游玩饮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乐无比。醒来后继续服役。有人安慰他过于勤苦,老役夫说:『人一生活一百年,白天与黑夜各有一半。我白天做奴仆,苦是苦了,但黑夜做国君,则快乐无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姓尹的一心经营世间俗事,思虑集中在家业上,心灵与形体都很疲劳,黑夜也昏沉疲惫而睡,每天夜里梦见自己当了奴仆,奔走服役,什么活都干,挨骂挨打,什么罪都受。睡眠中呻吟呼喊,一直到天亮才停止。姓尹的以此为苦,便去询问他的朋友。朋友说:『你的地位足以使你荣耀,你的财产用也用不完,超过别人很多很多了。黑夜梦见做了奴仆,这一苦一乐的循环往复,是一般的自然规律。你想在醒时与梦中都很快乐,怎么能得到呢?』姓尹的听了他朋友的话,便放宽了役夫所做的工程的期限,减少了自己苦心思虑的事情,他和役夫的苦也就都减轻了。
【注释】
①趣——行动。趣役,服役。
②昔昔——昔,通『夕』。昔昔,夜夜。
③燕——通『宴』,宴饮。
④分——张湛注:『分,半也。』
⑤钟——专注。
⑥啽呓——音 án,说梦话。
⑦少间——【释文】:『少间,病差也。』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7-20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列子·周穆王》篇所载古莽国与中央国之辨,实为道家"齐梦觉"哲学之精微阐发。此段文本以寓言体揭示认知相对性,其要义可分三层次解之:

一、时空认知之相对性
古莽国"阴阳不交,寒暑莫辨"的设定,暗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反向演绎。当阴阳二气失其交感,则时空秩序随之瓦解。此境居民"五旬一觉"的生命节律,恰与《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形成互文,揭示人类对时空的感知实受限于自身生物节律。中央国"昼夜有辨"的常态,反成特定参照系下的偶然现象。

二、价值判断的本体论困境
"梦为实而觉为妄"的颠覆性认知,实为对儒家礼义文明的根本性质疑。《淮南子·精神训》言"觉与梦争,其觉不胜",正与此呼应。列子通过两套相反的价值坐标系,解构了"礼义"作为绝对真理的预设。中央国所持的"觉实梦妄"观,本质上与古莽国认知模式具有同等逻辑位阶,此即《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认识论延伸。

三、逍遥境界的不可通约性
末句"觉梦兼乐岂可得邪"的诘问,直指道家修行的终极困境。《庄子·大宗师》"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的著名寓言,与此形成深刻对话。列子揭示的不仅是认知相对性,更是不同存在范式间的不可通约——古莽国的"长寐"与中央国的"礼义",实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态,其愉悦体验无法相互转化。

此段文本之深意,在于通过极端化的寓言设定,展现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其思想脉络上承《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本体论怀疑,下启郭象"物各性住"的独化哲学。读者当超越文字表相,领会其中对绝对真理观的消解智慧,方得窥见道家"丧我""坐忘"之学的门径。
cl15816 發表於 2025-7-26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列子·周穆王》第五章节所载古莽国与中央国之辨,实为道家"齐梦觉"哲学之精微演绎。今就经义析论如次:

一、古莽国之梦觉观
所谓"西极南隅"之国,乃寓言中阴阳未交、寒暑不辨的至阴之境。其民"五旬一觉"的特殊生命形态,恰与《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相呼应。列子揭示"梦中为实,觉见为妄"的认知方式,实指未受礼教熏染的自然状态。此种"以寐为正"的生存哲学,暗合《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的玄德境界。

二、中央国礼义之辨
"四海之脐"的中央国,实喻华夏文明体系。《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中央国寒暑有节、昼夜有序的时空观,正是阴阳和合的礼乐象征。其"一寐一觉"的日常节律,与《周礼》"以星分夜,以诏夜士"的时空管理制度深相契合。此处"觉实梦妄"之辨,非谓认知谬误,乃强调礼义文明对自然状态的升华。

三、觉梦兼乐之不可能
经文终极之问"岂可得邪",实指自然状态与文明教化不可兼得。《周易·系辞》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莽国纯任自然的道境与中央国人文化成的器界,恰构成形上形下之张力。列子借两国对照,揭示《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的深刻悖论:觉梦各具其真,然一旦进入文明进程,原始浑沌之乐便永难复返。

要之,此章通过极富想象力的地理寓言,展开道家关于文明异化的核心思考。其价值不在考据地理,而在以空间差异喻指文化选择的两难。读者当超越文字表相,体会其中"丧我于形"(《列子·天瑞》)的深层哲学意蕴,方不负先贤立言之苦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