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73|回覆: 1

[醫藥臨床] 槐花生地湯治痔瘡

[複製連結]
韋良渠 發表於 2020-1-1 15: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處方:槐花、海蛤殼各30g,旱蓮草、生地黃各15g,浙貝母12g,黃柏、丹皮、枳殼各10g,當歸尾6g。每日1劑,文火水煎,分2次溫服。

功效:清熱涼血,化痔解毒。

主治:痔瘡。症見濕毒下注,陰傷血熱妄行所引起的腸風下血或便後出血,或便前出血,或糞中夾血,血色鮮紅者。

病例驗證:汪某,女,57歲。患者就診前2天,便後發現肛門緣長出一腫塊,疼痛難忍,行走受限,自用痔瘡膏外敷不見好轉,舌紅,苔黃,脈弦。肛檢見:3點處可見有2cm×2cm大小,橢圓形腫塊,表面紫色,質硬,觸痛明顯,診斷爲血栓性外痔。辨證爲濕熱下注,灼傷脈絡,血溢脈外皮下,治以此方煎湯口服,外敷自製消痔四黃膏。囑其每日便後用雙黃魚馬倍湯熏洗,經治5日,肛門腫痛已基本緩解,行走自如。肛檢,痔表皮已皺縮,血栓吸收。再囑其服藥3日,同時每日便後繼續熏洗、外敷,病癒。肛門緣長出一腫塊,疼痛難忍,行走受限,自用痔瘡膏外敷不見好轉,舌紅,苔黃,脈弦。肛檢見:3點處可見有2cm×2cm大小,橢圓形腫塊,表面紫色,質硬,觸痛明顯,診斷爲血栓性外痔。辨證爲濕熱下注,灼傷脈絡,血溢脈外皮下,治以此方煎湯口服,外敷自製消痔四黃膏。囑其每日便後用雙黃魚馬倍湯熏洗,經治5日,肛門腫痛已基本緩解,行走自如。肛檢:痔表皮已皺縮,血栓吸收。再囑其服藥3日,同時每日便後繼續熏洗、外敷,病癒。 (韋良渠 整理)

愛美麗 發表於 2025-5-4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槐花生地湯治痔瘡方藥析義與臨證思辨】

槐花生地湯乃治療濕熱下注型痔瘡之效方,其組方深合中醫"清、潤、化、行"之旨。方中槐花爲君,【本草正】謂其"涼大腸,治痔漏",其性味苦寒,善清大腸濕熱而止腸風下血;海蛤殼咸寒,與浙貝母相伍,取"咸能軟堅,寒可清熱"之意,共爲臣藥,針對血栓性外痔之質硬腫塊尤爲切當。生地黃、旱蓮草滋陰涼血,佐制諸藥苦燥之性,暗合"痔多陰傷"之病機特點;黃柏、丹皮瀉火堅陰,當歸尾活血而不傷正,枳殼調氣以助血行,此四味爲使,共成清熱涼血、化瘀消痔之功。

此方配伍之妙,在於三組藥對:槐花配旱蓮草,清中有潤,治標顧本;海蛤殼合浙貝母,化痰軟堅,針對血栓;丹皮協當歸尾,活血不動血。韋氏所載病例,患者舌紅苔黃脈弦,顯系濕熱下注、血瘀絡傷之候,方證相應,故獲捷效。外治法則體現"內外合治"思想,熏洗方中魚腥草、馬齒莧等當具清熱解毒之效,與內服藥形成立體治療。

然需申明者三:一則此方宜於實證熱證,若見氣虛下陷之痔核脫出,當參補中益氣法;二則海蛤殼質地重墜,脾胃虛弱者宜減量或佐健脾之品;三則現代醫學之Ⅲ度以上痔瘡或合併感染者,須中西結合治療。另據【外科正宗】所載,痔瘡治療尤重"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服藥期間當禁辛辣炙煿,配合提肛導引,方能鞏固療效。

此方之驗,再證中醫"異病同治"之妙——但凡濕熱下注、血熱妄行之痔血,無論內痔外痔,但見血色鮮紅、舌紅脈數者,皆可化裁施用。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如出血甚者可加地榆炭,腫痛劇者酌入赤芍,務求方隨證轉,藥隨病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庚寅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四日午時|(小滿) 2025/5/21/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