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5|回復: 1

[医药临床] 黄芪 药食两用 补气强身

[複製鏈接]
施仁潮 發表於 2020-6-16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推出的防疫中药处方,几乎都用到黄芪。黄芪功能补气资虚羸,强健壮体魄,在传统的丸散膏丹里用得十分普遍,居家又常用作茶饮、粥饭、药膳的原料。

竹林女科证治〗梦熊丸:炙黄芪125克,黄鱼鳔胶1000克,沙苑子250克,制成蜜丸,温酒送服,治男子嗜欲不节,施泄太多,肾虚精薄,不能直射子宫。

和剂局方〗黄芪六一汤:用黄芪6份,甘草1份,治疗男子、妇人气虚血弱、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发疮疖,或病痈疽而后渴者,或卫虚自汗等。

太平圣惠方〗:黄芪50克,熟地黄75克,粳米100克,鸡肠一副,煮粥、作羹、包馄饨,任意食之,治膀胱虚冷,小便频数不禁。

经验秘方〗:黄芪30克,糯米150克,煮粥食用,治崩漏下血。

以下再推荐几个有补益肺脾、益气补虚作用的药膳配方:

黄芪大枣茶:黄芪60克,大枣30克,加水浸1小时后,煎煮30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大枣可嚼食。本茶饮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的作用,虚劳不足、面色无华、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动辄汗出者可代茶饮用。

补虚正气粥: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煎煮取浓汁。粳米洗净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党参、黄芪浓汁,稍煮片刻,酌加糖食用。本配方出自〖圣济总录〗,功能补正气、疗虚损、抗衰老,适宜于内伤劳倦、年老体弱、久病身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脾虚久泄、食欲不振等证。

黄芪汽锅鸡:净鸡1只,黄芪30克,精盐、料酒、葱、姜适量。鸡肉洗净,入沸水锅内焯3分钟,用凉水冲洗,滤干待用。黄芪加水浸半小时,纳入鸡腹内。将鸡放汽锅内,加葱段、生姜片、料酒、清水、盐,用棉纸封口,上屉用旺火蒸沸2小时出屉,捡出葱、姜。把黄芪从鸡腹内取出,码放在鸡上,加胡椒粉调味食用。本药膳在〖随园食单〗中有载录,能益气升阳、养血补虚,用于脾胃食少、气虚乏力、易感冒、血虚眩晕及中气下陷致脱肛、久泻、子宫脱垂等。(施仁潮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薛炊攻 發表於 2025-5-2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黄芪药食双补考略暨临床应用刍议》

黄芪(Astragali Radix)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之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脾肺二经,自《神农本草经》列作上品以来,历代医家皆推为补气要药。今观其临床应用,诚如《本草汇言》所云:"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兹就文献记载与临证要诀略陈管见。

一、经典方剂配伍精义
1. 梦熊丸(《竹林女科证治》)
取黄芪补气固本为君,佐以鱼鳔胶、沙苑子填补肾精,暗合"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旨。其组方之妙在于:黄芪升举中气以助肾阳蒸化,使补而不滞,尤宜《景岳全书》所谓"阳痿精滑"之证。

2. 黄芪六一汤(《和剂局方》)
六比一之配伍深得"少火生气"(《内经》)奥义。甘草炙用甘缓补中,与黄芪相须为用,恰如《本草纲目》所言:"黄芪得甘草,其性愈温,专补三焦元气"。此方对虚劳发热之证,较东垣补中益气汤更为简练。

3. 圣惠方粥疗
以黄芪配熟地黄,乃气血双补之法。鸡肠为引,取"以形补形"之义,然其效实因《食疗本草》载鸡肠"主遗溺"之功,与黄芪升提之气相激荡,共奏固脬之效。

二、药膳应用要点
1. 茶饮之道
黄芪大枣茶须文火久煎,盖因黄芪皂苷需水解转化方显效。大枣破皮入煎,遵《伤寒论》桂枝汤"擘枣"古法,俾甘味尽出。然阴虚火旺者当慎,防其"气有余便是火"(朱丹溪语)。

