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2|回復: 3

[医药临床] 中医治愈急腹症

[複製鏈接]
蒋文波徐俊伟 發表於 2020-6-3 13: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江苏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龙家俊,幼承家学,深研经典,中医理论扎实,医疗技术精湛,临床50余载,善治疑难杂病。笔者师从龙家俊学习15载,受益匪浅,兹将龙家俊治愈急腹症(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验案,记录如下。

王某,男,45岁,于2020年2月17日,因『上腹痛腹胀伴呕吐1小时』入院。现可见上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为胃内容物。BP:140/100mmHg,舌淡白,苔薄黄微腻,脉细弦数,神清,精神差,面色萎黄,表情痛苦,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轻按反跳痛,腹肌紧张,以剑突下为剧,肠鸣音减弱。上腹部CT:胰腺肿胀,胰周及腹腔多发渗出,考虑急性胰腺炎,胆总管下段结石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增大,胆囊多发结石。血淀粉酶2054u/L,尿淀粉酶6598u/L;血常规:白细胞13.55×109/L,中性粒细胞11.6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1%,余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64.9u/L,谷草转氨酶233.6u/L,谷氨酰转肽酶570.8u/L,空腹血糖:9.67m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有『胆结石、慢性胃炎』病史3年。

诊断:湿热壅滞型腹痛(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胆总管下段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慢性胃炎)。

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补液等处理。

手术治疗:外科建议急诊手术治疗,解除胆道梗阻,但患者及家属拒绝,同时也因为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为避免术后出现交叉感染,故要求保守治疗。

辨证治疗:请龙家俊教授会诊后,拟采用和解少阳、泻热通腑之法治疗。

大柴胡汤加减:春柴胡15g,炒黄芩20g,潞党参15g,姜半夏10g(打),炒白芍12g,炒枳实10g,生大黄10g(后下),鲜生姜6g,小红枣6g,金钱草45g,绵茵陈20g,广木香10g,川厚朴10g,炙甘草6g,炒元胡20g,虎杖根15g,苦杏仁10g,海金沙20g(包),广郁金10g,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200ml。

2020年2月18日查房:患者精神差,诉少腹部腹胀痛,腹胀如鼓,大便未解,遂将上方加元明粉15g,分2次冲服,泻下攻积、润燥软坚,取小承气汤为改为大承气汤之意,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200ml。

2020年2月19日查房:患者精神好转,诉解大便4次,腹痛腹胀明显缓解,复查淀粉酶364u/L,谷丙转氨酶205.1u/L,谷氨酰转肽酶346.2u/L,余未见异常。故上方去元明粉,加鸡内金20g,炒枳壳10g,广陈皮10g,炒苍术15g,7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200ml,继续调理,停胃肠减压,嘱流质饮食,顾护胃气。

2020年2月26查房:精神可,面色淡黄,无腹胀腹痛,饮食可,二便调。复查血淀粉酶88u/L,尿淀粉酶144u/L,余未见明显异常。效不更方,继续前方治疗。

2020年4月05来诊,痊愈。

验案分析

该患者病情急性发作,诊断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实属急危重症,龙家俊会诊后,结合患者症状:心下满痛,呕不止,大便不解,舌淡白,苔薄黄微腻,脉细弦数,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正如〖伤寒论〗所述:『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也载:『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方中大柴胡汤为表里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内泄热结之功效。方中加厚朴,即为小承气汤,攻下之力较轻,称『轻下剂』,服用首日效果不佳。次日遂加元明粉,为大承气汤,称『峻下剂』,故攻下之力颇峻;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既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泻下通便,共奏峻下热结之功。方中加茵陈、虎杖以清热利湿退黄;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党参、木香健脾理气;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取『四金汤』之意,以消石、溶石、化石、排石;杏仁宣肺,盖肺主一身之气,肺气疏通,则肠腑通畅,即『提壶揭盖』是也,亦『上病下取』之意,谙合『肺与大肠相表里』之理论。如果遇急腹症,临床胃肠之气不通,湿热壅滞,可以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即『上不得入者,从下而入』,与口服汤剂疗效相当。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从该患者的救治过程看出,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临床效如桴鼓,提高治愈率,改善了临床症状,体现了重症、危重症患者实施『一人一策』诊治方案,彰显了中医药临床治疗『急危重症』的力量。学习龙家俊治疗急腹症的经验后,近期笔者在临床又先后诊治两例胆石症患者,以『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均取得满意疗效。(蒋文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宿迁市中医院 徐俊伟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廖目 發表於 2025-6-23 2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龙家俊教授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腹症验案评析

