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2|回復: 2

[医药临床] 『十六字』法治肺癌

[複製鏈接]
潘灯银杨晓明 發表於 2020-6-4 11: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张恩树为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时方,亦常自创方剂。他运用养阴清肺、化痰止咳、健脾和胃、解毒抗癌法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养阴清肺

张恩树认为肺为娇脏,肺为华盖,肺喜润恶燥,人体感受邪气首先犯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均可导致肺气不足,肺阴亏耗,邪毒乘虚入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郁滞,宣降功能失司。肺癌患者多阴气已亏,且大部分病人尚有多年烟史或油烟熏扰等。长期吸烟会导致阴血暗耗,痰热内生邪毒随之侵入,更致阴虚,至于手术、放疗、化疗后,病人多舌质红苔光而呈现一派气阴虚衰之症,故治疗常使用养阴清肺生津类药物,如: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百合、天花粉等。

化痰止咳

『肺为贮痰之器』,肺癌为患,肺气失宣,津液失于输布,聚津生痰,痰凝气滞,咳嗽痰涎每每多见。临床上肺癌患者可有呛咳、顽固性干咳或痰中带血及胸痛、气急、发热等表现,故需止咳化痰。杏仁有化痰止咳,宣肺平喘的功效,为治咳喘之要药,对于老痰、顽痰,可用海浮石、海蛤壳等。

健脾和胃

肺癌病位在肺,但与脾、肾密切相关,亦可及肝。肺癌发展到晚期阶段,大多经过多种疗法攻邪,正气难免受戕。手术和放化疗最易损伤脾胃,故患者常表现出脾胃亏虚症状。张恩树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应该把顾护脾胃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临证可选用味甘性平的药消导积滞,如鸡内金、炒谷麦芽。

解毒抗癌

张恩树认为,正虚邪毒内蕴是肺癌的基础病机。邪毒结聚,日久不散,影响气血运行,加重内生痰瘀癌毒,同时耗气伤阴,形成气阴两伤,痰瘀癌毒内阻的病理变化,上述过程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辨证治疗上,常用一些解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猫爪草、露蜂房、乌骨藤等。但不能盲目重用有毒的峻猛攻逐药物,企图尽快消除肿瘤,这样势必耗气伤阴,甚至苦寒败胃,损伤正气。

此外,对于痰中带血的患者,张恩树常用侧柏叶、花蕊石、三七。花蕊石、三七止血化瘀,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血热妄行的,拟清热凉血,用水牛角30克。

案例两则

肺癌术后案

李某,男,70岁,2015年10月19日初诊。一月前,在医院行肺癌切除术,未放化疗。刻诊:体虚貌,咳喘,汗多,舌红,苔薄腻,脉细数。

处方: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黄芪15克,黄精10克,浮小麦30克,糯稻根须30克,穞豆衣10克,麻黄根10克,煅龙牡各20克(先煎),杏仁10克,款冬花10克,胡颓叶10克,焦三仙各10克。7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10月27日二诊:症状未明显改善,口干,加用南北沙参各10克,天冬10克。

11月05日三诊:药后恙情减,仍从前议。

11月19日四诊:口干,咳嗽,痰中带有少许血丝,上方加玉竹10克,石斛10克,川贝母6克,百合10克,玄参10克,仙鹤草15克,白及10克。

五诊时患者病情趋于平稳,未反复,未加重,无其他不适。

2016年1月27日复诊时,病情平稳,张恩树在养阴清肺、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基础上,加用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5克,猫爪草10克,继续服用中药汤剂1年余,其间一直未放化疗。

2017年5月12日复诊:患者诉身灼热冒火,盗汗,便秘,苔薄,舌红,脉细数。

处方:天麦冬10克(各),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石斛10克,芦根15克,知母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30克,糯稻根须30克,穞豆衣10克,瘪桃干10克,熟大黄10克,瓜蒌仁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5克,猫爪草10克。

