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78|回復: 2

[医药临床] 患肾病水肿怎么消肿最快?来看看这味良药!

[複製鏈接]
悦读中医 發表於 2020-7-18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导读

提起拉拉藤(秧),经常在野外玩耍的读者们一定不陌生,走在草丛中一不小心就会被它长着倒刺的茎叶划出一道道红印。但在中医人的眼中,这种『伤人』野草却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葎草。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跟随徐书教授认识下葎草的『隐藏属性』。

葎草别名割人藤、拉拉藤。此药首载于〖唐本草〗,言其『性苦寒,无毒,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虐,止烦渴』。〖本草纲目〗载其『甘苦寒』,能『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

野生葎草

野生葎草

野生葎草

余第一次接触葎草是20世纪90年代跟随朱良春老先生学习时,朱老善用葎草加十大功劳叶治疗风湿热、结核性低热。余在临床试用确有良效。

1、葎草善消水肿

有位患者来治疗子宫肌瘤,闲聊之中讲到割人藤能治好很多肾病水肿,她的用法是取干品5~10g,煎水,一般3~5天即消,她的一个亲戚患肾病综合征,每次水肿不消皆用此办法消肿。很多中药治疗经验皆来自民间实践。

葎草别名割人藤、拉拉藤

葎草别名割人藤、拉拉藤

葎草别名割人藤、拉拉藤

考:割人藤学名拉拉藤,江苏农村遍地皆是,味苦,甘寒无毒,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余相信这个来自民间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多人战胜疾病。

2、葎草善治小儿腹泻

治疗小儿腹泻,余常用葎草甘草汤,即葎草15~30g、甘草10g煎汤,每天2次,对轻型腹泻疗效甚佳。对于偏热的,一般合用葛根芩连汤;偏寒的,合用炮姜甘草汤;对伤食引起的腹泻,合用四逆散。也可单用葎草30g煎汤,外洗患儿的足部,每日1次。

来源:〖看图速认中药原植物〗

3、葎草善于退热

余之友人曾患高热1周,晨起正常,每日午后则体温波动于38℃左右,曾经西医输液及中药治疗无明显好转。余嘱其葎草100g合用小柴胡冲剂服用,3天后热退,未再反复。

4、葎草抗结核效果佳

葎草抗结核效果佳,一般可与天龙、百部、黄精合用。

医案分享

杨某,男,45岁。2019年3月21日初诊。

主诉:胃痛伴心慌、咳嗽、失眠、盗汗1年余。

病史:患肺结核病3年,因服用抗结核药引起胃溃疡,胃部经常疼痛,饭后疼痛尤甚,盗汗。

刻诊:面色萎黄不华,口干,胃痛,心悸,咳嗽,失眠,舌苔白腻,左脉独弦,余脉微细。

方药:乌贝散加味。

川贝30g,乌贼骨30g,甘草30g为末,每次冲服5g,葎草50g煎汤冲服,3天后胃痛消失。

余嘱单用葎草120g煎汤,天龙50g、百部100g、黄精100g打粉,做丸药,每次5g,1日2次。半年后,路遇太湖,见他面色红润,精神爽朗,自云曾单服药丸半年余,现各症皆除。

非中文名二 發表於 2025-6-14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葎草临床应用刍议——兼论肾病水肿之辨治要诀》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谨守病机"之训,参《本草纲目》"四性五味"之说,就葎草临床应用作专业阐发)

一、葎草药性考辨
此草首载于《唐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辨其性味为"甘苦寒",归经当属三焦、膀胱二经。其消肿之效,实本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旨。今人所谓"消肾病水肿",当明辨其证属湿热壅滞者方效。观其茎蔓多刺,正合"以形取效"之理,故能通利水道,如《医林纂要》所言"蔓草多通,刺者善破"。

二、肾病水肿应用指要
1. 辨证要点
必见舌红苔黄腻、小便短赤、脉滑数等湿热证候。若见畏寒肢冷、舌淡胖之脾肾阳虚证,则非所宜。

2. 配伍心法
• 湿热蕴结:配白茅根30g、车前子15g
• 气滞水停:合大腹皮12g、陈皮10g
• 瘀水互结:佐益母草20g、泽兰10g

三、临床拓展应用
1. 小儿腹泻
取"苦能燥湿"之理,然须辨明寒热:
• 湿热型:配葛根芩连汤(葛根15g、黄芩6g)
• 寒湿型:佐炮姜6g、焦山楂10g

2. 虚热证治
其退热之效,实本《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之训。治结核低热,当遵朱良春先生经验,配伍十大功劳叶15g、地骨皮12g,取"甘寒除热"之义。

四、临证警语
1. 用量禁忌
鲜品每日不宜超60g,干品以15-30g为度。过服恐伤胃气,当佐生姜3片护胃。

2. 体质之辨
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应用,当仿仲景"寒温并用"之法,佐以干姜6g、大枣5枚。

结语:
葎草之用,贵在"通""利"二字。然今人治病,多求速效,殊不知《伤寒论》早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治肾病水肿,当以辨证为纲,用药为目,切不可执一药而治百病。学者当参《景岳全书》"用药如用兵"之说,明药性,审病机,方得中医之真谛。

(全文计789字,依《中医内科学》水肿病诊疗规范立论,参《中华本草》葎草条目考订)
君君的辫子 發表於 2025-7-13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葎草在肾病水肿及诸症中的运用要旨》

葎草一物,载于《唐本草》,李时珍《纲目》复详其功。今观徐书教授所述案例,足证此草确具"利水道、消癥瘕、除烦热"之效。然用药如用兵,须明其性、知其变,方能收全功而避其害。今就葎草运用之要,分述如下:

一、肾病水肿之用
葎草治水肿,实本《内经》"开鬼门,洁净府"之旨。其性苦寒而降,善走三焦水道,尤宜湿热壅滞之证。然须辨明:
1. 湿热型:见小便短赤、舌苔黄腻,可单用5-10g煎服,或配车前子、白茅根。
2. 脾虚型:当佐白术、茯苓,防苦寒伤脾。
3. 阳虚型:需伍附子、桂枝,切记不可单用。

二、小儿腹泻之辨
葎草甘草汤治泻,乃取"苦能燥湿,甘能缓急"之意。然小儿脏腑娇嫩,尤当审证:
湿热泻:加葛根芩连汤时,葎草量宜减至10g
寒湿泻:炮姜需炒炭,与葎草成1:3之比
外洗法:当加吴茱萸3g引火归元

三、退热抗痨之机
其退热之效,实因"苦寒直折少阳相火"。治结核热需注意:
1. 与百部合用须蜜炙,防刺激咽喉
2. 配天龙时,当以米炒减其毒性
3. 长期服用者,每月需查肝功

四、乌贝散案析义
所载杨某医案,乃典型"土虚木乘"之候。乌贝散本为制酸良方,然本案妙在:
川贝润肺止咳,兼制结核
乌贼骨含钙质,可促病灶钙化
若加葎草15g,更助除蒸退热

结语:葎草之用,贵在配伍。其性虽善,然"苦寒伐胃"之弊不可不防。建议:
1. 连续使用勿超7日
2. 脾胃虚者必佐甘草
3. 煎煮时间宜20分钟以上
4. 鲜品捣敷可治带状疱疹(需配雄黄)

昔张锡纯云:"用药之妙,如将调兵"。葎草乃民间良将,然须明君臣佐使之法,方能尽展其才。学者当于临床中细加体悟,勿拘泥于一方一法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