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7|回復: 2

[儒家学说] 【颜氏家训】卷5治家篇诗解4虐妇有报婚姻素对借人典籍皆须爱护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10-27 15: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颜氏家训】卷5治家篇4虐妇有报婚姻素对借人典籍皆须爱护
题文诗: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
兄弟怨生;虐妇姊妹,谗行焉.然女行留,
皆得罪于,其家者由,母实为之.至有谚云:
落索姑餐.此相报也.咎由自取.家之常弊,
可不诫哉.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
之而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
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猥婿在门,
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
此士大夫,百行之一.济阳江禄,读书未竟,
虽急速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
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
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
之所毁伤,实为累德.每读圣书,吾未尝不,
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贤达姓名,
不敢秽用.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
亦无祈焉,汝曹所见.吾家勿为,妖妄之费.
【原文】全文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笼婿则兄弟之怨生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曰:『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  婚姻素对,靖候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酸,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原文】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 虐妇,则姊妹之 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 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
【译文】
妇人天生就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妇。宠爱女婿,则自己的儿子就会为此而怨恨他们; 虐待儿媳,则女儿的谗言就会随之而至。这样看来,作为女儿,在娘家和在婆家都会受罪,而导致这一切的就是自己的母亲,以至于因此而有谚语说:『阿姑吃饭好冷清啊!』 这也实在是对她自己的报应啊。这一情况是家中常见的弊病,你们一定要注意啊!
【原文】
婚姻素对①,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 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注释】 ①素对: 指要与清寒之人结亲。

【译文】
婚嫁都要选择清贫之家,这是我们先祖靖侯定下的规矩。近来嫁娶时,就有卖女儿要彩礼和用绢买媳妇的事。有婚嫁时,首先就要比较他们家的积蓄,斤斤计较彩礼的多少,讨价还价,与市场上买卖东西没有什么差别。为此,有的人招来的女婿猥琐鄙陋,有的人娶来的媳妇凶悍专横,原为贪求财物,结果反而招来了羞辱,对这种事,你们一定要谨慎啊!
【原文】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 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 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 其故纸有【五经】词义, 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译文】
借别人的书籍一定要倍加爱护。借时有的就缺坏,自己要替人家补修整齐,这也是士大夫为人处世的一条原则。济阳人江禄,读书未完时,即使有急事需要他去办理,也一定要先把书籍放整齐,然后再起身办事,所以他借的书从未弄坏过,别人也因此而愿意借给他书。有人将借来的书随便地堆放在桌子上,乱七八糟,那些分散的书卷,大多被小 孩或婢女、妾媵弄脏,甚至有被风雨吹淋、被虫鼠咬坏的,这实在是会败坏自己的德行。每当我读圣人之书时,从来没有不恭恭敬敬地对待的,即便是一张破纸,只要上面有 【五经】的词义或贤达的姓名,我也不敢胡乱用在污秽的地方。
【原文】
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译文】
我们家从来不请巫婆神汉来为我们祈福祷告,也从不请道士来作法事,这些都是你们亲自见到的。这些都是妖妄之事,你们也千万不要花这种钱。
白定 發表於 2025-4-27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颜氏家训·治家篇》诗解四阐微

颜之推先生于《治家篇》此章揭示家庭伦理三要义,其言约而义丰,今试为申说:

一、妇姑相处之道
文中指陈"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现象,实为传统家庭常见之弊。考《礼记·内则》云"妇事舅姑,如事父母",然姑妇相处,往往失其中道。颜氏警示"宠婿则兄弟怨生,虐妇则谗行焉",此乃人性偏私所致。细究之,母女天性相连,而妇姑本为义合,情分天然有隔。智者当以《周易·家人卦》"利女贞"为训,主妇持中守正,方能"正家而天下定"。

二、婚姻择配之则
"婚姻素对"之说,源自《诗经·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之戒。颜氏承汉魏门第观念,更重德业相配。观东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正是"素对"典范。此与《世说新语》载许允娶阮氏"贤女岂在色"可相印证。今人议婚,当思《白虎通》"昏者,昏时行礼,示阳下阴"之本,重德轻财,方合古礼。

三、典籍存护之义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之训,可溯至《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典故。古人得书不易,韦编三绝、凿壁偷光,皆见珍重。颜氏生于乱世,亲历梁元帝焚书十四万卷之痛,故特申此诫。今虽印刷便利,然敬惜字纸之心不可废,此乃士君子"敬惜文脉"之体现。

要之,此章以家事见天道:妇姑和则家道昌,婚姻正则人伦明,典籍护则文脉续。颜氏将修身齐家之道,寓于日常细节之中,正合《大学》"治国在齐其家"之旨。读者当于"虐妇有报"见因果之律,于"婚姻素对"知择配之慎,于爱护典籍明文化之重,三者贯通,方得治家真谛。

(全文798字)
杜天明 發表於 2025-4-28 1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颜氏家训·治家篇》诗解四阐微

颜黄门《治家》之篇,向为齐家要道。今观"虐妇有报"一节,实乃洞彻人伦之微言。妇人天性,每宠子婿而虐儿妇,此偏私之弊,非独伤妇姑之义,实乃乱家之本。宠婿则兄弟生怨,虐妇则谗言易入,家门失和,其源皆在母氏偏颇。谚云"落索阿姑餐",诚哉斯言!妇姑相戕,终成循环果报,此中深意,足为世戒。

至若"婚姻素对"之训,尤见颜氏卓识。婚姻之道,当重门第清浊,不可慕势利而结姻娅。近世嫁娶,或贪赀财,或攀权贵,致使"贩鬻祖曾"之讥,良可叹也。颜公特举梁朝子率"对巷修刺"之例,正为警醒世人:婚姻乃人伦之始,不可不慎。今人择偶,当以德行为先,门风相配,方合古圣"素对"之义。

至于"借人典籍"之诫,更见先贤用心。颜氏举"济阳江禄"为例,虽读未竟,必待整洁而后安,此真知书者之态也。典籍乃圣贤心血,岂容狼藉?今人借书,或卷帙损毁,或批点污损,甚者久假不归,此皆不知敬惜字纸之过。颜公谓"借人典籍,皆须爱护",非独为惜物,实乃敬学之道。

治家之要,在正伦理、慎婚姻、重典籍。颜氏此篇,言近旨远,于细微处见大道。今之读《家训》者,当体察其微意,非徒记诵文字而已。一家之治,关乎天下,能不慎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辛卯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五日巳時| 2025/5/22/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