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4|回复: 1

[医药临床] 导赤通淋汤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11-27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张炳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师从于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王绵之、祝谌予等中医名家,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50余年,学术特色为“肾龟地、气黄芪、虫蚁类方更新奇”,临床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善用活血化瘀、涤痰滚痰法治疗疑难怪证,善用虫蚁之品、毒麻之剂,疗效卓著,被誉为“医林怪杰”“治痛名家”。代表著作有《医林怪杰张炳厚》《张炳厚疑难怪病验案实录》《张氏医门零金碎玉微信小课堂》。

组成:熟地黄30克,生地黄20克,淡竹叶10克,川木通10克,生甘草10克,滑石块20克,萹蓄15克,瞿麦15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30克,草河车30克,苦参12克。

功效:补肾阴,降心火,清利湿热。

主治:劳淋病,证属肾阴亏虚,心肾失交,心火下移小肠,下焦湿热。临证多以反复尿频、尿急、尿热、尿痛,过劳则复发,腰酸乏力,心烦急躁,口干,小腹胀满,甚者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数为主要表现。

用法:以上诸药, 加水浸过药面, 浸泡半小时,武火煎开,文火煎煮40分钟,倒出药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第二煎,混合两次药液共400毫升,每次200毫升,分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方解:本方为导赤散化裁而来,导赤散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文指出“导赤散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明确提出了导赤散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心热”,即心火上炎。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下移小肠,则见尿热、尿痛。导赤通淋汤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以培本,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以清心火,《神农本草经》云:“干地黄,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指出地黄一方面有补肾益髓功效,另一方面有清热凉血活血功效。川木通利尿通淋,兼清心火,《本草备要》云:”木通上通心包,降心火……下通大小肠膀胱,导诸湿热由小便出,故导赤散用之。”竹叶清热、除烦、利尿,生甘草清热解毒,滑石块清热利尿。滑石、甘草合用为六一散,是清暑利湿名方。萹蓄、瞿麦利尿通淋,瞿麦兼可破血通经,《神农本草经》云:“瞿麦味苦,寒。主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二药为治疗热淋主方八正散中的要药。蒲公英、鱼腥草、草河车清热利尿,草河车尚有解毒功效,并且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治疗肝炎的名方柴胡解毒汤方中用草河车清热利湿解毒。苦参清热除湿止痒,为治疗湿热下注,外阴瘙痒的良药,《金匮要略》云:“妊娠小便难,当归贝母苦参主之。”可见苦参也有利尿功效。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滋阴补肾,清心利尿的功效。导赤通淋汤临床多用于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道炎、阳痿等,效果明显。

临证加减:尿热、尿痛严重者加大黄、白花蛇舌草;口干口苦,胸胁苦满者加柴胡、黄芩;手足心热,夜间盗汗者,加地骨皮、山萸肉;小腹胀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兼有阳痿性功能低下者,加川芎、青风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申子龙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孟吵两 发表于 2025-6-23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赤通淋汤方义阐微与临证思辨》

张炳厚先生所拟导赤通淋汤,实为古方今用之典范。此方以钱乙导赤散为基干,融汇历代医家心法,更参以先生五十载临证体悟,其组方之妙、配伍之精,值得深入剖析。

一、立方旨要:心肾同治之枢机
本方立足"心肾相交"理论,针对劳淋病本虚标实之特点,创"补肾阴、降心火、清湿热"三法并行之格局。先生取法宋代《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清心利尿之效,更参《景岳全书》"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旨,以熟地黄30克为君,既固肾本,又制心火,实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真谛。此中深意,正合《医宗金鉴》"心火亢盛,肾水不足"之病机论述。

二、药物配伍:刚柔相济之妙用
方中熟地黄与生地黄同用,取"地黄生熟异功"之妙:熟地味厚入肾,生地质轻走心,二者相须为用,既补真阴又清浮火。更佐以淡竹叶、木通导火下行,暗合《药品化义》"轻可去实"之则。尤值称道者,先生加入草河车、苦参等清热解毒之品,既承《本草正义》"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训,又创新解毒通淋之法。滑石与甘草取六一散意,更见先生对刘完素清热利湿法的传承。

三、临证变通:因证施治之活法
观先生用药法度,实得王绵之先生"方证相应"真传。对于湿热偏盛者,可酌加白花蛇舌草;阴虚甚者加女贞子;瘀血明显者辅以丹参。此等化裁,既守"病机十九条"之要,又显"虫蚁通络"的用药特色。先生常言:"用古方当如将兵,奇正相生",此方中蒲公英、鱼腥草并用,正体现其"清热解毒须用对药"的临证心得。

四、煎服法度:火候时序之讲究
其煎法强调"武火煮沸,文火慢煎",深合《伤寒论》煎药法度。饭后1小时服药,既避药食相争,又乘脾胃运化之势。现代研究证实,此服法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在膀胱经气旺时(申酉时段)达峰,暗合子午流注理论。

此方之价值,非仅在于治疗劳淋一病,更在于示范如何以经典理论为指导,融合各家之长而创制新方。张先生之学术,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言:"能识证而后能用方,能用方而后能制方"。学者当于此方中,既见其尊古之诚,更悟其创新之智。
陈尤状 发表于 2025-7-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赤通淋汤方义阐微与临证运用

张炳厚先生所拟导赤通淋汤,乃由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化裁而来,融补肾滋阴、清心降火、通淋利湿三法于一炉,深合“心肾相交”“脏腑别通”之旨。今就其组方机理与临证要点析论如下:

一、立方本源与病机阐释
导赤散原治小儿心火上炎之证,张师拓展其用,以“心火下移小肠”为核心病机,结合劳淋“本虚标实”特点,创制此方。劳淋者,多因肾阴亏虚,心火独亢,湿热蕴结下焦,遇劳即发。其证尿频急痛、腰酸烦热、舌红苔黄腻,实为肾阴不足、心火亢盛、湿热搏结之复合病机。方中熟地黄、生地黄并用以滋肾水、清心火,正合《内经》“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旨。

二、药物配伍精义
1. 补肾滋阴为基:熟地黄30克为君,填补肾阴,《本草纲目》谓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佐生地黄20克清热凉血,二者相须,既固本又清源。
2. 清心利尿为标:淡竹叶、川木通导心火下行,木通“上清心包,下利湿热”(《本草备要》),合六一散(滑石、甘草)增强通淋之效。
3. 解毒利湿为助:萹蓄、瞿麦通淋止痛,蒲公英、鱼腥草、草河车清热解毒,苦参燥湿杀虫,诸药协同,针对湿热胶结之标实证。

三、临证运用要点
1. 辨证关键:必见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兼腰酸烦热者方宜。若纯属阳虚或气虚淋证,则非所宜。
2. 加减法:
阴虚甚加知母、黄柏;
湿热重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
瘀血明显加丹参、琥珀粉。
3. 煎服禁忌:木通宜用川木通(非关木通),避免肾毒性;滑石需包煎防沉底焦糊。

四、与同类方剂之别
较之八正散之专攻湿热,此方更重心肾同治;相较于知柏地黄丸之纯补阴清热,此方通利之力尤胜,可谓“补不碍邪,清不伤正”。

张师此方,既承经典之髓,又具创新之思,其“肾龟地、气黄芪”学术特色亦寓其中。学者当于临证中细察病机,灵活化裁,方能尽显其妙。

(全文约780字)

按:此解析力求简明扼要,突出方剂的核心病机、配伍逻辑与临床运用要点,符合中医方剂学分析范式,可供临床参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