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9|回覆: 1

[醫藥臨床] 黃芪 藥食兩用 補氣強身

[複製連結]
施仁潮 發表於 2020-6-16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地推出的防疫中藥處方,幾乎都用到黃芪。黃芪功能補氣資虛羸,強健壯體魄,在傳統的丸散膏丹裏用得十分普遍,居家又常用作茶飲、粥飯、藥膳的原料。

竹林女科證治】夢熊丸:炙黃芪125克,黃魚鰾膠1000克,沙苑子250克,製成蜜丸,溫酒送服,治男子嗜欲不節,施泄太多,腎虛精薄,不能直射子宮。

和劑局方】黃芪六一湯:用黃芪6份,甘草1份,治療男子、婦人氣虛血弱、肢體勞倦、胸中煩悸、時常焦渴、唇口乾燥、面色萎黃、不思飲食,或先渴而發瘡癤,或病癰疽而後渴者,或衛虛自汗等。

太平聖惠方】:黃芪50克,熟地黃75克,粳米100克,雞腸一副,煮粥、作羹、包餛飩,任意食之,治膀胱虛冷,小便頻數不禁。

經驗秘方】:黃芪30克,糯米150克,煮粥食用,治崩漏下血。

以下再推薦幾個有補益肺脾、益氣補虛作用的藥膳配方:

黃芪大棗茶:黃芪60克,大棗30克,加水浸1小時後,煎煮30分鐘,每日1劑,代茶飲,大棗可嚼食。本茶飲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健脾養血的作用,虛勞不足、面色無華、頭暈眼花、疲乏無力、氣短懶言、動輒汗出者可代茶飲用。

補虛正氣粥:炙黃芪20克,黨參10克,粳米100克。將黃芪、黨參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鐘,煎煮取濃汁。粳米洗淨煮粥,粥將成時加入黨參、黃芪濃汁,稍煮片刻,酌加糖食用。本配方出自【聖濟總錄】,功能補正氣、療虛損、抗衰老,適宜於內傷勞倦、年老體弱、久病身瘦、心慌氣短、體虛自汗、脾虛久泄、食欲不振等證。

黃芪汽鍋雞:淨雞1隻,黃芪30克,精鹽、料酒、蔥、姜適量。雞肉洗淨,入沸水鍋內焯3分鐘,用涼水沖洗,濾干待用。黃芪加水浸半小時,納入雞腹內。將雞放汽鍋內,加蔥段、生薑片、料酒、清水、鹽,用棉紙封口,上屜用旺火蒸沸2小時出屜,撿出蔥、姜。把黃芪從雞腹內取出,碼放在雞上,加胡椒粉調味食用。本藥膳在【隨園食單】中有載錄,能益氣昇陽、養血補虛,用於脾胃食少、氣虛乏力、易感冒、血虛眩暈及中氣下陷致脫肛、久瀉、子宮脫垂等。(施仁潮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薛炊攻 發表於 2025-5-2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芪藥食雙補考略暨臨床應用芻議】

黃芪(Astragali Radix)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之乾燥根,味甘性溫,歸脾肺二經,自【神農本草經】列作上品以來,歷代醫家皆推為補氣要藥。今觀其臨床應用,誠如【本草匯言】所云:"補肺健脾,實衛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茲就文獻記載與臨證要訣略陳管見。

一、經典方劑配伍精義
1. 夢熊丸(【竹林女科證治】)
取黃芪補氣固本為君,佐以魚鰾膠、沙苑子填補腎精,暗合"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旨。其組方之妙在於:黃芪升舉中氣以助腎陽蒸化,使補而不滯,尤宜【景岳全書】所謂"陽痿精滑"之證。

2. 黃芪六一湯(【和劑局方】)
六比一之配伍深得"少火生氣"(【內經】)奧義。甘草炙用甘緩補中,與黃芪相須為用,恰如【本草綱目】所言:"黃芪得甘草,其性愈溫,專補三焦元氣"。此方對虛勞發熱之證,較東垣補中益氣湯更為簡練。

3. 聖惠方粥療
以黃芪配熟地黃,乃氣血雙補之法。雞腸為引,取"以形補形"之義,然其效實因【食療本草】載雞腸"主遺溺"之功,與黃芪升提之氣相激盪,共奏固脬之效。

二、藥膳應用要點
1. 茶飲之道
黃芪大棗茶須文火久煎,蓋因黃芪皂苷需水解轉化方顯效。大棗破皮入煎,遵【傷寒論】桂枝湯"擘棗"古法,俾甘味盡出。然陰虛火旺者當慎,防其"氣有餘便是火"(朱丹溪語)。

