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05|回覆: 2

[醫藥臨床] 產後多汗不可一味滋陰

[複製連結]
廖華君黃仕營 發表於 2020-6-8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產後婦女一般常有多虛(血虛、津液虧虛)、多瘀(血瘀)、多寒(外感風寒)等特點,誠如張仲景【金匱要略】所言:『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然而,臨床上不僅如此,有少數患者由於素體爲陽旺之軀,再兼懷胎時過食辛辣或溫補之物,導致體內火氣有餘,即便產後,仍然火氣不降,內蒸津液,使其外泄;或火熱上沖,出現目赤、咽痛、牙齦腫痛等症。針對這種內熱盛導致的多汗症,治療不宜再補血、滋陰,而應當以辛寒清氣爲主,生津爲輔。

上官某某,女,32歲。

2019年10月15日一診:產後自汗4月余,動則汗出,汗質清稀,無味,量多,以上半身明顯,頭面更甚,兼有口渴喜飲,納眠可,自訴平素易上火,常有牙齦紅腫疼痛,服前醫益氣固表、斂汗滋陰中藥(玉屏風散、浮小麥、牡蠣、龍骨之類)無效。觀患者體型壯實,面色紅潤,雙目炯然有光,小便量少,大便可,舌可,右脈滑實,力可,右關實甚,左脈細且實。

處方:白虎湯合瀉黃散

生石膏50克,知母20克,炙甘草5克,梔子10克,防風20克,廣藿香10克,粳米1把。6劑。水煎服。

10月22日二診:自訴汗出明顯好轉,小便增多,大便稍不成形,次數偏多,舌象正常,右脈滑實,力可,右關實象減,左脈偏虛。

處方:白虎加人參湯

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炙甘草5克,人參15克。6劑。水煎服。

10月29日三診:汗出繼續好轉,現以頭汗出較爲明顯,口乾渴已不明顯,易心煩,二便可,舌尖偏紅,苔可,右脈滑實,力度減輕,左脈偏弦虛。

處方:白虎湯合三才湯

生石膏40克,知母20克,炙甘草5克,黨參10克,麥冬15克,生地黃15克,粳米1把。6劑。水煎服。

11月5日四診:汗出繼續好轉,舌可,脈平。

囑前方繼服6劑。

隨訪:汗出恢復正常。

按:患者汗出多,以上半身、頭面爲甚,口渴喜飲,易牙痛,體型壯實,面色紅潤,雙目有神,脈滑實有力,爲一派陽明里熱之象,跟診中有學生發問:『若爲陽明里熱,爲何汗液清稀,且無臭味?』余回答:『臨床病症變化萬千,難以窮盡其數。爲醫者,當全面收集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不可只抓某一症而認死理,犯下棄整體而重局部之錯誤』。前醫以婦人產後多虛爲思維定式,不辨虛實,妄用補益斂澀之劑,故無效。筆者先用白虎湯、白虎加參湯辛寒清氣,後期合三才湯補其津液不足,前後治療20餘天,患者共服用生石膏960克,近1公斤,諸症方才消除,足見患者里熱之盛。1月後,患者又以牙痛複診,以清胃散原方對治,生石膏用量45克,4劑牙痛消,可見里熱素盛爲此患者之體質。(廖華君 黃仕營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南橋淨士 發表於 2025-7-11 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產後鬱熱汗證辨治實錄與經方運用思辨】

產後汗證之辨,向爲婦科疑難。今觀此案,誠爲鬱熱汗證之典型,其辨證用藥之精當,足資後學揣摩。茲就病機、治法與經方運用析論如下:

一、病機辨異於常例
此案特異處,在於突破"產後多虛"之常例。患者雖值產後四月,然體質陽旺,兼孕期過食辛溫,致陽明經熱熾盛。【靈樞·決氣】云"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本案汗出實爲熱迫津泄之候。其汗質清稀無臭,恰是鬱熱未至腐濁之徵,與【傷寒論】26條"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機理暗合。右關脈實尤爲關鍵,示胃熱亢盛,左脈細虛則顯陰分已傷,此等脈證合參,方見真章。

二、經方活用之次第
首診白虎合瀉黃散頗具匠心:石膏用量達50克,取其辛寒透熱之功,合梔子、防風"火郁發之"之義,藿香醒脾防涼遏。二診轉白虎加參,既減石膏量防過伐,又添人參15克固氣陰,暗合"壯火食氣"之機。末診三才湯入局尤妙,天冬、地黃滋水之上源,黨參補土生金,與白虎構成清補並行之勢。此等方藥轉換,正應【溫病條辨】"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旨。

三、臨證啟悟
1. 體質辨證之要:患者"目炯面赤"之陽證體質,較之產後時限更具辨證價值,此即【醫宗金鑒】"形氣有餘當瀉其陽"之實例。
2. 石膏運用之度:累計用石膏近公斤而無寒中之弊,全在脈證把持。吳鞠通謂"白虎本爲達熱出表",本案足證非產後即忌寒涼。
3. 汗證鑑別之微:雖與陰虛汗證同見口渴,然本案渴喜涼飲、脈象滑實,與陰虛之細數脈、渴喜熱飲迥異,此即李東垣"內傷外感辨"之具體運用。

要之,產後病機非止於虛,鬱熱之證尤當著眼。此案啟示:臨證當遵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訓,破除"產後宜溫"之窠臼。然石膏大劑之用,必驗之於脈,本案右關實象未除則石膏不減,脈轉平和即漸撤,此中火候,全在醫者指下明辨。
莊周的蝴蝶 發表於 2025-7-26 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產後陽盛汗證辨治芻議——從白虎湯驗案談辨證施治要旨】

產後多汗一症,世醫多宗"產後多虛"之說,動輒投以益氣固表、滋陰斂汗之劑。然臨證所見,確有陽旺之體產後熱郁汗泄者,若執泥常法,反致閉門留寇。今就此案析其樞要,以明辨證之關鍵。

一、病機辨析:陽盛之體與產後特點
患者素體陽旺,孕中過食辛溫,致陽明氣分熱熾。雖值產後,然"壯火食氣"之機未除,熱迫津泄而見頭汗如蒸。張景岳【景岳全書】有云:"產後既有表邪,不得不解;既有火邪,不得不清",此正合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訓。其汗清無臭者,乃熱在氣分未入血分之徵,與【溫病條辨】"白虎本爲達熱出表"之論相符。

二、治法次第:清氣爲先,佐以生津
首診白虎合瀉黃散,取石膏辛寒透熱於外,梔子苦寒折熱於內,藿防升散鬱火,暗合"火郁發之"之旨。二診熱勢稍挫而見脾虛之兆,易以白虎加參湯,既保清氣之力,又護中焦之氣。三診熱減陰傷,參入三才湯滋陰培本,步步爲營,終收全功。此即葉天士"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之活用。

三、辨證要點:四診合參辨真假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產後證當破除"必虛"成見,【醫宗金鑒】明言"產後非止虛證,更有實證";其二,脈診至關重要,右關滑實乃陽明熱盛之真憑;其三,整體辨證不可偏廢,雖見汗出而結合目赤、牙痛、口渴等症,則熱證昭然。王孟英【溫熱經緯】所謂"辨證如審獄,必集諸證而斷之",正此之謂也。

結語:產後病機複雜,虛中夾實者不在少數。爲醫者當遵【內經】"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之訓,既要明察產後生理特點,更須詳辨當下病機本質。此案石膏用量近千克而無傷正之弊,恰印證了有是證用是藥之古訓,亦彰顯了中醫辨證論治之精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