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0|回覆: 1

[醫藥臨床] 手腳發涼尋因

[複製鏈接]
單克鋒 發表於 2020-4-24 0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有些人在深秋及初冬時節極易手腳發涼,這是因為人的正常體溫是36℃~37℃,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20℃~23℃,這個範圍被稱為舒適帶。若環境溫度高於它的上限或低於它的下限,人體必須做出相應的調節,才能防病保健。

血栓閉塞脈管炎:中醫稱為『脫疽』,多發生於中年男性。早期表現為小腿和足部皮膚發涼,皮色蒼白或青紫,行走時疼痛、酸脹,稍事休息後可以緩解。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則會出現患肢皮膚乾燥、肌肉萎縮、疼痛加重等,夜間尤為明顯。當有上述症狀發生時,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治療。

缺鐵:也是造成肢體發涼、畏寒的重要因素。

雷諾病和雷諾現象也會出現手腳發涼的情況。手腳發涼怕冷的人,應去醫院檢查時還應判斷是不是雷諾病和雷諾現象。(單克鋒 江蘇省徐州市單集鎮郭莊門診部)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ldk8 發表於 2025-4-11 06:53 | 顯示全部樓層
【手足厥冷病因辨治芻議】

手足厥冷一症,誠如【傷寒論】所云"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其病因病機當從三焦辨證。今就臨床常見證型詳析如下:

一、寒凝血瘀證
此即現代醫學所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醫宗金鑒】稱其"脫疽生於足指間,黃疱如粟黑爛延"。其病機屬寒客經脈,氣血凝滯。初期多見足脛逆冷,膚色蒼白或紫暗,行走則痛,此乃【內經】"不通則痛"之象。及至晚期,肌膚甲錯,肌肉萎廢,夜痛尤甚,已現"陽虛寒凝"之危候。當宗王清任活血法,以陽和湯合當歸四逆湯溫經通脈。

二、氣血兩虛證
缺鐵所致肢冷,實為【婦人大全良方】所載"血虛畏寒"之候。脾失健運則生化乏源,血不榮肢故見厥冷。李東垣【脾胃論】強調"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當以歸脾湯補益心脾,佐以皂礬等含鐵藥物,此即"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

三、肝鬱陽郁證
雷諾氏症候頗類【諸病源候論】"血痹"之證,乃情志怫鬱,陽氣內遏所致。其特點為遇冷則肢端蒼白-紫紺-潮紅三相變化,此即張仲景所謂"四逆散證"之變局。臨床宜用四逆散疏肝解郁,酌加桂枝、細辛通陽達末。

預防調攝之法:其一,當遵【養生論】"春捂秋凍"之訓,漸進式耐寒鍛煉;其二,按【飲膳正要】"秋冬養陰"之說,多食龍眼、羊肉等溫補之品;其三,可習練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式以通經活絡。

要之,手足厥冷雖屬常見,然病因有寒熱虛實之異。今人若見此症,當詳辨病因,切不可概以陽虛論治。如【醫學心悟】所誡:"見證辨源,庶不致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