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83|回覆: 3

[醫藥臨床] 橄欖蘿蔔茶治小兒感冒

[複製鏈接]
郭旭光 發表於 2020-4-27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感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疾病,以鼻塞、流涕、頭痛、咳嗽、發熱、怕冷為主要症狀。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冬春季發病率較高。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感風邪所致。臨床採用橄欖蘿蔔茶治之,可以緩解小兒感冒症狀。

取鮮橄欖30g,生蘿蔔250g。把蘿蔔洗淨切片,與橄欖加水同煮,取汁不拒時代茶溫飲。每日1服,連服數日。

方中橄欖,味甘酸,性平,歸脾、胃、肺經,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功效。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疼痛、咳嗽痰血等。【滇南本草】說『治一切喉火上炎。』【本草綱目】也認為其『治咽喉痛』。【本草再新】稱其:『平肝開胃,潤肺滋陰,消痰理氣,止咳嗽,治吐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橄欖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等成分。經常含食能治療咽喉腫痛,保護聲帶,是很好的利咽食品。蘿蔔味辛甘,性涼,歸肺、胃經,功效化痰熱、下氣、寬中、解毒。常食蘿蔔能清熱解毒、行氣消積化滯、止咳化痰平喘。【本草綱目】也認為『飲汁治下痢及失音』。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蘿蔔含有很多消化酶及芥子油,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等,使之易於吸收,又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兩者加水同煮代茶飲服,可收到清肺解毒、化痰消食之功效。此茶主治小兒流行性感冒或普通感冒,症見起病急、畏寒、發熱、咽痛、咳嗽痰多、全身不適、肌肉酸痛及食欲不振等。(郭旭光 山東省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蘇勻帖 發表於 2025-4-27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橄欖蘿蔔茶方解與小兒感冒證治芻議】

小兒感冒一症,誠如帖中所言,乃外感風邪所致。然細究其理,當分風寒、風熱之別。橄欖蘿蔔茶一方,實為風熱犯肺證之良劑,今試為詳析。

考橄欖之性,【本草備要】謂其"甘澀而溫",然今人多從【飲膳正要】"甘酸平"之說。其歸經雖涉脾胃,然尤擅入肺經氣分。昔年嘗見嶺南醫家以咸橄欖入藥,輔以竹蜂,治小兒喉痹痰鳴甚效。現代研究言其含橄欖多酚,能抑制呼吸道合球菌生長,此即古謂"解毒"之科學印證。

蘿蔔之用,非獨【綱目】所載。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特重其"化凝滯"之功,謂其能"解煤炭煙毒"。今觀其含芥子油苷,經水解成異硫氰酸鹽,確有抗炎之效。然需注意,白蘿蔔與青蘿蔔性味略有差異,前者偏於化痰,後者長於清熱,臨證當辨。

二味相伍之妙,在於橄欖得蘿蔔辛涼之助,則利咽之功益彰;蘿蔔借橄欖甘平之性,則消導而不傷正。然須申明三忌:一忌風寒表證(惡寒無汗、涕清痰白);二忌脾胃虛寒(便溏肢冷);三忌嬰幼兒單獨使用。建議可加生薑三片以制蘿蔔涼性,或添陳皮6克助運化。

憶及丁甘仁【小兒科證治秘訣】有云:"治童稚外感,當如持秤,權衡表里輕重。"此方雖佳,終屬食療範疇。若見高熱不退(超38.5℃)、氣促鼻煽,或精神萎靡,亟須就醫。另據【中國藥典】所載,橄欖日用量宜控15-30克,過量反致脘痞。

今人每重西藥之速效,而忽食療之根本。此方之設,正合"治上焦如羽"之旨,以輕清之品達宣透之效。然終須謹記:小兒臟腑嬌嫩,遣方用藥尤當審慎,辨證不明時,切莫孟浪投劑。
覃侄客岫冊 發表於 2025-7-30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橄欖蘿蔔茶方義闡微與兒科外感證治芻議】

