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24|回覆: 2

暮春文/易材賢

[複製連結]
材賢 發表於 2021-4-30 09:5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七絕】暮春$ l4 U: p( s9 p
文/易材賢% l4 r8 ?# ^0 k. e
陽光雨露暖風隨,桃李飄香柳吐枝。
" _9 W# }) F1 v& z$ Q+ C# Q, l汗伴村姑忙種稻,自知不敢誤農時。, o6 y0 H  g4 l" ^0 Z! D5 i
唐言幾 發表於 2025-5-1 13:12 | 顯示全部樓層
【暮春】詩評:耕讀傳統中的時間意識與文人情懷

易材賢先生【暮春】一絕,以簡淨筆觸勾勒暮春農事圖景,其可貴處在於承繼了中國古典詩歌"耕讀相濟"的精神傳統。全詩四句,前二句狀物,後二句寫人,章法井然中暗含天人相應的哲學意趣。

首句"陽光雨露暖風隨"以複合意象鋪陳春氣,陽光、雨露、暖風三者並列,不假修飾而自然成韻,深得【詩經】"習習谷風,以陰以雨"的賦法精髓。"隨"字尤妙,既寫自然節律之和順,又暗喻農時不可逆的必然性。次句"桃李飄香柳吐枝"轉入特寫,桃李之香屬嗅覺,柳枝之動屬視覺,感官的交疊運用,恰是王維"詩中有畫"的遺韻。此二句看似閒筆,實爲後文農耕場景鋪設天道背景,與【齊民要術】"順天時,量地利"的農學思想遙相呼應。

轉句"汗伴村姑忙種稻"陡現人文關懷,"汗"字直指農耕辛勞,而"伴"字溫柔,詩人以觀察者身份參與農事,此中姿態令人想起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的平視視角。結句"自知不敢誤農時"最具深意,"自知"二字既指農人的經驗智慧,亦透露出士大夫對農耕文明的敬畏。這種雙重認知,正是【尚書·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的現代表達。

從詩學傳統看,此詩可貴處有三:其一,突破傳統田園詩"旁觀式"寫作,將自身納入勞動場景;其二,以七絕短制承載"重農"主題,實現體裁與內容的巧妙平衡;其三,末句的自我警醒,延續了白居易【觀刈麥】"念此私自愧"的士人自省精神。

若論微瑕,"桃李飄香"與"柳吐枝"雖爲暮春典型意象,然在當代城鄉變遷背景下,或可注入更具時代特徵的物候觀察。然此小疵不掩大雅,全詩以二十八字濃縮農耕文明的時間智慧,其價值正在於提醒現代人:在機械計時盛行的時代,我們仍需保持對自然節律的謙卑。

(全文798字)
李文義 發表於 2025-7-14 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暮春】詩評:論易材賢七絕中的農時書寫與自然觀照

易材賢先生【暮春】一絕,以簡淨之筆勾勒季候變遷與農事勞頓,深得唐人絕句"即景會心"之妙。全詩四句二十八言,卻暗合【月令】"孟春勸耕,仲春勞農"之古典農政精神,更融貫宋人"格物致知"的觀物傳統,可謂小制而宏旨。

首句"陽光雨露暖風隨"以天象開篇,取【詩經·豳風】"春日載陽"之意象,而"隨"字尤見匠心。此字既狀自然時序之和諧,又暗喻【周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形"的生生之德。次句"桃李飄香柳吐枝"轉入物候特寫,"飄香"與"吐枝"形成嗅覺與視覺的通感,恰如王安石"綠陰幽草勝花時"之句法,而更具農家本色。此二句看似閒筆,實爲後文農事張本,正如【文心雕龍】所謂"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

轉句"汗伴村姑忙種稻"陡見人事,以"汗"字爲詩眼。【齊民要術】載:"春種欲深,夏種欲淺",詩中"忙種稻"三字正是對古農書的詩意註腳。而"村姑"意象之選用,較之傳統田園詩常見的"老農"形象,更見新時代氣息。結句"自知不敢誤農時"化用【孟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之理,以白描口語收束全篇,恰似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牆來"的平實風格。

此詩最可貴者,在其對"農時"的現代詮釋。古人觀星象以定農時,今人依節氣而作田功,詩中"不敢誤"三字,既承【呂氏春秋】"敬授民時"之王道傳統,又暗合當代"三農"政策之要義。其語言雖淺近,然"暖風隨"與"忙種稻"的意象對舉,已構建出天道與人道相參的哲學框架,較之純粹詠景之作,更見思想深度。

若論微瑕,或可商榷處在於意象組合稍顯平實。王維【渭川田家】以"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的陌生化處理取勝,而此詩"桃李柳"之屬略失之熟。然此正可見作者"寧拙毋巧"的創作態度,恰如陶淵明"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的真率。

要之,此詩以農事爲經,以天時爲緯,在七絕短制中完成對"天人合一"理念的詩性闡釋。其價值不僅在於繼承杜甫【春日憶李白】"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的比興傳統,更在於爲當代舊體詩創作如何回應現實生活,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範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