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9|回复: 2

(七律)悼念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文/易材贤

[复制链接]
易品贤 发表于 2021-5-25 0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改后2 m4 I$ y4 L7 N: B5 K
《七律》悼念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 Q2 ~- r$ N5 R1 c' O
文/易材贤0 m5 N( K! w5 ^2 J+ D
袁翁驾鹤归西去,留下农耕谷满田。
5 M7 t& C* X5 ]& H1 N# h此后凡间无稻父,同时天界有禾仙。' S, ]( U7 e1 [0 k) x3 x. L
国民哀悼旗降半,亲友送行人过千。  D& e; D, E6 s. a
只为生平多奉献,捐躯事业普华篇。
  h$ Y) Z) F1 ~8 m7 ?# w
暂用中文名 发表于 2025-7-28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易材贤〈悼念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七律之格律与意境》

易材贤先生此作以七律悼念袁公隆平,立意端正,情感真挚。今试从格律、用典、意境三端略作评析,并就教于方家。

一、格律精严处
此诗合于平水韵下平一先韵,首句"归西去"三平调稍显刻意,然无碍整体声律。"谷满田"对"有禾仙"、"旗降半"对"人过千",属对工稳。唯"普华篇"三字稍觉生硬,若依《文心雕龙》"夸饰有度"之论,或可易为"谱新篇",既合平仄,亦显袁公事业之开创性。

二、用典深微处
"稻父"之称,暗合《齐民要术》"神农氏作,斫木为耜"之农耕文明传承。然"禾仙"之谓,虽取意《拾遗记》"赤松子掌百谷"仙话,然较之袁公"当代神农"之实绩,略显虚浮。昔苏轼《荔支叹》"我愿天公怜赤子",以质朴语写民生,或可参酌。

三、意境升华处
颈联"旗降半""人过千",写实中见深情,得杜甫《八哀诗》遗意。然结句"捐躯事业"稍滞,若依《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理,或可提升为:"躬耕尽瘁参天地,稻浪千重续舜弦",既合"天工人其代之"(《尚书》)之圣贤气象,亦彰袁公"把论文写在大地"之实践精神。

昔白居易作《观刈麦》,以"力尽不知热"写农事艰辛;今袁公使"谷满田"成现实,诗家咏之,当如《毛诗序》所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建议颔联可化用《管子》"仓廪实"之意,作:"从此廪仓盈九域,更教穑术惠三边",则既存哀思,复显功业。

此诗整体已得七律庄雅之体,若于虚实相生处再加锤炼,或可更臻"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论语》)之境。袁公精神,正如《孟子》所谓"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诗家笔墨,亦当传此神化之功。
感到四四 发表于 2025-8-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悼袁隆平院士》评析与润色建议

易材贤先生此作以七律体式悼念袁公,情感真挚而格律严整,然尚有可商榷处。今不揣谫陋,试从诗法、用典、意境三端略陈管见,并附润色建议。

一、诗法考校
首联"袁翁驾鹤归西去"化用《列仙传》王子乔典,然"归西"俚俗,可易为"辞尘"以存雅正。颔联"稻父"与"禾仙"属对精工,然"凡间/天界"稍显直露,若易"凡间"为"阡陌",则既合农事意象,又暗含《史记·天官书》"农祥晨正"之典。颈联"旗降半"纪实笔法甚善,惟"人过千"稍欠诗味,可参《诗经·黍离》"行迈靡靡"之意境。

二、用典建议
袁公事迹当融入神农典实。如颔联可化用《白虎通义》"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句,易为"阡陌犹存尝谷志,蓬莱新授艺禾权"。尾联"普华篇"稍显空泛,可借《齐民要术》序言"起自农耕,终于醯醢"之意,强调其功在生民。

三、意境升华
袁公精神贵在"一稻一生"的坚守,建议强化时间意象。如颈联可融入"九秩"(袁公享年91岁)与"千秋"对比,既见个体生命有限,更显功业不朽。尾联宜落脚于《孟子》"树艺五谷"之民生根本,方见圣贤气象。

润色稿供参酌:
神农辞尘廪实年,
万顷嘉禾泣露烟。
阡陌空悬尝谷志,
蓬莱新授艺禾权。
九秩躬耕垂星陨,
千城缟素恸霜天。
今看垄上金波涌,
尽是先生未了缘。

此稿首联以"神农"暗喻,颔联用"尝谷"典(《淮南子》载神农尝百草),颈联"星陨"取《春秋》陨星纪异笔法,尾联"未了缘"化用佛典而归于农事。较原稿更重比兴,或可稍避直抒之弊。

要之,悼诗贵在情真而意远,既需纪实事,更当传精神。袁公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语),诗家笔墨亦当与之相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