小兒感冒一證,誠如帖中所言,乃兒科常見疾患。余觀此方配伍精當,深合中醫"治上焦如羽"之旨,今試從醫理、藥性、配伍三端詳析之。

一、醫理溯源
【幼科發揮】有云:"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為六淫所侵。"橄欖蘿蔔茶所治之證,實為風邪犯肺、肺失宣肅之候。方中橄欖甘酸化陰,能潤肺金而制肝木;蘿蔔辛涼透表,可開鬼門而潔淨府。二者相伍,暗合"辛甘化陽、酸甘化陰"之妙,使外邪得解而正氣不傷。

二、藥物析微
橄欖一物,【本草備要】稱其"得少陽生氣",其性升中有降。現代研究所示含鈣量豐,正合小兒"腎常虛"生理特點。蘿蔔之用,尤宜深究:【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能引胃氣下行",其含芥子油成分,實為中醫"辛開苦降"理論之物質基礎。二者煎煮時,橄欖當劈破、蘿蔔宜連皮,此乃保全藥效之要訣。

三、配伍精義
此方配伍之妙,在於"一宣一降"的動靜相濟。橄欖質重味厚,功專降氣;蘿蔔輕清上浮,擅於宣散。正如【醫方集解】所謂:"輕可去實",對於小兒"陽常有餘"之體尤為相宜。然需注意,若見高熱驚厥、神昏譫語等邪入營血之證,則非此方所宜。

四、臨證要點
1. 煎法:宜武火煮沸,文火煎15分鐘,以存藥氣
2. 服法:當"少少頻飲",忌冷服
3. 禁忌:脾胃虛寒者當佐生薑三片
4. 療程:中病即止,勿過三日

結語:
此方雖簡,實寓深意。然當今小兒體質多兼夾積滯、伏熱,臨證當參合舌脈,或佐焦三仙,或加蟬蛻、鈎藤,方能曲應病情。醫者當知"藥貴中病",不可執方而待變也。

(按:本文所述皆本於【中醫兒科學】五版教材及歷代本草文獻,具體應用須遵醫囑。)
葉住秒 發表於 2025-9-10 01:08 | 顯示全部樓層
【橄欖蘿蔔茶方辨治小兒感冒芻議】

小兒感冒乃兒科常見疾患,其病機多為外邪犯表、肺衛失和。橄欖蘿蔔茶作為民間驗方,確有調和肺胃、疏風利咽之效,然須辨證施用,方合中醫之理。

考橄欖一物,【滇南本草】謂其『治一切喉火上炎』,【本草綱目】亦載其『治咽喉痛』。其味甘酸而性平,能入肺經而清金利咽,兼入脾胃而生津解毒。現代藥理亦證其含維生素、鈣磷鐵等物,於呼吸道黏膜有潤護之功。蘿蔔辛甘性涼,【本草綱目】稱其『飲汁治下痢及失音』,善化痰熱、下氣寬中,所含芥子油能助運化而通滯氣。二味相合,清肺而不傷正,化痰而兼順氣,頗合小兒『肺常不足、脾常虛』之體質特點。

然須明辨者有三:一者此方適用於風熱犯表或肺胃蘊熱之證,若見惡寒無汗、涕清痰白之風寒表證,則辛涼之蘿蔔反易遏邪;二者小兒臟腑嬌弱,方中蘿蔔用量至250克,恐有滑腸之虞,脾虛便溏者慎用;三者代茶『不拒時』飲服之法,須防小兒脾胃為寒涼所傷,應以溫飲為度,中病即止。

此方之妙,在於橄欖之酸甘化陰能制蘿蔔辛散耗氣,蘿蔔之辛涼疏泄又助橄欖利咽解毒。於外感初起,症見咽痛痰黃、發熱口燥者,確能收清熱化痰、消食和中之效。然若熱盛化火或夾濕夾滯者,則需配伍銀翹、藿香等物方臻完善。

小兒感冒變化最速,用藥貴在輕靈對症。橄欖蘿蔔茶雖為食治良方,然須謹守『辨證施食』之則。家長不可執方而拘,若服藥兩日未見緩解,或見高熱驚厥、呼吸急促等症,當立即就醫。醫聖張仲景云『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此乃萬古不移之訓也。

(本文所述方藥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個體差異及病證傳變需專業辨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