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74|回覆: 2

[儒家學說] 【顏氏家訓】卷5治家篇詩解4虐婦有報婚姻素對借人典籍皆須愛護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0-27 15: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顏氏家訓】卷5治家篇4虐婦有報婚姻素對借人典籍皆須愛護
題文詩: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寵婿,
兄弟怨生;虐婦姊妹,讒行焉.然女行留,
皆得罪於,其家者由,母實為之.至有諺雲:
落索姑餐.此相報也.咎由自取.家之常弊,
可不誡哉.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
之而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
計較錙銖,責多還少,市井無異.猥婿在門,
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
此士大夫,百行之一.濟陽江祿,讀書未竟,
雖急速必,卷束整齊,然後得起,故無損敗,
不厭,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
部帙多為,童幼婢妾,之所點污,風雨蟲鼠,
之所毀傷,實為累德.每讀聖書,吾未嘗不,
肅敬對之;其故紙有,五經詞義,賢達姓名,
不敢穢用.巫覡禱請,絕於言議,符書章醮,
亦無祈焉,汝曹所見.吾家勿為,妖妄之費.
【原文】全文  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籠婿則兄弟之怨生焉,虐婦則姊妹之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實為之。至有諺曰:『落索阿姑餐。』此其相報也。家之常弊,可不誡哉!  婚姻素對,靖候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計較錙銖,責多還少,市井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科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濟陽江祿,讀書未竟,雖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齊,然後得起,故無損敗,人不厭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為童幼婢妾之所點污。風雨蟲鼠之所毀傷,實為累德。吾每讀聖人之書,未嘗不肅敬對之。其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  吾家巫覡禱請,絕於言議;符書章酸,亦無祈焉。並汝曹所見也,勿為妖妄之費。

【原文】
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寵婿,則兄弟之怨生焉; 虐婦,則姊妹之 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實為之。至有諺云:『落索阿姑餐。』 此其相報也。家之常弊,可不誡哉!
【譯文】
婦人天生就寵愛女婿而虐待兒媳婦。寵愛女婿,則自己的兒子就會為此而怨恨他們; 虐待兒媳,則女兒的讒言就會隨之而至。這樣看來,作為女兒,在娘家和在婆家都會受罪,而導致這一切的就是自己的母親,以至於因此而有諺語說:『阿姑吃飯好冷清啊!』 這也實在是對她自己的報應啊。這一情況是家中常見的弊病,你們一定要注意啊!
【原文】
婚姻素對①,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 計較錙銖,責多還少,市井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注釋】 ①素對: 指要與清寒之人結親。

【譯文】
婚嫁都要選擇清貧之家,這是我們先祖靖侯定下的規矩。近來嫁娶時,就有賣女兒要彩禮和用絹買媳婦的事。有婚嫁時,首先就要比較他們家的積蓄,斤斤計較彩禮的多少,討價還價,與市場上買賣東西沒有什麼差別。為此,有的人招來的女婿猥瑣鄙陋,有的人娶來的媳婦兇悍專橫,原為貪求財物,結果反而招來了羞辱,對這種事,你們一定要謹慎啊!
【原文】
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濟陽江祿,讀書未竟,雖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齊,然後得起,故無損敗,人不厭 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帙,多為童幼婢妾之所點污,風雨蟲鼠之所 毀傷,實為累德。吾每讀聖人之書,未嘗不肅敬對之; 其故紙有【五經】詞義, 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
【譯文】
借別人的書籍一定要倍加愛護。借時有的就缺壞,自己要替人家補修整齊,這也是士大夫為人處世的一條原則。濟陽人江祿,讀書未完時,即使有急事需要他去辦理,也一定要先把書籍放整齊,然後再起身辦事,所以他借的書從未弄壞過,別人也因此而願意借給他書。有人將借來的書隨便地堆放在桌子上,亂七八糟,那些分散的書卷,大多被小 孩或婢女、妾媵弄髒,甚至有被風雨吹淋、被蟲鼠咬壞的,這實在是會敗壞自己的德行。每當我讀聖人之書時,從來沒有不恭恭敬敬地對待的,即便是一張破紙,只要上面有 【五經】的詞義或賢達的姓名,我也不敢胡亂用在污穢的地方。
【原文】
吾家巫覡禱請,絕於言議,符書章醮亦無祈焉,並汝曹所見也。勿為妖妄之費。