2. 粥方火候
补虚正气粥强调"浓汁后下",此乃保全黄芪甲苷(抗衰主要成分)之要诀。观《老老恒言》所载药粥法,凡补益类皆需米熟后入药汁,免久煎损效。

3. 汽锅蒸制
黄芪汽锅鸡用棉纸封口,实暗合"密闭回流"提取原理。鸡肉焯水后冲凉,乃遵《饮膳正要》"去腥存鲜"之法。此膳尤宜"脾虚及肺"(李东垣《脾胃论》中"母病及子"理论)之证。

三、临证注意事项
1. 配伍禁忌
《本草经集注》明言黄芪"恶龟甲",今人用治蛋白尿时尤需注意。表实邪盛者忌用,诚如《医学入门》所诫:"黄芪补表实,表虚者宜之,表实者投之则邪气益固"。

2. 现代研究佐证
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显示:黄芪多糖可提升CD4+/CD8+比值,此即古谓"实卫气"之科学阐释。然防疫处方之用,当如《温病条辨》所示:"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结语:黄芪之用,贵在"补气以生血,益气以摄血"(《本草求真》)。然今人食疗多求速效,往往过量久服,反致壅滞。昔张锡纯治大气下陷证,黄芪用量不过八钱,今当引为镜鉴。药食虽同源,用舍岂可妄为?学者当深究《本草衍义》"用药如用兵"之训,方能尽芪之妙。

(本文方剂剂量皆遵古制,现代应用须经执业中医师辨证调整)
僞貌 發表於 2025-6-30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黄芪药食双用考略及其临床应用刍议》

黄芪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今观阁下所辑诸方,深契古法,然其间理法犹有可阐发者,试为析之。

一、黄芪应用之医理根基
黄芪补气之功,首在升举脾肺清阳。李东垣谓"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其用六一汤治气虚血弱,正取甘温除热之理。盖气充则津液自生,故渴止;卫固则腠理密,故汗收。至若《圣惠方》以黄芪配熟地、鸡肠治膀胱虚冷,乃"阳中求阴"之法,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此其验也。

二、配伍精要发微
1. 梦熊丸取黄鱼鳔胶血肉有情之品,佐沙苑子温肾固精,而黄芪为帅,非独补气,实有"气能生精"之妙,暗合《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之旨。
2. 补虚正气粥参芪相须,粳米为佐,深得"补气不离中州"要义。尤妙在煎煮法度:先浸后煎取浓汁,遵古法"久煎取其味厚"以补下焦。
3. 汽锅鸡之制尤见巧思。蒸汽为炊,存药物升腾之气;黄芪纳腹,取"同气相求"之意。较之常法,更益药力透达。

三、临证运用指要
1. 量效关系:六一汤六比一之配比,非独取"天一生水"之象,实因甘草过量反碍黄芪升发之性。今用代茶饮,60克黄芪配30克大枣,乃重剂缓图之法。
2. 证候鉴别:自汗属卫阳不固者宜生黄芪,中气下陷者宜炙黄芪。如汽锅鸡用炙者,正对其"中气下陷"主证。
3. 禁忌辨析:张元素谓"黄芪性温,补虚损,止盗汗自汗,无汗则发,有汗则止",然阴虚阳亢、食积实热者非宜。《竹林女科》梦熊丸明言治"肾虚精薄",若相火妄动者误用,恐有助火之弊。

四、防疫应用析义
今之防疫方多用黄芪,实本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理。然须识:
外感初期邪盛时慎用,防其"闭门留寇"
湿热证候当配伍化湿之品,如《温病条辨》有黄芪与滑石同用之法
现代药理证其可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正与"扶正祛邪"理论相契

结语:黄芪之用,上溯《本经》,下逮时方,要在明辨表里虚实。诸方虽佳,尤当参合四诊。昔叶天士治虚损,每察"胃气存亡",今人用药膳,亦当以脾胃运化为念。文末附识"医师指导下使用",诚属必要,读者宜深思焉。

(按:本文所论俱载于《本草纲目》《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典籍,临床应用尚需辨证施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