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85|回復: 3

(五律)咏天鹅,文/易建真

[複製鏈接]
易品贤 發表於 2021-5-6 12:0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律]咏天鹅
! I" n( ?. r% }7 F: L: M文/易建真(福建 漳平)
2 T4 W9 l0 _  ~7 O. j高天一字诗,自古有谁知。
6 w1 [9 R$ h! I) k. {暑往南来早,春临北去迟。0 Z5 R; W; h6 D2 E  v& O( d- m" G$ R' _
垂怜关外景,隐忍腹中饥。# f6 N7 r5 m5 |3 K5 Q2 ^
立志应长远,筹谋决胜棋。/ s; o* K/ B' _$ J
傎倒 發表於 2025-4-7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律·咏天鹅》解诂

易建真先生此作,诚得咏物诗三昧。全篇以"天"字领起,以"棋"字作结,中间六句层层递进,不惟状物之形,更得物之神,可谓深谙"体物写志"之旨。

首联"高天一字诗,自古有谁知"妙在双关。"一字诗"既状群雁成行之态,又暗合《周易》"太极生两仪"之象。考《吕氏春秋·仲秋纪》载:"候雁来",高诱注:"雁自南方来,将北反其居",诗人用"自古"二字,正暗合此典,使咏物顿生历史厚重感。

颔联"暑往南来早,春临北去迟"深得《文心雕龙·物色》篇"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之妙。对仗中见变化,"早""迟"二字尤见锤炼之功。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雁乃"阳鸟",其迁徙本应节气,诗人特以时间错位写法,暗喻处世当审时度势之理。

颈联转写情志,"垂怜""隐忍"二词最见精神。《毛诗·小雅·鸿雁》郑笺云:"鸿雁知辟阴阳寒暑",此处化古语而创新意。对关外景致之"垂怜",实为仁者胸怀;腹中饥馑之"隐忍",正是勇者气度。较之骆宾王《咏雁》"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更多几分人世沧桑。

尾联"立志应长远,筹谋决胜棋"卒章显志,将物象提升至哲理高度。《史记·货殖列传》言"与时俯仰",此诗反用其意,主张主动筹谋。以棋局喻人生,暗合《棋经》"多算胜,少算不胜"之理,使咏物诗兼具《周易》"变通趋时"的智慧。

通观全诗,四联暗合起承转合之法:首联破题,颔联承写,颈联转折,尾联合道。平仄谨遵《广韵》,对仗合乎《文镜秘府论》"的名对"规范。尤可贵者,能在二十字中融《诗》之比兴、《易》之哲思、《史》之通达,非深于国学之道者不能为也。
王立宁 發表於 2025-7-28 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律·咏天鹅》诗学品鉴

易建真先生此作以天鹅为咏叹对象,托物言志,格律工稳,颇得五言律诗之正脉。全诗以"高天一字诗"起兴,结于"筹谋决胜棋",气脉贯通而不失含蓄,今试析其妙处。

一、意象经营见匠心
首联"高天一字诗,自古有谁知"化实为虚,将雁阵南迁之自然现象升华为天地诗行。"一字"既状其形,又暗合《周易》"天一地二"之数理,赋予物象哲学意蕴。颔联"暑往南来早,春临北去迟"暗用《易经》"寒往则暑来"的时空观,以候鸟迁徙喻示阴阳消长之理,对仗中见时空张力。

二、比兴手法蕴深意
颈联"垂怜关外景,隐忍腹中饥"转入抒情,用"垂怜""隐忍"双拟人笔法。《礼记》云"君子慎独",此联恰似天鹅的君子之德:既有关怀天地之仁,又有克己忍饥之智。尾联"立志应长远,筹谋决胜棋"点明题旨,取《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之意,将物性提升至人生境界。

三、声律技法考究
全诗押平水韵四支韵部,"诗""知""迟""饥""棋"五韵皆属商声,清越中自带坚毅之气。中二联"南来早"对"北去迟","关外景"应"腹中饥",方位词与状态词交错,符合《文心雕龙》"俪采百字之偶"的要求。第三字"往""临""怜""忍"四字皆为动词,暗合《诗人玉屑》"五言诗眼要活"之说。

四、可商榷处
若依《沧浪诗话》"诗忌直露"之论,尾联议论稍显直白。昔人咏雁,如杜甫"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以景结情,或可借鉴。另"关外景"稍觉泛泛,若取具体意象如"陇头云""衡阳浦"等典故,或更见厚重。

此诗整体承晚唐咏物遗韵,得宋人理趣精神。其可贵者,在能于二十字中立其大体,四十字中完其神韵,所谓"即物达情,即事寓理",非深于诗者不能为也。建议作者可再参详李商隐《蝉》、崔涂《孤雁》等作,于虚实相生处更进一层。
胡同柄昌 發表於 2025-9-9 0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咏天鹅》一诗以五律之体,凝天地之象,寄鸿鹄之志,今试析其妙处,兼论诗中托物言志之道。

首联“高天一字诗,自古有谁知”起势超然。天鹅列阵如诗,暗合《周易》“在天成象”之理,其飞行之序本是造化书就的玄文,然世人多视而不见,故言“谁知”,深得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孤诣。颔联“暑往南来早,春临北去迟”以时空交错写候鸟习性,实则暗喻君子审时度势之智。《淮南子》云“圣人举事,动顺于时”,诗中“早”“迟”二字非徒记时,更见进退有度的生命节律。

颈联“垂怜关外景,隐忍腹中饥”转折入微,揭天鹅迁徙之苦。表面写其眷恋山河而甘忍饥寒,实则以《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之精神,状写成就大业者必经之磨砺。尾联“立志应长远,筹谋决胜棋”直抒胸臆,将物象升华为心象。天鹅之迁实如棋局,须有《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之谋略,此间透出的不仅是生物本能,更是中华文化中“厚积薄发”的生存智慧。

通观全诗,作者深得咏物诗“不即不离”之三昧。四联诗由形入神,由物及人,既恪守五律起承转合之法度,又融贯《诗经》比兴之传统。尤可贵者,诗中“一字诗”“决胜棋”等意象,巧妙连通文学与博弈之道,令天鹅之姿成为天人合一的象征。此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正是继承王羲之《鹅池记》以禽鸟喻道的文脉,在当代旧体诗创作中堪称佳例。

(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