6月03日复诊:药后大便调和,盗汗止,身热冒火减轻,病情好转,调理治之。

按:该患者肺癌术后,由于初次就诊时体虚,不胜苦寒药物攻伐,故未用有抗癌作用的清热散结、解毒抗癌的药物。经3个月调理后,体质有所改善,开始加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猫爪草解毒抗癌。由于该患者未放化疗,一般情况尚可,坚持服用中药,随证加减,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养阴清肺、化痰止咳、健脾和胃、解毒抗癌』治则,收效颇著,目前已术后生存4年余,生活质量尚可。

咳嗽痰中带血案

唐某,男,75岁,2016年10月24日初诊。自诉咳嗽痰中带血10天余,血色红,量少。2016年02月,在南京某三甲医院检查,诊断为:肺腺癌。口服该院西药和自制药物治疗,未手术,未放化疗。刻诊:咳嗽,痰中带血,色红,无发热头痛,纳少,二便尚可,舌干而红,苔薄黄,脉细数。

处方:南北沙参各10克,麦冬10克,川贝母10克,百部10克,白前10克,百合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0克,猫爪草10克,石上柏10克,露蜂房6克,侧柏叶10克,藕节炭10克,水牛角30克(先煎),白及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焦三仙各10克,香谷芽15克,生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12月05日二诊:纳谷尚可,咳血明显减少,上方加花蕊石15克,以化瘀和络止血。

12月22日三诊:咳血好转,唯咳嗽痰多,上方加浙贝母10克,知母10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法半夏10克,以化痰止咳平喘。

2017年1月09日四诊:偶有咯血,量少,咳嗽渐减,痰量不多,上方加生炙黄芪15克(各)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乌骨藤以清热解毒抗癌。

1月29日五诊:咳血止,偶咳嗽,无痰,效不更方,仍从前议。

2月27日六诊:病情趋于平稳,未有反复或加重情况,调理治之。后嘱咐其定期复诊,并跟踪随访至今,已存活4年余。

按:该患者乃肺阴亏虚,肺失润降,虚热灼伤血脉以致咳血。方中北沙参、麦冬、百合养阴清肺;南沙参、川贝母、百部、白前止咳化痰;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猫爪草、石上柏、露蜂房解毒抗癌;侧柏叶、藕节炭、水牛角、白及清热凉血止血;陈皮、茯苓、焦三仙、香谷芽健脾和胃;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二诊时加入花蕊石意在增强凉血止血之功;三诊时加入浙贝母、知母、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以降气化痰,平喘止咳;四诊时加入乌骨藤以抗癌解毒,生、炙黄芪以健脾益气,补肺养血。后病情平稳,嘱咐其定期复诊调理治之,目前生活质量尚可。

张恩树治疗肺癌,提出『养阴清肺、化痰止咳、健脾和胃、解毒抗癌』十六字治则,临床效果好,供同道参考。(潘灯银 杨晓明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琪思亂想 發表於 2025-7-18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评张恩树医师「十六字」法治肺癌之学术精要

张恩树医师承扬州任氏「然」字门衣钵,融经方时方于一炉,其治肺癌以「养阴清肺、化痰止咳、健脾和胃、解毒抗癌」十六字为纲,深契中医「扶正祛邪」之旨,今析其理法方药如次。

一、养阴清肺:固本培元之基
肺为娇脏,性喜润恶燥。张氏指出,肺癌患者多因烟毒、放疗或久病耗伤肺阴,呈现「舌红苔光」之阴虚象。其用沙参、麦冬、玉竹等甘寒之品,实宗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则,既避苦寒伤胃,又得金水相生之妙。此与《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理路相通,然更重石斛、百合之滋腻填阴,盖因癌毒深伏,非厚味不能托邪外出。

二、化痰止咳:标本兼顾之策
「肺为贮痰之器」,张氏辨痰尤具层次:初咳用杏仁宣降肺气,顽痰佐海浮石、海蛤壳咸软顽痰,暗合朱丹溪「痰夹瘀血,遂成窠囊」之论。其治痰中带血,取花蕊石、三七止血化瘀,实承《医学衷中参西录》「化瘀生新」之法,较之单用炭类止血,更胜一筹。

