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7|回復: 2

[医药临床] 产后多汗不可一味滋阴

[複製鏈接]
廖华君黄仕营 發表於 2020-6-8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产后妇女一般常有多虚(血虚、津液亏虚)、多瘀(血瘀)、多寒(外感风寒)等特点,诚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言:『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然而,临床上不仅如此,有少数患者由于素体为阳旺之躯,再兼怀胎时过食辛辣或温补之物,导致体内火气有余,即便产后,仍然火气不降,内蒸津液,使其外泄;或火热上冲,出现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症。针对这种内热盛导致的多汗症,治疗不宜再补血、滋阴,而应当以辛寒清气为主,生津为辅。

上官某某,女,32岁。

2019年10月15日一诊:产后自汗4月余,动则汗出,汗质清稀,无味,量多,以上半身明显,头面更甚,兼有口渴喜饮,纳眠可,自诉平素易上火,常有牙龈红肿疼痛,服前医益气固表、敛汗滋阴中药(玉屏风散、浮小麦、牡蛎、龙骨之类)无效。观患者体型壮实,面色红润,双目炯然有光,小便量少,大便可,舌可,右脉滑实,力可,右关实甚,左脉细且实。

处方:白虎汤合泻黄散

生石膏50克,知母20克,炙甘草5克,栀子10克,防风20克,广藿香10克,粳米1把。6剂。水煎服。

10月22日二诊:自诉汗出明显好转,小便增多,大便稍不成形,次数偏多,舌象正常,右脉滑实,力可,右关实象减,左脉偏虚。

处方:白虎加人参汤

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炙甘草5克,人参15克。6剂。水煎服。

10月29日三诊:汗出继续好转,现以头汗出较为明显,口干渴已不明显,易心烦,二便可,舌尖偏红,苔可,右脉滑实,力度减轻,左脉偏弦虚。

处方:白虎汤合三才汤

生石膏40克,知母20克,炙甘草5克,党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粳米1把。6剂。水煎服。

11月5日四诊:汗出继续好转,舌可,脉平。

嘱前方继服6剂。

随访:汗出恢复正常。

按:患者汗出多,以上半身、头面为甚,口渴喜饮,易牙痛,体型壮实,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脉滑实有力,为一派阳明里热之象,跟诊中有学生发问:『若为阳明里热,为何汗液清稀,且无臭味?』余回答:『临床病症变化万千,难以穷尽其数。为医者,当全面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不可只抓某一症而认死理,犯下弃整体而重局部之错误』。前医以妇人产后多虚为思维定式,不辨虚实,妄用补益敛涩之剂,故无效。笔者先用白虎汤、白虎加参汤辛寒清气,后期合三才汤补其津液不足,前后治疗20余天,患者共服用生石膏960克,近1公斤,诸症方才消除,足见患者里热之盛。1月后,患者又以牙痛复诊,以清胃散原方对治,生石膏用量45克,4剂牙痛消,可见里热素盛为此患者之体质。(廖华君 黄仕营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南桥净士 發表於 2025-7-11 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产后郁热汗证辨治实录与经方运用思辨》

产后汗证之辨,向为妇科疑难。今观此案,诚为郁热汗证之典型,其辨证用药之精当,足资后学揣摩。兹就病机、治法与经方运用析论如下:

一、病机辨异于常例
此案特异处,在于突破"产后多虚"之常例。患者虽值产后四月,然体质阳旺,兼孕期过食辛温,致阳明经热炽盛。《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本案汗出实为热迫津泄之候。其汗质清稀无臭,恰是郁热未至腐浊之征,与《伤寒论》26条"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机理暗合。右关脉实尤为关键,示胃热亢盛,左脉细虚则显阴分已伤,此等脉证合参,方见真章。

二、经方活用之次第
首诊白虎合泻黄散颇具匠心:石膏用量达50克,取其辛寒透热之功,合栀子、防风"火郁发之"之义,藿香醒脾防凉遏。二诊转白虎加参,既减石膏量防过伐,又添人参15克固气阴,暗合"壮火食气"之机。末诊三才汤入局尤妙,天冬、地黄滋水之上源,党参补土生金,与白虎构成清补并行之势。此等方药转换,正应《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

三、临证启悟
1. 体质辨证之要:患者"目炯面赤"之阳证体质,较之产后时限更具辨证价值,此即《医宗金鉴》"形气有余当泻其阳"之实例。
2. 石膏运用之度:累计用石膏近公斤而无寒中之弊,全在脉证把持。吴鞠通谓"白虎本为达热出表",本案足证非产后即忌寒凉。
3. 汗证鉴别之微:虽与阴虚汗证同见口渴,然本案渴喜凉饮、脉象滑实,与阴虚之细数脉、渴喜热饮迥异,此即李东垣"内伤外感辨"之具体运用。

要之,产后病机非止于虚,郁热之证尤当着眼。此案启示:临证当遵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破除"产后宜温"之窠臼。然石膏大剂之用,必验之于脉,本案右关实象未除则石膏不减,脉转平和即渐撤,此中火候,全在医者指下明辨。
庄周的蝴蝶 發表於 2025-7-26 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产后阳盛汗证辨治刍议——从白虎汤验案谈辨证施治要旨》

产后多汗一症,世医多宗"产后多虚"之说,动辄投以益气固表、滋阴敛汗之剂。然临证所见,确有阳旺之体产后热郁汗泄者,若执泥常法,反致闭门留寇。今就此案析其枢要,以明辨证之关键。

一、病机辨析:阳盛之体与产后特点
患者素体阳旺,孕中过食辛温,致阳明气分热炽。虽值产后,然"壮火食气"之机未除,热迫津泄而见头汗如蒸。张景岳《景岳全书》有云:"产后既有表邪,不得不解;既有火邪,不得不清",此正合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其汗清无臭者,乃热在气分未入血分之征,与《温病条辨》"白虎本为达热出表"之论相符。

二、治法次第:清气为先,佐以生津
首诊白虎合泻黄散,取石膏辛寒透热于外,栀子苦寒折热于内,藿防升散郁火,暗合"火郁发之"之旨。二诊热势稍挫而见脾虚之兆,易以白虎加参汤,既保清气之力,又护中焦之气。三诊热减阴伤,参入三才汤滋阴培本,步步为营,终收全功。此即叶天士"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活用。

三、辨证要点:四诊合参辨真假
此案启示有三:其一,产后证当破除"必虚"成见,《医宗金鉴》明言"产后非止虚证,更有实证";其二,脉诊至关重要,右关滑实乃阳明热盛之真凭;其三,整体辨证不可偏废,虽见汗出而结合目赤、牙痛、口渴等症,则热证昭然。王孟英《温热经纬》所谓"辨证如审狱,必集诸证而断之",正此之谓也。

结语:产后病机复杂,虚中夹实者不在少数。为医者当遵《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训,既要明察产后生理特点,更须详辨当下病机本质。此案石膏用量近千克而无伤正之弊,恰印证了有是证用是药之古训,亦彰显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精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