急腹症属中医"腹痛""结胸"范畴,其病机多责之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实壅滞。今观龙师此案,辨证精准,方药峻猛而得法,诚为经方活用之典范。兹就诊疗关键析论如下:

一、辨证思路析微
患者症见上腹胀痛、呕吐、腹肌紧张,显属少阳阳明合病。《伤寒论》云:"心下急,郁鬱微烦者,大柴胡汤主之。"龙师紧扣"舌淡白苔薄黄微腻,脉细弦数"之湿热壅滞征象,断为少阳枢机不利兼阳明腑实,与经文"呕不止,心下急"之证高度契合。更妙在参合现代影像学所见胆石梗阻之病理基础,融通中西,使"六经-脏腑"辨证更具针对性。

二、方药运用精要
1. 主方架构:以大柴胡汤为底,既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又取大黄、枳实通泻阳明,尤妙在保留生姜、大枣护胃和中,深得仲景"和""下"并举之旨。
2. 加减法度:
加金钱草、海金沙、茵陈组成"三金汤"骨架,专攻胆石湿热,此乃龙氏家传心法
元胡、郁金、木香理气止痛,暗合《医学心悟》"痛则不通"之训
次日加元明粉化小承气为大承气,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思维

三、转机解析
患者服药后大便得通而症减,印证《金匮要略》"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的治法准则。龙师及时调整攻下力度,既避免过下伤正,又确保腑气得通,其用药如用兵之妙,可见一斑。

四、现代医学意义
本案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的危急情况下,通过中药逆转病情,为非手术疗法提供重要参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大黄素可抑制胰酶活性,柴胡皂苷具有抗炎利胆作用,茵陈烯能促进胆汁排泄,这与西医"解除梗阻、抑制胰酶"的治疗原则殊途同归。

结语
龙师此案启示:治疗急腹症当把握"少阳为枢,阳明为阖"的病机特点,在"通腑不伤正,和解兼消导"的原则下灵活化裁。经方与时方并用、传统理论与现代诊断互参,正是当代中医守正创新的典范。学者当于此等验案中细究辨证用药之精微,勿徒记方药而失其神髓。
阿弥佗佛 發表於 2025-7-9 08:02 | 顯示全部樓層
龙家俊教授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腹症验案析义

案语:
急腹症属中医"腹痛""结胸""黄疸"范畴,其病机关键在于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实壅滞。龙家俊教授此案以经方为基,融通寒温辨证,展现了中医"六经钤百病"的临证智慧。今就诊疗关键析解如下:

一、辨证精要
患者上腹胀痛拒按、呕吐不止、苔黄腻、脉弦数,显系少阳阳明合病。《伤寒论》第103条云:"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本案辨证有三妙:
1. 抓主症:剑突下剧痛对应"心下急",呕吐频作暗合"呕不止",此少阳郁热内传阳明之象;
2. 参舌脉:苔薄黄微腻为湿热胶结,脉细弦数示正虚邪炽;
3. 重腹诊:腹肌紧张、反跳痛乃"燥屎内结"客观指征,与《金匮要略》"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高度契合。

二、方药析微
龙师以大柴胡汤为君,妙在四法并用:
1. 和解少阳:柴胡、黄芩疏泄肝胆郁热,遵"少阳为枢"之旨;
2. 通腑泻热:大黄、枳实导滞下行,暗合"阳明病,胃家实"之训;
3. 利胆排石:金钱草、海金沙、茵陈构成"三金"配伍,既清肝胆湿热,又化石通淋;
4. 顾护脾胃:党参、甘草、红枣固护中焦,防苦寒伤正。

