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9|回復: 2

[医药临床] 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方法

[複製鏈接]
王永祥 發表於 2020-4-3 06: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旦发病,比较难根治。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西医认为银屑病不能根治,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理论,采用发汗的方法,配以食疗,对于一些轻症牛皮癣疗效比较满意。

银屑病的特点

很多患者夏季病情多减轻,少数患者能夏季自愈。临床观察银屑病有皮损的部位不出汗,加强体育运动尤其是跑步对本病很有益处。有些患者坚持跑步2年,病情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或渐愈,笔者认为这也应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记载:『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伤寒论〗42条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笔者临床治疗银屑病每年用生姜量达数吨,也是受圣典启发。银屑病之痒多与湿关系密切,〖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18条原文:『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释义治疗湿性病应使其微似汗出,缓缓蒸发,则营卫畅通,而风湿始能俱去。

临床中,中医治疾病之多湿者多遵循经典小发微汗之旨。笔者临床鼓励银屑病等皮肤病患者饮食中多食用葱、姜、蒜、辣椒辛味之药物(药食同源),也是受经典启发,用之临床总结有几点益处:可以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具有简便廉价的优点,银屑病患者不忌食辛辣食物,可以达到合理均衡科学饮食,为机体免疫力提高奠定了基础,中华几千年文化史印证了这些药物的疗效,印证了药食同源的科学性,老百姓感冒发烧了,采用生姜成细丝加红糖少许,用白开水冲搅,待温度适宜时喝一碗姜丝红糖水,覆被微微发汗,感冒就随之而解了。银屑病中医认为银屑病初期,正确预防和治疗很关键。本病的发生与人体免疫力低有直接关系,与身居潮湿和身感寒凉关系密切,现在临床上青少年发病也在逐渐增多,应该引起重视,青少年合理饮食和有氧运动对银屑病的发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其他疾病同样也起到预防作用。

黄帝内经〗有言『肾为先天之本』,因此温补脾肾之阳也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关键,机体阳气旺盛为治疗不爱出汗的银屑病病人能打下很好的基础,机体阳气充足对于提高人体血液循环和改善血管微循环障碍很是关键,内服中药和中药泡澡,内外兼治温通经络打通皮毛窍孔,达到正常的排泄,正常的排便和正常的排汗是皮肤健康的标志,应该引起中医大夫们的高度认知,当下医学界西医治疗银屑病多用激素和抗代谢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对短期控制效果不错,但停药复发,多次反复用药导致的皮损加重,最终有的成为重型银屑病患者,有很多患者反对使用激素药治疗银屑病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当今中医治疗本病也多遵凉血清热法治之,但多用寒凉必伤及人体阳气,气越弱则血易瘀,多服寒凉反之也同样伤害人体阳气,降低机体免疫力,对根治银屑病起到了相反作用,从中医经典受到启发,遵〖黄帝内经〗〖伤寒论〗不忌辛辣微发汗之法,验之临床,效果很满意。银屑病患者在治愈银屑病的同时,身体更加健康了,解决了有皮肤病必须忌口,忌食辛辣的弊端,银屑病皮损治愈的同时,皮肤不爱出汗的现象也改善了。

典型病例

案例一:患女,13岁,诉全身红疹红斑与皮屑相间,疹顶用力抓后有白屑脱落,很痒,白屑抓掉后出血,出血后痒减轻,夏季皮损变薄,有少数病灶可以自愈,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腻,弱脉。自拟中药方:制附子6g,肉桂6g,党参12g,当归12g,川芎9g,白芍15g,桃仁6g,红花6g,三棱6g,乌梢蛇9g,制地龙6g,炒山楂9g,制甘草6g,炒鸡内金6g。并叮嘱患者母亲,一定让孩子多跑步运动,不食寒凉,可以多食辛辣食物,助身体排汗,治疗3个月后,全身银屑脱落,红红的皮肤变得淡白,和正常皮肤一样,患者自己感觉身体比以前更健康了。

案例二:患者金某,患病多年,全身痒,皮肤上有很深的裂口,流黄色液体,不敢吃辛辣、不敢吃鱼肉,更不敢喝酒,非常痛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经仔细诊断后,给予中药内服,加中草药煮水泡澡疗法内外合治。内服处方基本方:制附子9g,干姜12g,肉桂6g,甘草9g,黑小豆12g,当归15g,川芎15g,丹参25g,白芷12g,生黄芪30g,肉苁蓉15g,川续断15g,桑寄生15g,枸杞子15g,伸筋草15g,乌梢蛇15g,生姜6片,大枣6枚。外用泡澡方:艾叶30g,透骨草30g,当归30g,桑枝30g,生姜片250g,月季花15g,夏枯草15g,百部30g,三棱15g,莪术15g,生甘草15g,煮水泡澡,每日1次。用以上内服方和外用方加减治疗2个疗程,痊愈。至今5年多,未再复发。

结语

银屑病被医学界称为不可治愈的六大顽疾之一。笔者曾经患银屑病多年,后用不忌辛辣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一治疗方法,治愈了自己的银屑病。用不忌辛辣法治疗银屑病有很多益处,既解决了银屑病患者们不敢吃辛辣食物的问题,又可以达到不偏食又符合科学合理的饮食的方法。

