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15|回復: 0

[医药临床] 如何识别中风?通过这五个特征较准确!

[複製鏈接]
悦读中医 發表於 2020-7-10 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导读

这里将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大家关注的临床问题:中风。将从五大病症展开简单的对中风的识别,我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普及健康知识。

如何识别中风?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考虑有中风的可能。

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

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

01、脑供血不足的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突然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

02、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

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可表现为眼前发蒙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

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

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

03、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

04、脑缺血造成的意识障碍

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患者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

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

0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呃逆、呕吐等。

上述症状不一定每个患者均有表现,但只要有症状出现就是中老年人中风的警报,要特别警惕。此时,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及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必要时应在患者平卧的情况下送医院诊治。

本文选自〖中风防治必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泰 胡跃强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沙坡 發表於 2025-5-28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风辨识五要诀刍议》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之旨,参酌历代医家中风论述,谨述辨识要诀如次)

中风一证,古称"击仆偏枯",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闭阻脑络所致。今据临床五候,分述其要:

一、经络失用,机关不利
《灵枢·经脉》谓"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口㖞唇胗",此与突然口眼歪斜、流涎失语相应。张仲景《金匮要略》载"邪在于络,肌肤不仁",正合肢体偏废之候。凡见机关失灵、步履蹇涩者,当察其是否"中经络"之兆。

二、清窍蒙蔽,知觉异常
李东垣《医学发明》言"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面部麻木、视物昏蒙、耳鸣耳聋等症,实为气血不能上荣清窍。朱丹溪谓"痰热生风",风痰上扰则九窍不利,此属中风先兆常见之候。

三、肝阳暴亢,髓海震荡
《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突发剧烈头痛如劈,伴恶心呕吐者,乃肝阳化风、气血逆乱之危候。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警示"眩晕呕逆,防其跌仆",此即现代所谓出血性中风先兆。

四、神明受扰,性情骤变
《伤寒论》辨蓄血证有"其人如狂"之述。中风前之意识障碍,或表现为"但欲寐"(《伤寒论》少阴病提纲),或见烦躁多语,此元神之府受邪,与《内经》"血并于上,气并于下,乱而喜忘"机理相通。

五、元气不固,升降乖戾
张景岳言"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也"。突发虚汗、心悸呃逆者,乃中气下陷、升降失常之象。《难经》谓"三焦者,原气之别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实为三焦气化失司之征。

结语
此五候暗合《内经》"有诸内必形诸外"之训。凡见二候以上,当急刺人中、十宣穴以开闭醒神,并遵《肘后备急方》"勿移动病人"之诫。今人尤当记取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之训,平素调畅情志、节饮食,方为防中风之根本。

(本文参校《诸病源候论》《医林改错》等典籍,结合现代临床经验所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二日酉時| 2025/5/28/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