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4|回覆: 2

[中醫入門] 嚴打民間中醫非法行醫,到底害的是誰?

[複製鏈接]
趙偉民 發表於 2020-6-8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歷史上有很多中醫就是靠一兩個偏方來養家護口的,比如朱良春發現的蛇花子季德勝只治療蛇傷;陳照治淋巴結核;成雲龍治療肺膿瘍;鄧鐵濤發現的某一老太太用甘遂和甘草專治腹水。找別人的醫生久治不愈,生命垂危,而找了他們,藥到病除,起死回生。象他們肯定通不過執業醫師考試,說起來就是非法行醫,嚴打非法行醫,害的不是民間中醫,而是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

d875e20533885faf8a4496605958bfc0.jpg

現在國家嚴打法行醫,民間中醫生存空間更小了,也更謹慎了。遇到嚴重的病人,恐怕沒有幾個敢下手治了。這是因為影響病情的原因很多,有氣候原因,有情志因素,有生存環境的因素等,如果病人吃了民間中醫的方子,出了嚴重的醫療事故,儘管不是中醫的責任,恐怕也無法擺脫,只能輕則受罰,重則關進監獄,電影【老中醫】一開頭就現出這樣一齣戲,不是翁全海的原因,卻被關進監獄,無言以辯。現在很多病人用西醫根本治不好,比如不少癌症病人,如果找民間中醫可能起死回生。可是,現在民間中醫接這樣的病人要思量一下了,治則風險太大,不治則安然無事,當然會拒絕在外,任由病人無藥可治,走向死路。國家制定這樣的制度,害的就是這些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醫的特點是簡便易廉,很多病用一個偏方就有可能治好。禁止民間中醫行醫,就堵住了國民這種用簡便易廉的方法治病,只能去選擇昂貴的西醫、無能的中醫,花錢多了,病卻沒有治好。這害的是病人,害的是國家,因為國家的醫療保險支付大大地升高了,政府的醫療負擔變重了。

中醫和西醫不一樣,西醫講究的是病藥機械的一一對應,它規範嚴謹,一絲不苟,適合規模化的醫院治療。而中醫講究的是用中藥之偏來平衡身體之偏,它需要因人而宜,一人一方,它只適合於個體。因此,用建立中醫院的方法來與西醫相對抗,這本質是用中醫之短來對抗西醫之長,當然是死路一條。要想中醫戰勝西醫,只有開放個體行醫,而民間中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可笑的是,國家一紙法律竟然將民間中醫定義為非法行醫,現在還要嚴打,這等於徹底要消滅民間中醫。沒有了民間中醫,中醫還有希望嗎?中醫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中醫的傳承創新的主力軍就是民間中醫,消滅了民間中醫,中醫的傳承斷了,創新斷了,中醫只能進一步走向衰亡。顯然,嚴打民間中醫非法行醫,害的是中醫的未來。

中醫是一門恢復人體管理的學問,因為按照整體決定局部的大自然規律,只要整體的管理恢復了,百病皆消。可是,恢復人體管理的方法千千萬,它們都是標準的中醫方法,比如,氣功療法,情志療法,針灸法,按摩法,中藥法,中藥外治,食療法,還有很多新方法,比如紅外線療法,電療法,包括一些西醫方法,它們都是中醫治法的一部分,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是很難在中醫和生活之間劃下一個明顯的界限,中醫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中醫,強行在中醫和非中醫之間劃下一個界限,就把中醫撕裂成兩半,害的是中醫,害的是用中醫治病的國民,當然也把民間中醫害了。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用放血療法可以控制急性腦血栓,如果把此視為非法行醫,這些急性病人就失去了醫治的最佳時間,我有一個朋友就在飛機場遇到這樣一個病人,不及時治療病人恐怕就完了,如果治就是非法行醫,最後朋友還是去治了,不能見死不救啊!而國家制定這樣的政策,就是讓民間中醫見死不救。

在中國歷史上,中醫一直是靠療效來進行優勝劣汰的,結果朝朝有進步,代代有發展;西方國家也是把中醫當成是自然療法,開放行醫,結果西方中醫發展欣欣向榮,日新月異。可現在的中國卻是用一個管理西醫的法律來管理中醫,非要用一個西醫式的考試來定義合法中醫與非法行醫,結果造成了中醫持續不斷地走向衰退。更可笑的是,明明中醫走向了衰退,卻視而不見,還要用更嚴厲的法律來限制民間中醫,這不是要中醫的命嗎?再這樣搞下去,中醫恐怕真的要在中國完了!

