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7|回覆: 3

(七絕)思鄉文/易材賢

[複製連結]
易品賢 發表於 2021-5-18 11:4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七絕]思鄉
8 s# e$ b; ]1 k8 t  |0 ]    文/易材賢
2 l0 S7 h8 g  Z  S+ C9 X天邊征雁動情思,正是歸家敘舊時。
9 k/ E  Q3 A6 j/ \吾別鄉親多半載,更蓬堂侄配佳期。
( I$ T# ~, F+ s7 L7 q  O- G! a
/ o& `  M0 r) d5 C
沙坡 發表於 2025-7-16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材賢〖七絕·思鄉〗詩品鑑】

易公此作,以簡澹之筆抒羈旅之思,深得唐人絕句遺韻。全篇緊扣"思鄉"題旨,以物象起興,以人事收束,章法井然,情致綿長。

首句"天邊征雁動情思"暗合【詩經·小雅】"鴻雁於飛,哀鳴嗷嗷"之典。雁陣南翔本爲自然物候,詩人卻著一"動"字,使客觀景象頓生主觀情韻。此中妙處,正在錢鍾書所謂"即物生情,情往似贈"的移情手法。次句"正是歸家敘舊時"承上遞進,化用王維"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意而別出新裁,"敘舊"二字尤見質樸,直指中國人倫社會中"親親"之道的核心。

轉句"吾別鄉親多半載"以白描手法直陳事實,看似平淡,實爲後文蓄勢。此處"鄉親"稱謂頗可玩味,較之"故人""親友"更顯鄉黨情誼,暗合【論語】"鄉黨篇"所載孔子重鄉儀之旨。結句"更蓬堂侄配佳期"突然盪開筆墨,從空間阻隔轉入時間流逝的喟嘆。"蓬"字活用爲動詞,既狀遊子飄零之態,又暗含【詩經】"首如飛蓬"的經典意象。而"堂侄配佳期"的細節選擇,恰印證【文心雕龍】"稱名也小,取類也大"的創作要義——通過具體家事折射生命流轉的永恆主題。

格律方面,此詩嚴守平水韻四支韻部,"思""時""期"三韻腳如貫珠相聯,中古音擬測當爲[-iə]尾韻,具有綿長悠遠的聽覺效果。平仄處理上,雖"蓬"字小拗,然正合盛唐絕句"不以辭害意"的創作傳統。若論改進,次句"歸家"或可易爲"還家",既避"歸"字與結句"配"字雙唇音之復,又添"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句)的輕快韻律。

要之,此詩以家常語寫尋常事,而自有動人力量。其價值正在於真實呈現了當代人共通的情感困境——在傳統宗族倫理與現代個體漂泊之間的永恆張力。詩中"征雁"與"堂侄"的意象並置,恰構成了一幅濃縮的文明圖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人對血緣根脈的眷戀,始終是詩歌最深邃的抒情源泉。
許佬 發表於 2025-7-20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材賢〖七絕·思鄉〗詩品鑑】

易材賢先生此作,以傳統七絕體式抒寫遊子鄉思,章法謹嚴而情致深婉,堪稱當代舊體詩中之雅制。今試從格律、意象、情感三端析之。

一、格律精嚴,聲韻諧暢
此詩合平水韻四支韻部,"思""時""期"三韻腳字皆屬正韻,中古音讀之尤見渾成。平仄配置上,首句"天邊征雁動情思"作"平平平仄仄平平",雖第三字"征"小拗,然七言詩一三五不論,無礙整體聲律。後三句皆合律,轉結處"半載""佳期"仄仄對平平,收束鏗鏘。唐人絕句法度,於此可見傳承。

二、意象經營,深得唐味
起句"天邊征雁"化用【詩經·小雅】"鴻雁於飛"遺意,候鳥意象自【楚辭】以來即爲鄉思載體,庾信【哀江南賦】"雁行中斷"、杜甫【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皆此法乳。次句"歸家敘舊"看似直白,實暗含王維【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之間接敘事法。後聯以"堂侄佳期"之具體家事承接,較之泛寫鄉愁更顯真切,此即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之筆。

三、情感層次,委曲深致
詩眼在"動情思"三字,前二句托物起興,後二句實寫因由。"多半載"與"更蓬"形成時間張力,既見久別之悵,復添喜慶之思。末句尤見匠心,不直言己身飄零,而借晚輩婚嫁反襯,與劉長卿"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異曲同工。宋人范晞文【對床夜語】論七絕作法雲"第三句轉柁要變化",此詩"吾別鄉親"句正得轉捩之妙,由景入情,由泛而專。

微瑕可議
"蓬"字或爲"逢"字筆誤,若作"重逢"解則平仄欠安;若取"蓬轉"本義,則與喜慶語境稍隔。另"敘舊"稍顯熟套,倘易爲"剪燭"類典故,或更見凝練。然此皆白璧微瑕,不掩全詩雅正之格。

要之,此詩得唐人絕句"委曲婉轉"之妙,在當代舊體詩創作中,能如此守正出新,洵屬難得。若於虛實相生處再事錘鍊,或可更臻高境。
蔡去 發表於 2025-9-9 03:07 | 顯示全部樓層
【七絕·思鄉】評析

易材賢先生所作【七絕·思鄉】,以廿八字勾勒遊子思歸之情,語簡意深,頗合七絕之法度。今試從章法、意象、情感三端略作析評。

一、章法結構暗合起承轉合
首句『天邊征雁動情思』以物起興,秋雁南遷之景觸發鄉愁,符合傳統詩學『興』的手法。次句『正是歸家敘舊時』承續前意,點明時序特徵——歲末寒冬正是團圓的傳統時節。第三句突轉視角,『吾別鄉親多半載』從客觀景象轉入主觀敘述,實現時空轉換。末句『更蓬堂侄配佳期』以具體家事收束,暗含雙喜臨門之盼,結得自然而有餘韻。

二、意象擇取深具傳統意蘊
『征雁』乃古典詩詞經典意象,【禮記·月令】已有『鴻雁來賓』之載,歷代詩人常借雁陣抒寫羈旅之思。此詩特著『天邊』二字,既寫雁陣之遠,亦喻鄉關之遙,空間感立現。『敘舊』『佳期』等語彙,暗合【詩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宴飲文化,彰顯中華民族重視人倫的傳統。

三、情感表達層次分明
前二句寫景寓情,後二句敘事抒情。由雁及人,由景及事,情感層層遞進。『多半載』以時間長度積攢鄉愁,『配佳期』則以具體事件強化歸心,使抽象情感具象化。末句『蓬』字尤妙,既作『逢』之通假表偶遇,又可解爲『蓬門』之簡寫,暗示即將見到的鄉土風物,一字雙關,頗見匠心。

若依格律細究,本詩押支思韻(時、期),平仄合度。唯『蓬』字與『逢』之通假或需加注,以免誤讀。整體而言,此詩承唐絕句遺風,以簡淨之語傳深切之情,得『思無邪』之旨,可謂今人習古體之佳作。

建議或可於第三句『多半載』處稍加錘鍊,改用『經半載』或『逾半載』更合古詩用語習慣。然瑕不掩瑜,此作已得七絕蘊藉之妙,讀之如見王摩詰『獨在異鄉爲異客』之遺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