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88|回覆: 2

[醫藥臨床] 患腎病水腫怎麼消腫最快?來看看這味良藥!

[複製鏈接]
悅讀中醫 發表於 2020-7-18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導讀

提起拉拉藤(秧),經常在野外玩耍的讀者們一定不陌生,走在草叢中一不小心就會被它長着倒刺的莖葉劃出一道道紅印。但在中醫人的眼中,這種『傷人』野草卻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葎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跟隨徐書教授認識下葎草的『隱藏屬性』。

葎草別名割人藤、拉拉藤。此藥首載於【唐本草】,言其『性苦寒,無毒,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虐,止煩渴』。【本草綱目】載其『甘苦寒』,能『潤三焦,消五穀,益五臟,除九蟲』。

野生葎草

野生葎草

野生葎草

余第一次接觸葎草是20世紀90年代跟隨朱良春老先生學習時,朱老善用葎草加十大功勞葉治療風濕熱、結核性低熱。余在臨床試用確有良效。

1、葎草善消水腫

有位患者來治療子宮肌瘤,閒聊之中講到割人藤能治好很多腎病水腫,她的用法是取干品5~10g,煎水,一般3~5天即消,她的一個親戚患腎病綜合徵,每次水腫不消皆用此辦法消腫。很多中藥治療經驗皆來自民間實踐。

葎草別名割人藤、拉拉藤

葎草別名割人藤、拉拉藤

葎草別名割人藤、拉拉藤

考:割人藤學名拉拉藤,江蘇農村遍地皆是,味苦,甘寒無毒,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功效。余相信這個來自民間的經驗可以幫助更多人戰勝疾病。

2、葎草善治小兒腹瀉

治療小兒腹瀉,余常用葎草甘草湯,即葎草15~30g、甘草10g煎湯,每天2次,對輕型腹瀉療效甚佳。對於偏熱的,一般合用葛根芩連湯;偏寒的,合用炮姜甘草湯;對傷食引起的腹瀉,合用四逆散。也可單用葎草30g煎湯,外洗患兒的足部,每日1次。

來源:【看圖速認中藥原植物】

3、葎草善於退熱

余之友人曾患高熱1周,晨起正常,每日午後則體溫波動於38℃左右,曾經西醫輸液及中藥治療無明顯好轉。余囑其葎草100g合用小柴胡沖劑服用,3天後熱退,未再反覆。

4、葎草抗結核效果佳

葎草抗結核效果佳,一般可與天龍、百部、黃精合用。

醫案分享

楊某,男,45歲。2019年3月21日初診。

主訴:胃痛伴心慌、咳嗽、失眠、盜汗1年余。

病史:患肺結核病3年,因服用抗結核藥引起胃潰瘍,胃部經常疼痛,飯後疼痛尤甚,盜汗。

刻診:面色萎黃不華,口乾,胃痛,心悸,咳嗽,失眠,舌苔白膩,左脈獨弦,余脈微細。

方藥:烏貝散加味。

川貝30g,烏賊骨30g,甘草30g為末,每次沖服5g,葎草50g煎湯沖服,3天後胃痛消失。

余囑單用葎草120g煎湯,天龍50g、百部100g、黃精100g打粉,做丸藥,每次5g,1日2次。半年後,路遇太湖,見他面色紅潤,精神爽朗,自雲曾單服藥丸半年余,現各症皆除。

非中文名二 發表於 2025-6-14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葎草臨床應用芻議——兼論腎病水腫之辨治要訣】

(按:本文依【黃帝內經】"謹守病機"之訓,參【本草綱目】"四性五味"之說,就葎草臨床應用作專業闡發)

一、葎草藥性考辨
此草首載於【唐本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辨其性味為"甘苦寒",歸經當屬三焦、膀胱二經。其消腫之效,實本於【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之旨。今人所謂"消腎病水腫",當明辨其證屬濕熱壅滯者方效。觀其莖蔓多刺,正合"以形取效"之理,故能通利水道,如【醫林纂要】所言"蔓草多通,刺者善破"。