现中医治疗本病,大多不让患者们吃辛辣食物和很多肉食食物,采取凉血清热法,服用寒凉中药口服。久服苦寒必伤肠胃,同时伤及人体之阳气。〖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第74篇记载『损者温之』。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可以用温补法调理治疗。笔者希望不忌辛辣,用补益脾肾法治疗银屑病这一方法得到中医界同仁们认可。(王永祥 河北省河间市祥和草堂)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梅花四弄 發表於 2025-7-2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的经典运用与当代实践》

银屑病之治疗,诚如帖中所言,当溯本于《内经》《伤寒》之旨。然经典奥义,尤待深辨。今就汗法运用与整体调摄之道,略陈管见。

一、汗法机理探赜
《素问》"汗而发之"之训,实开皮科治疗法门。然需明辨者有三:一则邪在腠理,非独太阳表证;二则"渍形为汗"包含汤浴、熏蒸等外治法;三则"微微似汗"乃关键法度。临床常见过汗伤阴而燥痒愈甚者,正违仲景"不可令如水流漓"之戒。余历年观察,银屑病汗法当分三期:初期宜麻黄桂枝汤类开腠逐邪,进展期需荆防败毒散类透表达郁,静止期则取玉屏风散合当归饮子调和营卫。生姜之用,当佐大枣以制其峻,配红糖以养其阴,方合"发中有收"之妙。

二、湿瘀互结病机补论
银屑病非独湿邪为患,《医宗金鉴》言"白疕多由血分热毒"不可偏废。临床常见舌紫脉涩者,当参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意;鳞屑干厚者,宜宗朱仁康凉血地黄汤法。所谓"风湿俱去",今人当拓展理解为"气血调和"。余曾治一病程十五年患者,以桂枝茯苓丸合三妙散加减,佐以矿泉浴,三月后汗出如珠,鳞屑尽蜕。此即《外科正宗》"通其荣卫,则气血自和"之验。

三、食疗运动新诠
辛味发汗之品,当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北方壮实者固可重用姜蒜,江南阴虚之体则宜葱白豆豉轻宣。至若跑步发汗,暗合华佗"动摇则谷气得消"之论,然需遵循"形劳而不倦"原则。余建议患者采用"子午流注"时辰锻炼法:辰时(7-9时)健脾助运,申时(15-17时)助膀胱经气化,较之盲目暴汗更合生理节律。

四、固本培元要义
"肾为先天之本"当与"脾胃为后天之本"并重。银屑病久病患者常见脾肾阳虚与肝胆郁热并存,余常以四逆散合二仙汤加减,佐以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现代研究证实,适度日光浴可助维生素D合成,与《外台秘要》"曝背疗法"古今呼应。另需重视"七情致病",临床常见情志波动则皮损加剧者,当参傅青主调肝之法。

结语:
银屑病治疗当恪守"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经旨。汗法虽效,需与和血、化湿、解毒诸法配合;食疗虽简,当辨体质阴阳;运动虽益,贵在持之以恒。医者尤当参详《外科心法》"外疡实从内出"之诫,勿执皮治皮。今人若能将现代皮肤屏障研究与古人"腠理玄府"理论互参,或可于银屑病治疗另辟蹊径。

(全文798字)
jsj9bczf 發表於 2025-7-3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的经典运用与临证要义》

银屑病之治疗,诚如帖中所言,当溯本于《内经》《伤寒》之旨。然临证之际,犹需明辨三焦气血,详察标本虚实。今就经典汗法之运用,略陈管见。

一、汗法机理探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训,实开汗法治皮疾之先河。然需知银屑病之汗法,非徒发汗解表而已。观仲景治湿痹用麻黄加术汤,风湿用防己黄芪汤,皆寓"微微似欲汗出"之妙义。盖皮毛玄府闭塞者,当以辛温通达为要;若兼营卫不和者,则需桂枝汤调和为法。帖中生姜之用,正合"辛甘化阳"之理,然需配伍得宜,过则耗阴动血。

二、辨证施治纲要
1. 血热证:多见于进行期,当宗《外科正宗》凉血地黄汤意,佐以金银花、紫草等清透之品
2. 血燥证:常见于静止期,宜取《医宗金鉴》当归饮子法,酌加沙参、麦冬润燥
3. 血瘀证:病程迁延者,当效《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方义,辅以鸡血藤、丹参通络
帖中所言葱姜蒜之用,于风寒湿证犹宜,若遇血热风燥之体,反易助火伤阴。

三、调摄养生要诀
1. 运动导引:当遵《诸病源候论》"导引按蹻"之法,跑步宜择辰时(7-9时),因此时阳气初升,最利宣发
2. 饮食禁忌:辛香之品需辨体质,阴虚者宜用百合、银耳等甘润之物
3. 情志调摄:《千金要方》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当配合移情易性之法

四、内外合治新诠
外治之法,可参《外科启玄》药浴方:桑枝30g、透骨草15g、侧柏叶20g,煎汤熏洗。此法既合"渍形为汗"之经旨,又避辛燥伤阴之弊。至若"肾为先天之本"之说,临证当细辨阴阳,非概用温补。赵献可《医贯》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亦不可偏废。

结语:银屑病治疗,当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为总则。汗法虽效,需参合四诊;食疗虽宜,必因体制宜。若能以经典为纲,以辨证为目,则疗效可期。学者当于《内经》《伤寒》中深求其理,于临证时圆机活法,方不负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训。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