三、健脾和胃:固护后天之本
张氏深谙李东垣「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训,于放化疗后患者,必佐鸡内金、谷麦芽等甘平运脾。此非仅治标之策,实寓「培土生金」于抗癌之中,与张锡纯「资生汤」以健脾助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解毒抗癌:攻邪不忘护正
其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辅以乌骨藤通络散结,既承《神农本草经》「主痈肿恶疮」之效,又避蜈蚣、全蝎等峻药伤正之弊。尤值称道者,张氏强调「毒瘀互结」病机,解毒必兼活血,然恪守「衰其大半而止」之戒,足见其辨证之精审。

案例举隅:圆机活法之验
观其所治李某术后案,以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未蹈十全大补之窠臼,反合「虚则补其母」之经旨。若再参《临证指南医案》「久病入络」之说,或可酌加丹参、郁金以通络散结,则扶正祛邪之力益彰。

结语
张氏之法,以养阴为体,以解毒为用,融「清、化、补、消」于一炉,非徒执抗癌一途,实得中医「整体调燮」之三昧。然癌毒鸱张之际,若兼参现代医学之精准分期,或可更臻化境。学者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方为善学。

(全文约780字)
顾查卒 發表於 2025-8-2 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评张恩树医师「十六字」法治肺癌之学术精要

张恩树医师承扬州任氏「然」字门衣钵,融经方时方于一炉,其治肺癌以「养阴清肺、化痰止咳、健脾和胃、解毒抗癌」十六字为纲,深契中医「扶正祛邪」之旨,今析其理法如下:

一、养阴清肺:固本培元之基
肺为娇脏,性喜润恶燥。张师指出,肺癌患者多因烟毒熏灼、放疗伤阴,或久病耗损,致肺阴亏虚,虚火内炽。其用沙参、麦冬等甘寒之品,非仅润肺止咳,实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此与《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法度相合,尤重肺阴与胃阴之互滋,盖「肺金生水,胃土生金」,阴液得充则癌毒无所附丽。

二、化痰止咳:标本兼顾之策
「肺为贮痰之器」,然痰之成,关乎气化。张师治痰,首重杏仁宣降肺气,辅以海浮石、海蛤壳咸软顽痰,暗合「痰瘀同治」之理。其妙处在于:痰消则气机畅,气畅则血行,血行则癌毒难凝。此与朱丹溪「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论遥相呼应,非徒治标,实为截断病机恶化之链。

三、健脾和胃:斡旋中州之要
张师深谙「脾为生痰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之奥义。肺癌晚期多见胃气衰败,故以鸡内金、谷麦芽等甘平之品助运化,既避滋腻碍胃,又防攻伐伤正。此法上承李东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之说,下启「有胃气则生」之临床准则,乃「治病求本」之体现。

四、解毒抗癌:攻邪不伤正之度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药之运用,张师尤重「衰其大半而止」之戒。其辨证加入化瘀散结之品,却力避虫类峻药,盖因肺癌本虚标实,若过用攻伐,恐蹈「虚虚实实」之弊。此与《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训一脉相承,彰显「以平为期」的学术智慧。

五、案例举隅:理法方药之贯
观其所治李某术后案,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佐轻清化痰之品,既顾护气阴,又防痰瘀复聚。全方未用一味峻烈抗癌药,而收扶正以祛邪之效,足见其「以和为贵」的临证思维。

结语
张师之法,以养阴护肺为体,以健脾化痰为用,融解毒于扶正之中,寓抗癌于整体调理之内。其学术价值不仅在于方药组合之巧,更在于深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经义,为中医肿瘤治疗提供了「缓攻徐图」的范式。然肺癌病机复杂,临证尤需权衡标本缓急,学者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方能圆机活法,臻于至善。

(全文约780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