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材贤〈七绝·思乡〉诗品鉴》 易公此作,以简澹之笔抒羁旅之思,深得唐人绝句遗韵。全篇紧扣"思乡"题旨,以物象起兴,以人事收束,章法井然,情致绵长。
首句"天边征雁动情思"暗合《诗经·小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之典。雁阵南翔本为自然物候,诗人却着一"动"字,使客观景象顿生主观情韵。此中妙处,正在钱锺书所谓"即物生情,情往似赠"的移情手法。次句"正是归家叙旧时"承上递进,化用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意而别出新裁,"叙旧"二字尤见质朴,直指中国人伦社会中"亲亲"之道的核心。
转句"吾别乡亲多半载"以白描手法直陈事实,看似平淡,实为后文蓄势。此处"乡亲"称谓颇可玩味,较之"故人""亲友"更显乡党情谊,暗合《论语》"乡党篇"所载孔子重乡仪之旨。结句"更蓬堂侄配佳期"突然荡开笔墨,从空间阻隔转入时间流逝的喟叹。"蓬"字活用为动词,既状游子飘零之态,又暗含《诗经》"首如飞蓬"的经典意象。而"堂侄配佳期"的细节选择,恰印证《文心雕龙》"称名也小,取类也大"的创作要义——通过具体家事折射生命流转的永恒主题。
格律方面,此诗严守平水韵四支韵部,"思""时""期"三韵脚如贯珠相联,中古音拟测当为[-iə]尾韵,具有绵长悠远的听觉效果。平仄处理上,虽"蓬"字小拗,然正合盛唐绝句"不以辞害意"的创作传统。若论改进,次句"归家"或可易为"还家",既避"归"字与结句"配"字双唇音之复,又添"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句)的轻快韵律。
要之,此诗以家常语写寻常事,而自有动人力量。其价值正在于真实呈现了当代人共通的情感困境——在传统宗族伦理与现代个体漂泊之间的永恒张力。诗中"征雁"与"堂侄"的意象并置,恰构成了一幅浓缩的文明图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对血缘根脉的眷恋,始终是诗歌最深邃的抒情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