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99|回复: 2

[兵家] 《孙子兵法》卷10地形篇诗解1地道通挂支隘险远兵败走弛陷崩乱北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1-11-17 1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子兵法》卷10地形篇诗解1地道通挂支隘险远兵走弛陷崩乱北
题文诗:
孙子:地形:通者挂者,支者隘者,
险者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名之曰通.
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可以往而,难以返者,名之曰挂.形者,
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
难返不利.我出不利,彼出不利,名之曰支.
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
令敌半出,击之而利.形者,我先居之,
盈以待敌;若敌先居,盈而勿从,不盈从之.
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也;
若敌先居,引而去之,勿从.形者,
势均力敌,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
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因地制宜.
故兵,走者弛者,陷者崩者,乱者北者.
凡此六者,非天地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也,
以一击十,名之曰走;卒强吏弱,名之曰弛;
吏强卒弱,名之曰陷;大吏小将,怒而不服,
遇敌怼而,自战,不知其能,名之曰崩;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
名之曰乱;帅者也,不能料敌,以少合众,
以弱击强,兵无选锋,名之曰北.凡此六者,
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防患未然.
第十篇 地形《原文》

孙子曰:地形(1)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2)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3)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4)。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5);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6);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7)。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六种。我军可以去,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形,称作“通”。在“通”类地形上,应抢先占据开阔向阳的高地,并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那些可以前往,但难以返回的地形,称作“挂”。在挂形地域,假如敌人没有提前防备,我军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所防备,出击不能取胜,加上难以回师,这种地形就会不利。我军出击不利,敌军也出击不利的地域,称作“支”。在“支”型地域,即使敌人以利相诱,我军也千万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到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才会比较有利。在“隘”型地域,我军应该抢先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等待敌军的到来;如果敌军抢先占领了隘口,并有重兵把守,我军就不能进攻;如果敌军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我军还可以进攻。在“险”型地域,如果我军抢先占领,就必须控制开阔向阳的高地,等待敌军来犯;如果敌军已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我军就应该主动撤退,千万不要进攻。在“远”型地域,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时,这个时候就不宜挑战,如果勉强出战,就会不利。以上这六点,都是利用了地形的原则,也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
    军队作战失利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由于天时地理等自然条件造成的,而是由将帅的过失所造成的。双方实力相当,却要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作“走”。士卒强悍,军官却懦弱,指挥不当而导致失败的,叫作“弛”。军官强悍而士卒怯懦,战斗力差而导致失败的,叫作“陷”。副将有怨仇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能力,因而失败的,叫作“崩”。由于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章,因而致败的,叫作“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作“北”。以上六种情况,都是必然导致作战失利的原因。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
【注释】

(1)地形:这里指地理形势。

(2)通形:指地形平坦,四通八达,我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形。

(3)挂形:指地形复杂,易进难退的地形。

(4)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引,引导、率领。是说我引军离开,让敌人出到一半的时候我再回击,这样打有利。

(5)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隘,道路狭隘队伍展不开的地区;盈,充满。盈之,指在像瓶瓮的隘形地域,配备充足的兵力。这里指到隘路必须先占领隘路口,先占之以待敌。

(6)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险形,即地形险要。遇到这种险要地形,我则应首先到达,占领制高点等待敌人的到来。

(7)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远形,即敌我相距较远。在这种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敌我双方的形势均等,就不宜挑战。如果求战,对我不利。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自由 发表于 2025-4-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子兵法·地形篇》疏解

地形者,兵家之纲纪也。孙子析六形、六败,诚为将者庙算之要。通形贵先据高阳,粮道为命脉;挂形慎出入,无备则奇袭,有备则陷危;支形宜诱敌半出,所谓"以迂为直"也。隘形重盈虚之势,先据者得隘之利,后至者察敌虚实;险形争高阳之便,不得则避;远形戒力均而战,此"先为不可胜"之道。六者参合,乃知九地之变。

至若六败之戒,尤发深省。"走"在误判众寡,"弛""陷"系官兵乖离,"崩"起将佐不和,"乱"由治军无方,"北"缘料敌不明。非天时地利之咎,实人谋不臧之过。昔赵括轻出而溃,马谡违制而败,皆暗合此理。故良将察地形必先审己:卒伍是否习战?部曲可堪节制?锋锐是否得选?此"知彼知己"之微义也。

《吴子》云"因地以权,因敌而变",正与此篇相发明。地形虽具,存乎一心;败形虽列,警在平日。为将者当于此悟慎战之道、全胜之机。
李文义 发表于 2025-4-9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形篇》精义阐微

《孙子兵法》地形篇乃兵家地理之学枢要,其论六形六败,实为将帅统兵之圭臬。今就经文要义,分疏如次:

一、六形辨证
通形者,乃四达之地。"先居高阳"之策,非徒取日照之利,实得《易》"居高明之位"的哲学精义。秦赵长平之战,赵括失此要诀,终致粮道断绝,可为殷鉴。挂形之"难以返",暗合《老子》"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之诫,吴王夫差黄池之会即陷此厄。支形"敌虽利我"之戒,恰如《周易》艮卦"时止则止"之智,司马懿拒战诸葛亮,深得此中三昧。

隘形"盈而勿从"之法,与《吴子》"以半击倍"互为表里。险形"必居高阳"之要,实本《黄帝内经》"生气通天"之理。远形"势均难战"之论,尤见《管子》"计必先定"之重。六形之说,非徒地理标识,实乃天人相应之兵道显现。

二、六败鉴戒
走者"以一击十",恰如宋襄公泓水之败,违《司马法》"攻则不足,守则有余"之训。弛者"卒强吏弱",可比唐玄宗时府兵之弊,应《三略》"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之戒。陷者"吏强卒弱",犹似袁绍河北之师,背《尉缭子》"兵之胜在于篡卒"之道。

崩者"大吏自战",类同东汉七国之乱,反《六韬》"将不仁,则三军不亲"之经。乱者"陈兵纵横",正如淝水之战前秦之阵,违《李卫公问对》"分合为变"之法。北者"无选锋",恰似金兵野狐岭之溃,失《吴子》"简募良材"之要。

三、为将之道
孙子言"将之至任",实承《尚书》"克诘戎兵"之统。六形乃"知地"之纲,六败为"治军"之鉴。昔韩信背水列阵,先据井陉之险;李靖夜袭阴山,预断突厥退路。良将用兵,必如《鬼谷子》所言"察同异之理",方能"因地制流"。

今观现代商战,亚马逊先占电商通衢,苹果据技术险要,皆暗合六形之道。至若柯达之崩、诺基亚之乱,岂非六败再现?故知孙子地形之论,实超越时空之兵家至理。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