【譯文】
我們家從來不請巫婆神漢來為我們祈福禱告,也從不請道士來作法事,這些都是你們親自見到的。這些都是妖妄之事,你們也千萬不要花這種錢。
白定 發表於 2025-4-27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顏氏家訓·治家篇】詩解四闡微

顏之推先生於【治家篇】此章揭示家庭倫理三要義,其言約而義豐,今試為申說:

一、婦姑相處之道
文中指陳"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現象,實為傳統家庭常見之弊。考【禮記·內則】云"婦事舅姑,如事父母",然姑婦相處,往往失其中道。顏氏警示"寵婿則兄弟怨生,虐婦則讒行焉",此乃人性偏私所致。細究之,母女天性相連,而婦姑本為義合,情分天然有隔。智者當以【周易·家人卦】"利女貞"為訓,主婦持中守正,方能"正家而天下定"。

二、婚姻擇配之則
"婚姻素對"之說,源自【詩經·衛風】"氓之蚩蚩,抱布貿絲"之戒。顏氏承漢魏門第觀念,更重德業相配。觀東漢梁鴻、孟光"舉案齊眉",正是"素對"典範。此與【世說新語】載許允娶阮氏"賢女豈在色"可相印證。今人議婚,當思【白虎通】"昏者,昏時行禮,示陽下陰"之本,重德輕財,方合古禮。

三、典籍存護之義
"借人典籍,皆須愛護"之訓,可溯至【漢書·河間獻王傳】"實事求是"典故。古人得書不易,韋編三絕、鑿壁偷光,皆見珍重。顏氏生於亂世,親歷梁元帝焚書十四萬卷之痛,故特申此誡。今雖印刷便利,然敬惜字紙之心不可廢,此乃士君子"敬惜文脈"之體現。

要之,此章以家事見天道:婦姑和則家道昌,婚姻正則人倫明,典籍護則文脈續。顏氏將修身齊家之道,寓於日常細節之中,正合【大學】"治國在齊其家"之旨。讀者當於"虐婦有報"見因果之律,於"婚姻素對"知擇配之慎,於愛護典籍明文化之重,三者貫通,方得治家真諦。

(全文798字)
杜天明 發表於 2025-4-28 1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顏氏家訓·治家篇】詩解四闡微

顏黃門【治家】之篇,向為齊家要道。今觀"虐婦有報"一節,實乃洞徹人倫之微言。婦人天性,每寵子婿而虐兒婦,此偏私之弊,非獨傷婦姑之義,實乃亂家之本。寵婿則兄弟生怨,虐婦則讒言易入,家門失和,其源皆在母氏偏頗。諺雲"落索阿姑餐",誠哉斯言!婦姑相戕,終成循環果報,此中深意,足為世戒。

至若"婚姻素對"之訓,尤見顏氏卓識。婚姻之道,當重門第清濁,不可慕勢利而結姻婭。近世嫁娶,或貪貲財,或攀權貴,致使"販鬻祖曾"之譏,良可嘆也。顏公特舉梁朝子率"對巷修刺"之例,正為警醒世人:婚姻乃人倫之始,不可不慎。今人擇偶,當以德行為先,門風相配,方合古聖"素對"之義。

至於"借人典籍"之誡,更見先賢用心。顏氏舉"濟陽江祿"為例,雖讀未竟,必待整潔而後安,此真知書者之態也。典籍乃聖賢心血,豈容狼藉?今人借書,或卷帙損毀,或批點污損,甚者久假不歸,此皆不知敬惜字紙之過。顏公謂"借人典籍,皆須愛護",非獨為惜物,實乃敬學之道。

治家之要,在正倫理、慎婚姻、重典籍。顏氏此篇,言近旨遠,於細微處見大道。今之讀【家訓】者,當體察其微意,非徒記誦文字而已。一家之治,關乎天下,能不慎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