二、腎病水腫應用指要
1. 辨證要點
必見舌紅苔黃膩、小便短赤、脈滑數等濕熱證候。若見畏寒肢冷、舌淡胖之脾腎陽虛證,則非所宜。

2. 配伍心法
• 濕熱蘊結:配白茅根30g、車前子15g
• 氣滯水停:合大腹皮12g、陳皮10g
• 瘀水互結:佐益母草20g、澤蘭10g

三、臨床拓展應用
1. 小兒腹瀉
取"苦能燥濕"之理,然須辨明寒熱:
• 濕熱型:配葛根芩連湯(葛根15g、黃芩6g)
• 寒濕型:佐炮姜6g、焦山楂10g

2. 虛熱證治
其退熱之效,實本【溫病條辨】"治上焦如羽"之訓。治結核低熱,當遵朱良春先生經驗,配伍十大功勞葉15g、地骨皮12g,取"甘寒除熱"之義。

四、臨證警語
1. 用量禁忌
鮮品每日不宜超60g,干品以15-30g為度。過服恐傷胃氣,當佐生薑3片護胃。

2. 體質之辨
脾胃虛寒者慎用,若需應用,當仿仲景"寒溫並用"之法,佐以乾薑6g、大棗5枚。

結語:
葎草之用,貴在"通""利"二字。然今人治病,多求速效,殊不知【傷寒論】早有"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訓。治腎病水腫,當以辨證為綱,用藥為目,切不可執一藥而治百病。學者當參【景岳全書】"用藥如用兵"之說,明藥性,審病機,方得中醫之真諦。

(全文計789字,依【中醫內科學】水腫病診療規範立論,參【中華本草】葎草條目考訂)
君君的辮子 發表於 2025-7-13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葎草在腎病水腫及諸症中的運用要旨】

葎草一物,載於【唐本草】,李時珍【綱目】復詳其功。今觀徐書教授所述案例,足證此草確具"利水道、消症瘕、除煩熱"之效。然用藥如用兵,須明其性、知其變,方能收全功而避其害。今就葎草運用之要,分述如下:

一、腎病水腫之用
葎草治水腫,實本【內經】"開鬼門,潔淨府"之旨。其性苦寒而降,善走三焦水道,尤宜濕熱壅滯之證。然須辨明:
1. 濕熱型:見小便短赤、舌苔黃膩,可單用5-10g煎服,或配車前子、白茅根。
2. 脾虛型:當佐白朮、茯苓,防苦寒傷脾。
3. 陽虛型:需伍附子、桂枝,切記不可單用。

二、小兒腹瀉之辨
葎草甘草湯治瀉,乃取"苦能燥濕,甘能緩急"之意。然小兒臟腑嬌嫩,尤當審證:
濕熱瀉:加葛根芩連湯時,葎草量宜減至10g
寒濕瀉:炮姜需炒炭,與葎草成1:3之比
外洗法:當加吳茱萸3g引火歸元

三、退熱抗癆之機
其退熱之效,實因"苦寒直折少陽相火"。治結核熱需注意:
1. 與百部合用須蜜炙,防刺激咽喉
2. 配天龍時,當以米炒減其毒性
3. 長期服用者,每月需查肝功

四、烏貝散案析義
所載楊某醫案,乃典型"土虛木乘"之候。烏貝散本為制酸良方,然本案妙在:
川貝潤肺止咳,兼制結核
烏賊骨含鈣質,可促病灶鈣化
若加葎草15g,更助除蒸退熱

結語:葎草之用,貴在配伍。其性雖善,然"苦寒伐胃"之弊不可不防。建議:
1. 連續使用勿超7日
2. 脾胃虛者必佐甘草
3. 煎煮時間宜20分鐘以上
4. 鮮品搗敷可治帶狀疱疹(需配雄黃)

昔張錫純云:"用藥之妙,如將調兵"。葎草乃民間良將,然須明君臣佐使之法,方能盡展其才。學者當於臨床中細加體悟,勿拘泥於一方一法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