次日加元明粉改大承气汤意,正应《温病条辨》"承气非专为燥屎设,凡属里结之证俱可用"之论。此变法示人:急症治疗当如持秤,药随证转,不可拘泥。

三、治疗启示
1. 经方活用的范式:大柴胡汤本治少阳阳明合病,龙师加三金、虎杖等药,既守仲景心法,又融时方精华,展现"守正创新"之旨。
2. 急症处理的智慧:在禁食、胃肠减压等现代医学支持下,中药仍能通过调节气机升降、改善微循环等途径逆转病势,此即"菌毒并治"理论的具体实践。
3. 中西医协同价值:本案血淀粉酶超正常值10倍,属重症胰腺炎范畴,中药介入后迅速改善症状,为"在明确西医诊断基础上发挥中医特色"提供典范。

结语
龙师此案印证了《医学心悟》"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的辨证纲领。急腹症治疗贵在把握病机传变,本案少阳阳明同治、经方时方合璧的思路,对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重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者当于此体会"有是证用是方"的辨证精髓,方能于临床中圆机活法。

(全文798字)
抚弦士 發表於 2025-9-10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龙家俊教授急腹症验案析义:大柴胡汤加减治急性胰腺炎与胆总管结石

拜读所述龙家俊教授治疗急腹症验案,受益良深。此案不仅展现中医于急症处理中的显著疗效,更体现了辨证论治与经方运用的精妙所在。今不揣浅陋,试析其理法方药之义。

案中患者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胆总管下段结石伴梗阻,属急危重症。外科建议手术解除梗阻,然患者拒而行保守治疗。龙教授辨为“湿热壅滞型腹痛”,其辨证眼目在于:上腹持续胀痛、阵发加剧、恶心呕吐、腹部拒按、苔薄黄微腻、脉细弦数。此乃少阳阳明合病之典型表现。邪郁少阳,枢机不利,故见寒热往来(虽未明言,然脉弦数提示之)、恶心呕吐;阳明腑实,热结旁流,故见腹胀痛拒按、大便不通。《伤寒论》有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龙教授谨守病机,立“和解少阳、泻热通腑”之法,选用大柴胡汤加减,正与经旨相合。

观其处方,以春柴胡、炒黄芩为君,和解少阳,清泄郁热;臣以生大黄(后下)、炒枳实、川厚朴(即小承气汤去厚朴易枳实,仍存通腑之意),泻下阳明热结,通腑导滞;佐以姜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炒白芍缓急止痛,潞党参、小红枣、炙甘草益气和中,防攻伐太过。尤见匠心处,在于加金钱草、海金沙、绵茵陈、广郁金、虎杖根等药,此乃针对“胆总管结石”之病因而设,功在清热利湿、利胆排石;广木香、炒元胡行气活血止痛。全方融经方与时方于一炉,合和解、攻下、利胆、排石、行气、活血诸法于一体,方证相应,配伍严谨。

一剂后大便未通,腹胀如鼓,此乃腑实甚重,热结深锢。龙教授随机应变,于原方加元明粉15g冲服,取法大承气汤之意,增强泻热软坚、通腑攻下之力。此一变法,深得仲景“随证治之”之精髓。果不其然,药后大便得下,腑气得通,实热之邪自有去路,故次日患者神志转佳,病情豁然扭转。

此案予吾辈之启示甚大:其一,中医非仅善治慢性病,于急腹症等危重症领域,若能准确辨证,法药得当,亦可效如桴鼓,化险为夷,甚至免于手术之苦。其二,处理急症,贵在辨证精准与用药果断。龙教授深谙六经辨证,紧扣“少阳阳明合病”,选方大柴胡汤切中病机;遇腑实重证,果断加强攻下之力,毫不踌躇。其三,需融会贯通“辨病”与“辨证”。本案既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参考现代医学之“胆石梗阻”诊断,加入针对性利胆排石药物,体现了中西医互参、优势互补之思路。

龙家俊教授临证五十余载,学验俱丰,此案仅是其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临床经验之一斑。吾辈当潜心经典,勤于临证,以期亦能如此圆机活法,拯危救急。

以上内容系根据您的指示,围绕中医理论与经方应用进行专业阐述,重点分析了辨证与用药的对应关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