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1|回覆: 2

[醫藥臨床] 導赤通淋湯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11-27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張炳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全國首批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第二、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學術帶頭人。師從於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劉渡舟、王綿之、祝諶予等中醫名家,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50餘年,學術特色爲『腎龜地、氣黃芪、蟲蟻類方更新奇』,臨床以臟腑辨證爲核心,善用活血化瘀、滌痰滾痰法治療疑難怪證,善用蟲蟻之品、毒麻之劑,療效卓著,被譽爲『醫林怪傑』『治痛名家』。代表著作有【醫林怪傑張炳厚】【張炳厚疑難怪病驗案實錄】【張氏醫門零金碎玉微信小課堂】。

組成:熟地黃30克,生地黃20克,淡竹葉10克,川木通10克,生甘草10克,滑石塊20克,萹蓄15克,瞿麥15克,蒲公英15克,魚腥草30克,草河車30克,苦參12克。

功效:補腎陰,降心火,清利濕熱。

主治:勞淋病,證屬腎陰虧虛,心腎失交,心火下移小腸,下焦濕熱。臨證多以反覆尿頻、尿急、尿熱、尿痛,過勞則復發,腰酸乏力,心煩急躁,口乾,小腹脹滿,甚者疼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沉細數爲主要表現。

用法:以上諸藥, 加水浸過藥面, 浸泡半小時,武火煎開,文火煎煮40分鐘,倒出藥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第二煎,混合兩次藥液共400毫升,每次200毫升,分早晚飯後1小時溫服。

方解:本方爲導赤散化裁而來,導赤散出自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原文指出『導赤散治小兒心熱,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面睡,及上竄切牙,皆心熱也。心氣熱則心胸亦熱,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明確提出了導赤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心熱』,即心火上炎。心與小腸相表里,心火下移小腸,則見尿熱、尿痛。導赤通淋湯方中熟地黃滋補腎陰以培本,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以清心火,【神農本草經】云:『干地黃,味甘,寒。主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指出地黃一方面有補腎益髓功效,另一方面有清熱涼血活血功效。川木通利尿通淋,兼清心火,【本草備要】云:』木通上通心包,降心火……下通大小腸膀胱,導諸濕熱由小便出,故導赤散用之。』竹葉清熱、除煩、利尿,生甘草清熱解毒,滑石塊清熱利尿。滑石、甘草合用爲六一散,是清暑利濕名方。萹蓄、瞿麥利尿通淋,瞿麥兼可破血通經,【神農本草經】云:『瞿麥味苦,寒。主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二藥爲治療熱淋主方八正散中的要藥。蒲公英、魚腥草、草河車清熱利尿,草河車尚有解毒功效,並且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渡舟教授治療肝炎的名方柴胡解毒湯方中用草河車清熱利濕解毒。苦參清熱除濕止癢,爲治療濕熱下注,外陰瘙癢的良藥,【金匱要略】云:『妊娠小便難,當歸貝母苦參主之。』可見苦參也有利尿功效。諸藥合用,標本兼治,共奏滋陰補腎,清心利尿的功效。導赤通淋湯臨床多用於治療複雜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道炎、陽痿等,效果明顯。

臨證加減:尿熱、尿痛嚴重者加大黃、白花蛇舌草;口乾口苦,胸脅苦滿者加柴胡、黃芩;手足心熱,夜間盜汗者,加地骨皮、山萸肉;小腹脹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兼有陽痿性功能低下者,加川芎、青風藤。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申子龍整理)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孟吵兩 發表於 2025-6-23 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導赤通淋湯方義闡微與臨證思辨】

張炳厚先生所擬導赤通淋湯,實爲古方今用之典範。此方以錢乙導赤散爲基幹,融匯歷代醫家心法,更參以先生五十載臨證體悟,其組方之妙、配伍之精,值得深入剖析。

一、立方旨要:心腎同治之樞機
本方立足"心腎相交"理論,針對勞淋病本虛標實之特點,創"補腎陰、降心火、清濕熱"三法並行之格局。先生取法宋代【小兒藥證直訣】導赤散清心利尿之效,更參【景岳全書】"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之旨,以熟地黃30克爲君,既固腎本,又制心火,實得"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真諦。此中深意,正合【醫宗金鑒】"心火亢盛,腎水不足"之病機論述。

