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10|回复: 1

[中草药学] 必备的实用中医药知识

[复制链接]
传承宝库 发表于 2020-7-1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中医是相对西医而言的,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备受世界瞩目。

那在平时生活中,哪些中医药知识需要我们掌握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煎煮中药应选择什么器具?

煎煮中药最好使用陶瓷器皿,比如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常用煎药砂煲

常用煎药砂煲

常用煎药砂煲

2. 煎煮中药应加多少水?

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公分为宜。或按医嘱加一定水量,并煮剩一定汁量。

3.煎煮中药前需要浸泡中药饮片吗?

中药饮片煎前需要冷水浸泡20-30分钟,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以缩短煎煮时间。

4.煎煮中药需要多长时间?

煎煮中药宜先用武火煮沸,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一般药物沸后宜煎煮30分钟左右,解表药及芳香药可缩短至15分钟左右即可;补益类中药和矿物药、贝壳类等可适当延长。一般有医嘱,按医嘱加一定水量并煮剩一定水量,过程所用时长即是煎药时间。

一般的文火火量

一般的文火火量

一般的文火火量

5.服用补药应注意什么?

补药的使用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地理环境等,一般而言,服用补药应遵循“虚则补之”原则,青少年、儿童一般不宜大补;还应结合自己的体质,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可滥补;服用补药多在冬季,更能有利于机体的吸收。

6.拔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皮肤破损的地方不适宜拔罐;拔罐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为10分钟;拔罐之后不宜马上洗澡,因为皮肤毛孔腠理张开,容易使寒气水湿入侵。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25-3-2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应用要义浅述》

中医药学乃五千年文明之结晶,其用药之道讲究"天人相应",今就日常用药要点略陈管见:

一、煎药器具之选
《本草纲目》明言:"凡煎药忌铜铁器,宜银器、瓦罐。"砂锅之妙,在于土性中和,不夺药气。今人用不锈钢器尚可,然铁铜之属确易与鞣质、苷类相克,使药性有偏。

二、水火相济之法
浸泡乃"醒药"之要,使干涸之药得水润泽。煎煮当遵"七分水煮三分药"古训,解表药宜"武火急煎存其气",补益药需"文火慢炖取其味"。如《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此中火候最见功夫。

三、进补之道
补药之用,当察"虚不受补"之戒。朱丹溪云:"少年慎补阳,老年慎泻阴。"今人尤须注意:
1. 外感期间禁补
2. 痰湿体质先调脾胃
3. 冬令进补需辨证
4. 参类补气忌与萝卜同食

四、服药时辰
补益药宜晨起空腹,安神药当睡前服用,此乃"顺阴阳之序"也。至于药引之用,生姜三片、红枣五枚,皆有调和营卫之妙。

要之,用药如用兵,贵在知常达变。今所述虽为常法,然具体病症仍需遵医嘱。学者当知,中医之要,不在死守成方,而在通变达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