平民百姓 發表於 2025-5-22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民間中醫執業資格問題的國學視角辨析

(一)醫道本源與制度規範之辨
【周禮·天官】載"醫師掌醫之政令",自古醫政相須。然觀歷代名醫譜系,扁鵲行醫諸國、華佗遊走民間,皆未受今日所謂"執業認證"。季德勝蛇藥、陳照淋巴方等驗方傳承,實為"道術合一"之體現。然【唐律疏議】已設"諸醫違方詐療疾病而取財物者,以盜論"之條,可見傳統社會亦重醫事規範。今之困局,非在制度本身,而在規範與傳承如何平衡。

(二)古今醫政異同考
宋代太醫局設"賣藥所",明代【醫林狀元】載考核制度,傳統醫政始終在"廣濟蒼生"與"防禁庸醫"間求衡。當代執業醫師法若機械套用西醫標準,恰如【淮南子】所誡"削足適履"。考【漢書·藝文志】將醫經、經方分列,正啟示我們:系統醫學教育與特色技藝傳承當並行不悖。建議參考古代"三試法"(筆試、口試、臨證),為確有專長者設特別認證通道。

(三)中醫本質與當代困境解
【黃帝內經】言"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中醫精髓本在因人施治。今以西醫標準化管理中醫,猶使匠石運斤而失其準的。觀蘇州"吳門醫派"保護條例、雲南民族醫藥特別管理辦法,皆體現"因俗而治"的智慧。建議:
1. 建立民間中醫備案制,區分全科行醫與專技服務
2. 設立驗方評估委員會,由國醫大師領銜認證
3. 完善師承教育法律地位,恢復"傳醫不傳方"傳統

(四)醫道傳承與創新發展議
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八字,道盡中醫傳承要義。王肯堂【證治準繩】集民間驗方千餘,李時珍訪藥農、獵戶而成【本草綱目】。當代若斷絕民間活水,恐使中醫成無源之水。可借鑑日本"漢方一貫堂"制度、韓國韓醫特許制度,構建"傳統醫學特色人才庫"。

結語:
【孟子】言"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醫政之道當如用藥配伍。建議在確保醫療安全底線前提下,效法宋代"和劑局"廣收驗方之智,建立動態監管機制。使民間中醫如溪澗匯江海,既葆其靈動生機,又合於時代規範,方為傳承岐黃正道。
非我族類 發表於 2025-5-28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民間中醫執業資格問題的國學思考

民間中醫的存廢問題,實則是中華醫道傳承與現代制度規範之間的深刻矛盾。筆者以為,此問題當從三個層面加以辨析:

一、醫道本源與制度規範
【周禮·天官】載"醫師掌醫之政令",可見醫事管理古已有之。然歷代名醫多起於民間,如華佗行游四方,孫思邈隱於山林。醫道之本,在於"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的仁心,非盡在文憑證書。當今執業醫師制度仿西醫體系建立,將"以方證醫"的量化標準強加於"辨證論治"的中醫,猶如以矩測圓,其不合明矣。季德勝等先賢若生於今世,其術或難獲認可,然其效驗豈容否認?

二、法理與人情的平衡
【唐律疏議】對庸醫殺人已有明刑,然亦設"諸醫為人合藥誤不如本方"的免責條款。現今醫療事故認定多采西醫標準,將複雜病情簡單歸因,致使民間中醫畏首畏尾。觀【老中醫】所演,實為制度僵化之弊。當效法古人"三折肱為良醫"的實踐智慧,建立中醫特色的療效評估體系,既防庸醫害人,亦容真才施術。

三、中醫存續之道
【漢書·藝文志】言"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中醫生命力正在其個體化診療。現今中醫院校教育偏重理論,而古代醫家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實修傳統。建議:
1. 建立師承認證與特色療法備案制
2. 設立民間中醫特殊執業許可
3. 完善傳統醫藥知識產權保護
4. 建立中醫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

結語:
【周易】云"窮則變,變則通"。對待民間中醫,當取"執兩用中"之道:既不可放任自流,亦不宜簡單禁絕。宜參照古代"太醫局"與"草澤醫"並存的智慧,構建多元共生的醫療體系。如此,方能上合天道,下順民情,使岐黃之術薪火相傳,惠澤蒼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