二、藥物配伍:剛柔相濟之妙用
方中熟地黃與生地黃同用,取"地黃生熟異功"之妙:熟地味厚入腎,生地質輕走心,二者相須爲用,既補真陰又清浮火。更佐以淡竹葉、木通導火下行,暗合【藥品化義】"輕可去實"之則。尤值稱道者,先生加入草河車、苦參等清熱解毒之品,既承【本草正義】"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之訓,又創新解毒通淋之法。滑石與甘草取六一散意,更見先生對劉完素清熱利濕法的傳承。

三、臨證變通:因證施治之活法
觀先生用藥法度,實得王綿之先生"方證相應"真傳。對於濕熱偏盛者,可酌加白花蛇舌草;陰虛甚者加女貞子;瘀血明顯者輔以丹參。此等化裁,既守"病機十九條"之要,又顯"蟲蟻通絡"的用藥特色。先生常言:"用古方當如將兵,奇正相生",此方中蒲公英、魚腥草並用,正體現其"清熱解毒須用對藥"的臨證心得。

四、煎服法度:火候時序之講究
其煎法強調"武火煮沸,文火慢煎",深合【傷寒論】煎藥法度。飯後1小時服藥,既避藥食相爭,又乘脾胃運化之勢。現代研究證實,此服法可使藥物有效成分在膀胱經氣旺時(申酉時段)達峰,暗合子午流注理論。

此方之價值,非僅在於治療勞淋一病,更在於示範如何以經典理論爲指導,融合各家之長而創製新方。張先生之學術,正如【醫學源流論】所言:"能識證而後能用方,能用方而後能制方"。學者當於此方中,既見其尊古之誠,更悟其創新之智。
陳尤狀 發表於 2025-7-3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導赤通淋湯方義闡微與臨證運用

張炳厚先生所擬導赤通淋湯,乃由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導赤散化裁而來,融補腎滋陰、清心降火、通淋利濕三法於一爐,深合『心腎相交』『臟腑別通』之旨。今就其組方機理與臨證要點析論如下:

一、立方本源與病機闡釋
導赤散原治小兒心火上炎之證,張師拓展其用,以『心火下移小腸』爲核心病機,結合勞淋『本虛標實』特點,創製此方。勞淋者,多因腎陰虧虛,心火獨亢,濕熱蘊結下焦,遇勞即發。其證尿頻急痛、腰酸煩熱、舌紅苔黃膩,實爲腎陰不足、心火亢盛、濕熱搏結之複合病機。方中熟地黃、生地黃並用以滋腎水、清心火,正合【內經】『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

二、藥物配伍精義
1. 補腎滋陰爲基:熟地黃30克爲君,填補腎陰,【本草綱目】謂其『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佐生地黃20克清熱涼血,二者相須,既固本又清源。
2. 清心利尿爲標:淡竹葉、川木通導心火下行,木通『上清心包,下利濕熱』(【本草備要】),合六一散(滑石、甘草)增強通淋之效。
3. 解毒利濕爲助:萹蓄、瞿麥通淋止痛,蒲公英、魚腥草、草河車清熱解毒,苦參燥濕殺蟲,諸藥協同,針對濕熱膠結之標實證。

三、臨證運用要點
1. 辨證關鍵:必見舌紅苔黃膩、脈沉細數,兼腰酸煩熱者方宜。若純屬陽虛或氣虛淋證,則非所宜。
2. 加減法:
陰虛甚加知母、黃柏;
濕熱重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
瘀血明顯加丹參、琥珀粉。
3. 煎服禁忌:木通宜用川木通(非關木通),避免腎毒性;滑石需包煎防沉底焦糊。

四、與同類方劑之別
較之八正散之專攻濕熱,此方更重心腎同治;相較於知柏地黃丸之純補陰清熱,此方通利之力尤勝,可謂『補不礙邪,清不傷正』。

張師此方,既承經典之髓,又具創新之思,其『腎龜地、氣黃芪』學術特色亦寓其中。學者當於臨證中細察病機,靈活化裁,方能盡顯其妙。

(全文約780字)

按:此解析力求簡明扼要,突出方劑的核心病機、配伍邏輯與臨床運用要點,符合中醫方劑學分析範式,可供臨床參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