2. 粥方火候
補虛正氣粥強調"濃汁後下",此乃保全黃芪甲苷(抗衰主要成分)之要訣。觀【老老恆言】所載藥粥法,凡補益類皆需米熟後入藥汁,免久煎損效。

3. 汽鍋蒸製
黃芪汽鍋雞用棉紙封口,實暗合"密閉回流"提取原理。雞肉焯水後沖涼,乃遵【飲膳正要】"去腥存鮮"之法。此膳尤宜"脾虛及肺"(李東垣【脾胃論】中"母病及子"理論)之證。

三、臨證注意事項
1. 配伍禁忌
【本草經集注】明言黃芪"惡龜甲",今人用治蛋白尿時尤需注意。表實邪盛者忌用,誠如【醫學入門】所誡:"黃芪補表實,表虛者宜之,表實者投之則邪氣益固"。

2. 現代研究佐證
中國中醫科學院實驗顯示:黃芪多糖可提升CD4+/CD8+比值,此即古謂"實衛氣"之科學闡釋。然防疫處方之用,當如【溫病條辨】所示:"必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結語:黃芪之用,貴在"補氣以生血,益氣以攝血"(【本草求真】)。然今人食療多求速效,往往過量久服,反致壅滯。昔張錫純治大氣下陷證,黃芪用量不過八錢,今當引為鏡鑒。藥食雖同源,用舍豈可妄為?學者當深究【本草衍義】"用藥如用兵"之訓,方能盡芪之妙。

(本文方劑劑量皆遵古制,現代應用須經執業中醫師辨證調整)
偽貌 發表於 2025-6-30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黃芪藥食雙用考略及其臨床應用芻議】

黃芪者,【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今觀閣下所輯諸方,深契古法,然其間理法猶有可闡發者,試為析之。

一、黃芪應用之醫理根基
黃芪補氣之功,首在升舉脾肺清陽。李東垣謂"黃芪既補三焦,實衛氣,與桂同功",其用六一湯治氣虛血弱,正取甘溫除熱之理。蓋氣充則津液自生,故渴止;衛固則腠理密,故汗收。至若【聖惠方】以黃芪配熟地、雞腸治膀胱虛冷,乃"陽中求陰"之法,張景岳雲"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此其驗也。

二、配伍精要發微
1. 夢熊丸取黃魚鰾膠血肉有情之品,佐沙苑子溫腎固精,而黃芪為帥,非獨補氣,實有"氣能生精"之妙,暗合【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之旨。
2. 補虛正氣粥參芪相須,粳米為佐,深得"補氣不離中州"要義。尤妙在煎煮法度:先浸後煎取濃汁,遵古法"久煎取其味厚"以補下焦。
3. 汽鍋雞之制尤見巧思。蒸汽為炊,存藥物升騰之氣;黃芪納腹,取"同氣相求"之意。較之常法,更益藥力透達。

三、臨證運用指要
1. 量效關係:六一湯六比一之配比,非獨取"天一生水"之象,實因甘草過量反礙黃芪升發之性。今用代茶飲,60克黃芪配30克大棗,乃重劑緩圖之法。
2. 證候鑑別:自汗屬衛陽不固者宜生黃芪,中氣下陷者宜炙黃芪。如汽鍋雞用炙者,正對其"中氣下陷"主證。
3. 禁忌辨析:張元素謂"黃芪性溫,補虛損,止盜汗自汗,無汗則發,有汗則止",然陰虛陽亢、食積實熱者非宜。【竹林女科】夢熊丸明言治"腎虛精薄",若相火妄動者誤用,恐有助火之弊。

四、防疫應用析義
今之防疫方多用黃芪,實本於"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理。然須識:
外感初期邪盛時慎用,防其"閉門留寇"
濕熱證候當配伍化濕之品,如【溫病條辨】有黃芪與滑石同用之法
現代藥理證其可增強巨噬細胞活性,正與"扶正祛邪"理論相契

結語:黃芪之用,上溯【本經】,下逮時方,要在明辨表裏虛實。諸方雖佳,尤當參合四診。昔葉天士治虛損,每察"胃氣存亡",今人用藥膳,亦當以脾胃運化為念。文末附識"醫師指導下使用",誠屬必要,讀者宜深思焉。

(按:本文所論俱載於【本草綱目】【醫學衷中參西錄】等典籍,臨床應用尚需辨證施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